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曹吉祥(2 / 2)





金英明白過來了,太後這是在用朝臣的力量,倒逼郕王。

往日的時候,郕王隻是個閒散王爺,這些事情和他無關,但是現在,郕王登基在即,一旦登基,他就是天子。

照朝廷慣例,大軍出征,要派遣宦官監軍,以此來保證皇帝,對,不是朝廷,而是皇帝對於軍隊的控製力。

這次平叛,既然成功了,那就說明曹吉祥是有功之人,這個時候朝臣彈劾他,如果郕王順水推舟同意了。

那豈不是替他做事的這麼多宦官寒心?

何況,對於外朝文臣的稟性,金英還是知曉一些的,那些老大人對於宦官乾政監軍,早就不滿已久。

一旦有此機會,可不會單單滿足於一個曹吉祥,郕王一旦這次處置了曹吉祥,以後每次大軍出征,朝臣們都會把這事兒搬出來,阻止宦官繼續監軍。

如此一來,打壓的是天子對於在外大軍的控製,郕王除非是傻了,不然的話,想來不會為一個和王振牽連不深的內宦,費這麼大的工夫。

說白了,曹吉祥頂多算是王振門下,平素囂張跋扈了些,但是也沒得罪過郕王,想來不至於緊盯著不放。

於是金英拱了拱手道:「聖母英明。」

孫太後揉了揉額頭,道:「你所說不錯,這二人常年在外監軍,和普通內宦不同,有大用處,待此番風波過後,得想個法子,讓他們繼續在軍中待下去,最好是能到京營去最好。」

金英想了想,道:「那既然如此,我們這次做事便得小心,不能讓人瞧出來,是聖母在保曹吉祥,不然的話,以郕王的性子,就算一時不對曹吉祥動手,隻怕也會多加提防,不會讓他再插手軍務。」

孫太後眉頭微皺,腦中似是閃過了一個念頭,忽然道。

「金英,哀家記得,你之前說過,郕王身邊有個叫成敬的,之前和你一同在內書堂做講官,可有此事?」

金英不知何意,便如實點了點頭,道。

「回聖母,確有此事,此人原是進士出身,後來受漢王謀反牽連,被判腐刑,先皇有惜才之心,故而命他在內書堂教授宦官,後來被外放到郕王府掌事。」

孫太後又問:「那郕王對此人如何?」

金英答道:「應是十分信重的,這回郕王總柄大政,身邊人手不足,有許多的政務,都是成敬隨侍在旁,幫著處理的。」

孫太後眉頭綻了綻,開口道:「既然如此,等曹吉祥回來,你叫他去找這個成敬,不必說別的,就說他之前依附王振,心有悔意,使些錢財,讓成敬替他在郕王麵前說說好話。」

這是……要通過成敬來保曹吉祥?

金英臉上浮起一絲苦笑,道:「聖母,據內臣所知,這成敬讀書人出身,性子清高,但是曹吉祥……因著之前靠著王振,他久在軍中,性格粗鄙,若是想要走他的門路,而且是讓曹吉祥自己去,隻怕會適得其反啊。」

金英說的吞吞吐吐,但是孫太後久在宮中,又豈會不知他的意思。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