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於謙的質疑(2 / 2)





頓了頓,朱祁鈺又道。

「除此之外,自九月起,京師文武百官,所需俸祿米糧,俱從通州倉支取,京師糧倉僅供官軍百姓取用。」

這些都是前世的時候,朱祁鈺帶著兵部的一乾官員一塊討論出來的,此刻說出來,倒是讓於謙有些意外。

他的確想過這些措施,但是時間太短,還沒來得及形成正式的方案。

卻不曾想,這位郕王爺先提了出來。

兩邊想法一致,於是於謙點頭稱是。

「王爺所言甚是,臣回去之後,便與戶部聯名上奏,儘快施行。」

「嗯……」

朱祁鈺點頭,繼續道。

「除此之外,軍器盔甲之物,京師並無太多儲備,但是南直隸設有軍器大倉,本王記得,兵器盔甲加起來,約有一百三十餘萬件,抽取八十萬件,令南直隸速速轉運進京。」

「還有便是,此次土木之役當中,我軍雖死傷慘重,但應有大量兵器輜重殘留於各關隘及戰場之上,可命各關隘守將,收攏殘軍之時,同時收集殘留可用的兵器盔甲,一併送入京師。」

於謙詫異的抬頭望了一眼朱祁鈺。

如果說剛剛問糧草的那些話,讓他對這位郕王加深了一層認識的話,那麼現在朱祁鈺的話,更是讓他心中倍感意外。

要知道,南直隸的確有數量巨大的兵器儲備,畢竟那裡原本是都城。

事實上,原本京城也是有的,但是二十餘萬大軍出征,基本上都用作大軍裝備了。

讓於謙感到詫異的是,這位郕王,竟然知道南直隸具體的儲備數量。

要知道,此乃機密之事,就算是在朝堂之上,知道的人也並不多。

難不成……

於謙想了想,繼續開口道。

「王爺,京師守衛,核心在於可戰官軍,如今京師可戰官軍太少,必然難以久持,兵部這幾日商議,可調遣駐守運河沿線的運糧官軍四萬,兩京及河南等地備操軍六萬,同赴京師,充入京營操備。」

朱祁鈺點頭,旋即便道。

「嗯,可,不過備操軍畢竟是後備官軍,平素操練不夠,戰力不足,本王記得,山東等地有備倭軍五萬餘,大多都熟稔戰事,可抽調三萬入京,壯我京營戰力。」

這也是前世的經驗之談。

備操軍,顧名思義,就是大明用作後備軍的二線部隊。

這些年來軍備廢弛,就是京營將士,都不曾日日操練,備操軍的質量更是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備倭軍雖然習於海戰,但是畢竟是打過仗,見過血的,戰力要高得多。

前世的時候,備倭軍也是京師保衛戰當中的一支主要力量。

所以朱祁鈺沒怎麼考慮,便說了出來,不過話音落下,他便看到,於謙望著他的目光變了變,隱約間,多了幾分防備和警惕。

「王爺何以知道,備倭軍共有五萬餘眾?」

於謙目光灼灼的盯著朱祁鈺,口氣生硬。

朱祁鈺瞬間便反應過來,自己此刻麵對的,不是自己最信重的大臣於謙,而是朝廷的兵部侍郎於謙。

備倭軍的體製特殊,因為沿海倭寇繁多,所以備倭軍大多時候,是以小股部隊分別行動的,所以備倭軍的總數到底有多少,亦是朝廷的一個秘密。

雖然地位稍高一些的大臣基本上都大約知道一些,但是作為一個閒散親王,朱祁鈺能夠隨口道出這等敏感的機密,顯然超越了他作為一個親王的本分……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