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烽煙起(2 / 2)





「稟總兵大人,我軍探子回報,虜賊來兵共萬餘人,如今已在五裡外紮營。」

郭登依舊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斜下的夕陽和升起的煙火,隨即,擺了擺手,示意前來稟報的士卒退下。

雖然文臣武將在朝堂當中勢如水火,但是如今大戰當前,這些文臣還是拎得清楚的。

尤其是剛才的一番對答,郭登堅決的態度,讓負責貫徹朝廷命令的朱鑒暗中點頭不已,於是主動開口問道。

「郭總兵,也先既已對大明宣戰,當不會隻有萬餘人,想必這些軍隊,並非也先主力,難不成?」

郭登擰著眉頭,朝著東方望去,透過茫茫的草原,他仿佛看到了升騰而起的戰火,咬著牙道。

「白羊口!」

不等郭登繼續說,另一旁的範廣開口道。

「朱大人,大同城堅牆高,想要攻破實為難也,前番也先率主力七萬,攻城三日未下,這次他自然不會再尋這個苦頭,且如今他占據陽和,就地利而言,必然會選擇進攻白羊口。」

朱鑒撚著胡子,皺眉道。

「所以他這一萬人馬,是用來牽製大同的官軍,讓我們不敢前去支援白羊口的?」

郭登點了點頭,道。

「不錯,若本將所料不錯,此刻白羊口已經開戰了,沒記錯的話,現在守備白羊口的,是都督僉事謝澤和參議楊信民吧?」

朱鑒見郭登的神色不對,以為他在擔心白羊口的戰況,於是開口道。

「不錯,楊大人性烈如火,郭總兵放心,縱然戰死殉國,楊大人也不會後退一步,定會死守。」

郭登眼中閃過一絲悲傷,輕聲喃喃道。

「死守,是,謝澤也會死守的……」

範廣在一旁暗罵一聲,這朱禦史簡直是個愣頭青,話都不會說。

這個謝澤,早年曾是郭登部下心腹將領,後來升遷為都督僉事,獨自領兵,鎮守一方。

白羊口雖是險要關隘,但是無論是兵力還是城池堅固程度,都難比大同。

隻怕此刻,麵對也先的主力猛攻,早已經是危在旦夕。

總兵大人哪裡是在擔心戰況,分明是因為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心腹部下戰死,但是自己卻不能出兵救援,而感到深深的無力。

結果這個朱禦史還偏要哪壺不開提哪壺,真是個愣頭青!

範廣上前一步,雙手抱拳行了個軍禮,道。

「總兵大人,也先派遣萬餘大軍駐紮在外,是篤定大同城內防衛空虛,然末將此次率軍兩萬,已分四路從雁門關而入,首批六千人已至,請總兵大人下令,命末將率軍夜襲城外虜賊大營,挫其鋒銳!」

那一日,從京城出發之後,範廣秘密趕往了居庸關,從孫安的手中,接過了從各處關隘征召的那三萬大軍的指揮權。

然後將這三萬人化整為零,撥出五千人支援紫荊關,留下五千人駐守居庸關。

然後將剩下的兩萬人,化整為零,兵分四路,分別從雁門關等處趕往大同。

除了他親率的六千人是直接趕到大同以外,剩餘的一萬四千人,則是潛於其他隘口,待開戰之後,才會開拔秘密前來。

這既是為了擾亂也先的視線,也是避免太過大批人馬的調動,引起也先的警惕。

所以時至今日,也先隻怕還以為大同城內,隻有不到一萬的殘兵,所以他才敢放心大膽的出兵攻取白羊口。

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謹慎的在大同城外,放置了近萬的人馬,防止大同出兵增援其他隘口。

畢竟自從土木之役以後,朝廷明麵上對大同的增兵,加上原有殘留的兵馬,加起來也差不多有一萬。

麵對著範廣的請戰,郭登搖了搖頭,眸中閃過一絲痛苦之色,道。

「陛下命你率兩萬人馬,秘密來援,實則是有大用,此刻,還不到你們出軍的時候。」

說罷,郭登的臉上閃過一絲寒意,望著遠處升起的烽煙,輕聲開口道。

「且再等一等,過些日子,本將定要那也先,後悔此生敢犯我大明!」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