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危機(2 / 2)





“至於你,朕有另外一件要事,要交給你來辦!

朱儀微微一愣,但是,很快他就堅定的拱手道。

“請太上皇吩咐,臣必定竭儘全力!”

於是,朱祁鎮命人拿出一份手詔,遞到他的手上,道。

“拂曉之後,朕會和孟鑒帶領的羽林後衛及英國公府的近三千人,從東華門入皇城,但是,東華門如今雖然徹夜不封,卻有禁軍把守,雖然可能性很小,可他們一旦退入皇城,和裏頭的禁軍策應,則大事必敗。”

“所以,朕要你從東華門進宮,持朕的手詔,去東宮將太子帶出,借由太子的號令,調動幼軍營,從內策應,堵住東華門禁軍的退路。”

看著遞到手中的詔書,朱儀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再次按下心中的震驚,因為這份手詔,顯然不是剛剛寫好的,這就說明,這套方案,太上皇一定是早就在心中醞釀良久。

可是,直到現在,他才肯對自己等人說出來自己的打算,可見,之前他們所有人恐怕都小瞧了太上皇!

不過,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將手詔謹慎的收好,朱儀再度拱手,道。

“請太上皇放心,臣必定完成使命!”

於是,朱祁鎮這才點了點頭,將目光移向最後的陳懋身上。

“陳侯!”

“臣在!”

罕見的,朱祁鎮用了敬稱,讓陳懋的心中為之一凜。

“此次起事,成敗大半在於宮中,但是,一旦事情有變,那麽陳侯你,便是最後的一絲希望!”

“請陛下吩咐!”

聞聽此言,陳懋單膝跪地,聲音堅定。

於是,朱祁鎮繼續道。

“一會出宮之後你去兵部找一個叫範勇的郎中,他負責保管兵部的調兵勘合,是王翱調任之後新提拔上來的。”

“此人已經被張都督收買,且貪生怕死,你以威臨之,以利誘之,可以從他手中拿到調兵的勘合,然後,持兵部的調兵勘合,去京營調兵!”

這番話,朱祁鎮說的十分慎重,可以看得出來,為了這次的起事,他的確掩藏了很多的東西,直到現在這最後一刻,才真正把底牌全都掀了起來。

不過,聽了他的話,陳懋卻顯出一絲躊躇之色,拱手道。

“太上皇恕罪,您的吩咐臣自當遵行,不過,按照軍中規矩,調兵需有走馬符牌,手詔及調兵勘合。”

“且不言臣手中並無調兵詔書及走馬符牌,單說兵部勘合的核發,有嚴格的規定,即便是那個郎中負責保管勘合,但是,其上若無兵部尚書的簽押,也並無效力,這……”

身為戰場出身的軍侯,陳懋自然對調兵的流程十分了解,而大明的調兵流程之所以會設計的這麽複雜,就是為了防止出現現在的情況。

但是,話又說回來,再嚴密的典製,也是需要人來執行的,既然如此,那麽,自然就有漏洞可言,陳懋說的這一點,朱祁鎮顯然早就料到了。

“勘合上的簽押可以偽造,隻要勘合是真的,上麵的簽押無人會仔細核驗,至於手詔……”

話至此處,朱祁鎮稍稍躊躇了一下,旋即,他便轉身回到禦案前,取出了一份詔書,遞到了陳懋的手上。

見此狀況,陳懋略微有些疑惑,展開一瞧,卻發現這正是一份調兵詔書,不過,卻是以皇帝的口吻下令的詔書,甚至於,最後蓋上的印璽,也正是調兵所用的天子信寶。

當然,更準確的說,這實際上是一份中旨,甚至於,連中旨也不算合格,因為上頭除了寶璽之外,內閣,尚寶司,中書舍人,六科,行人司等一係列部門該有的簽押都沒有。

但是,就是這麽一份多無詔書,卻讓陳懋的心中頓時再次翻騰不已。

毫無疑問,這是一份偽詔,但是,這份偽詔上,竟然蓋的是真正的寶璽,不,準確的說,肯定不是真正的寶璽,因為,真正的天子信寶,如今根本就不在太上皇的手中。

宮中聖旨有特殊的材質,按理來說,這種龍紋長絹隻有皇帝才能用,但是,太上皇帝也是皇帝,所以,南宮自然也有同樣的空白詔書,至於璽印……私刻一個假璽並不算多麽困難,

所以,他麵前的詔書就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太上皇私自重刻了一個假的天子寶璽,然後利用南宮中的空白詔書,偽造了這麽一份調兵的中旨。

不過,此刻陳懋的震驚,卻不僅僅是來自於此,而來自於他心中的恐懼,要知道,這種隻要想想就會心驚膽戰的事情,他此前連念頭都不曾起過。

然而此刻,這份詔書真真切切的出現在了他的麵前,於是,就連他自己也沒有察覺到,他心裏某處的一絲禁錮,好似在此刻突然就被打碎了。

“陛下,這詔書……”

陳懋的口氣變得有些急促,顯然,他此刻的心緒極不平靜。

不過,他的這點異常,卻被朱祁鎮當做了震驚,於是,他沉吟片刻,開口道。

“這份詔書,是偽造的,但是,它用的是真正的聖旨,筆跡,璽印都俱全,所以,它和真正的中旨並沒有任何的區別。”

“你到京營之後,持兵部勘合和這份中旨,隻需宣稱,禁軍叛亂,裹挾皇帝,如今宮中已被禁軍封死,你在得到皇帝命你平叛的中旨後,取得兵部勘合,卻持勘合進宮取走馬符牌,隻得緊急趕往京營調兵,這個說法,完全找不出缺陷。”

“唯一的問題是,這種狀況下,京營的將領,會不會聽你的!”

這番話聽著有些前後矛盾,但是,陳懋卻顯然明白了。

按照正常的調兵流程,天子先出宮中所藏寶金牌,命使者持詔書及寶金牌往兵部,見旨意後,兵部取寶金牌與之勘驗,確定使者所持寶金牌為真後,取調兵勘合隨使者入宮入見皇帝,自皇帝手中取走馬符牌及詔書,最終,負責調兵的使者持走馬符牌及詔書,勘合調兵。

那麽,按照這套流程,便可以如此解釋,宮中生亂,天子下詔調兵平叛,陳懋接到詔書之後,按照流程前往兵部取出勘合,欲入宮取走馬符牌,但因為禁軍叛亂,已將宮城封鎖,所以無法入宮,隻得直接前往京營調兵,也算合情合理。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京營的統兵將領,到底認不認這個說法,如果認,那麽憑借陳懋手中偽造的詔書和勘合,就可以調兵,如果不認,那麽自然一切皆休。

換句話說,現如今考驗的,正是陳懋這數年以來,在京營中的經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