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質問與補償(2 / 2)





要知道,金銀財帛什麼的,大家都是勛貴,誰家沒點底蘊,倒是不甚在意。

但是安排子弟進入五軍都督府的機會,可是難得。

雖然說勛貴之家,都是有世襲罔替的丹書鐵券的,但是一個家族要興旺,僅靠一個人是不行的。

隻有源源不斷的後輩子弟,能夠在軍府或者衛所當中占據要職,偶爾再有個別出色的,能夠混上些軍功,相互幫襯之下,家族才能長久發展。

過去的這十幾年裡,太上皇信重英國公府,放任張輔把持五軍都督府。

這就導致了,成國公府一係的勛貴子弟,在英國公府有意無意的打壓之下,隻能從底層的校尉,書吏等等一步步做起。

那些不夠優秀的,更是直接就被淘汰了,五軍都督府當中,除了從各地升任上來的軍官,就是英國公府的人。

如今,張輗肯讓渡出一部分名額出來,給這幾家府邸做賠禮,也還算是有誠意的。

臉色略有緩和,朱儀開口道。

「世伯客氣了,小侄方才一時情急,有所失禮,不過這次的事情,的確鬨的沸沸揚揚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過是去鳴冤而已,怎麼會鬨得這麼大?」

朱儀和焦敬都是沒有早朝的資格的,因此,他們對於情況的了解,都是通過別人的轉述。

但是這次的事情太過突然,他們都還沒有詳細了解當時的情形。

於是,張輗苦笑一聲,將殿中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

「……老夫也沒有想到,這一次天子一改之前的溫和之風,下手如此嚴苛,任侯……」

張輗本想說任禮不夠機變,但是看了一眼焦敬,還是改口道。

「任侯不過一言有失,就被天子抓著不放,生生打成了這個樣子。」

「下了朝之後,老夫也遣人去打聽了,大略也有了幾分所得,原來,在老夫等人進殿之前,那幫文臣就指責勛貴糾結聚眾,脅迫朝廷。」

「想來,正是因為這次,天子才順水推舟,大打了一番殺威棒,畢竟,天子是那幫文臣扶上位的,肯定偏寵他們。」

這番話說的不錯,但是卻不完整。

焦敬聽完之後沉吟片刻,別有意味的望著張輗道。

「話是不錯,但是那些文臣之所以反應如此激烈,想來是因為前番鎮南王一案鬨得太大,老夫也隱約有所耳聞,刑部最近正在討論如何修改登聞鼓製度。」

「這個時候,二爺帶著這麼多的勛臣去擊鼓,豈能不引起文臣的反感?這件事情不管任侯是否認還是承認,恐怕迎接他的,都是天子的雷霆之怒,所差別者,無非是如何懲罰而已。」

「話說回來,這種情況,三爺在籌劃的時候,真的沒有料到嗎?」

張輗愣了愣,旋即便擠出一絲笑意,道。

「駙馬多慮了,三弟縱然有謀,也非算無遺策,鎮南王一案結束之後,三弟便出使瓦剌,京中對於登聞鼓之事的後續反應,三弟都不知道,焉能提前算到?此次之事,實乃意外。」

焦敬也是一笑,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過多糾結。

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問。

收斂了神色,焦敬正色問道。

「二爺,登聞鼓一事無論罰的再重,都算是過去了。」

「老夫想問的是,咱們之前明明商議好的,這次擊鼓,隻是讓錦衣衛將案情公布出來,然後再借各家之力施壓,以許彬拿不出證據為由,將責任都推到他的身上。」

「為何到了最後,卻莫名其妙的變成了,要在文武百官麵前廷鞠此案呢?」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