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入宮覲見(2 / 2)





於是,朱儀跟兩家的老夫人,連忙上前一起謝恩。

接著,還沒來得及起身,朱儀便聽到,上首孫太後對著張嫣再度開口道。

「說來,定興王一共兩個女兒,長女嫁入宮中,為仁廟敬妃,如今還在宮中恩養著。」

「畢竟是長輩,現如今你也要出嫁,得去拜見一番,就讓兩家老夫人,帶你們過去叫敬妃見見。」

「至於朱儀,暫且留下,陪哀家說說話。」

敬妃是張輔的長女,也是這個名叫張嫣的小姑娘,同父異母的親姐姐,永樂年間,入太子府為妃,仁宗皇帝登基後,賜封敬妃。

因其身份尊貴,仁宗皇帝死後,敬妃免於殉葬,至今仍在宮中恩養。

不過這個時候,孫太後叫兩家老夫人去拜見敬妃,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待人都離開了,又有大半侍奉的宮女內侍也退了下去,孫太後這才將目光放到了朱儀的身上。

定定的看了片刻,似乎幽幽的嘆了口氣,方道。

「成國公府近來的狀況,焦駙馬都跟哀家說了,成國公一聲為國,立下汗馬功勞,如今他為保太上皇,戰死沙場,成國公府卻落得如此境地,苦了你了。」

朱儀連忙起身,微微躬身道。

「謝聖母,鷂兒嶺一戰,家父未能替太上皇爭取足夠的時間撤退,實有過也,臣每思及此,夜夜難以安枕,朝廷怪罪家父,臣亦不敢有所怨言。」

見狀,孫太後卻搖了搖頭,道

「土木一戰,皆是王振之過,鷂兒嶺一戰,成國公也是被劉僧冒進所拖累,其中內情,哀家自然知曉。」

「何況,早年間你父親隨著先皇平定漢王叛亂,深受先皇讚譽,被稱為社稷之臣,太上皇登基之後,也多為倚重,一片忠君之心,豈容抹殺?」

朱儀的神色有些複雜,眼眶有些泛紅,張了張口,但卻似乎不知道該如何說。

片刻之後,才拱了拱手道。

「聖母明鑑,家父行事或有不妥,但一片忠心,天地可鑑,臣替家父,謝聖母讚譽。」

見此狀況,孫太後似乎也有些感動,又嘆了口氣,道。

「朝廷大事,哀家一介後宮婦人,便是說了話,也不頂什麼用,不過你且放心,成國公府世代都是忠直之臣,哀家心裡明白,有一日太上皇歸來,他也必會還你父親一個清名。」

「現如今,哀家能做的,就是給你們兩家先行賜婚,略表心意,你日後若有何難處,儘可以托人帶話給哀家,能幫上忙的,哀家必定儘力。」

世代都是忠直之臣?

朱儀品了品這話裡的意思,立刻便反應過來。

孫太後這是在給他吃定心丸,雖然焦敬跟他說的時候,滿口都在說,太上皇肯定會記得朱勇為他斷後的一片忠心。

但是,誰知道呢?

萬一太上皇反而覺得,是朱勇沒能攔住也先大軍,才導致了土木之役呢?

畢竟,他老人家遠在迤北,心思誰也說不準。

但是有了孫太後這句話,就等於算是給打了包票。

就算是太上皇不認,有孫太後在,她也會壓著太上皇認。

於是,朱儀繼續拜道。

「聖母與太上皇的恩德,臣粉身難報,必定一心用事,忠心為國,以謝聖母。」

見朱儀如此知趣,孫太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焦駙馬,薛駙馬,還有任侯爺,都是社稷之臣,同為勛戚,你們日後要多多親近,早日迎回太上皇。」

這番話裡頭,提了焦敬,薛恒,甚至連任禮都提了。

但是唯獨沒有提英國公府,這其中的用意,也是不言自明。

朱儀點了點頭,道:「聖母放心,臣日後定和兩位駙馬多多親近,有任何難處,定會第一時間,和二位駙馬商議。」

聞言,孫太後卻是愣了愣。

不過也隻是一瞬,她也反應過來,笑著點了點頭,道。

「如此,哀家便能夠放心了……」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