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2 / 2)





孫太後眉頭緊皺,臉色也頗不好看。

她之所以一直在竭力的想要發展勢力,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把自己和自己兒子的命運,寄托在皇位上那位的仁慈之心上。

但是現在,壞消息一個接一個的,讓孫太後也感到一陣頭疼。

片刻之後,她揉著太陽穴,開口道。

「文臣那邊,你不是說,朱儀那裡有些路子嗎?讓他想法子聯絡一些,另外,朝中沒有了,就找地方上的官員,像朱鑒這樣的,想法子調回來些。」

焦敬張了張口,想說話但是卻沒說出口。

地方上的確有一些官員,是像朱鑒這樣支持太上皇的。

但是問題就在於,現在的吏部,是被王文那個老傢夥把持著的。

他們能找到的,支持太上皇的官員,王文一樣能夠察覺到,不說把這些人壓的死死的,但是讓他們一直在地方流轉,不給他們進京為官的機會,卻並不是什麼難事。

要知道,除非是到了巡撫,總督這樣的級別,且政績十分卓著到了必須拔擢的程度,除了升任七卿別無他途的。

其他的官員,哪怕你乾到了三品,二品這樣的大員,吏部一樣有法子給你安排到地方上。

不得不說,天子雖然年輕,但是手段卻是穩準狠,一登基就用王文死死的把控了吏部。

有他這位吏部尚書在,至少文臣這邊,無論是孫太後還是以後即將歸朝的太上皇,想要培植自己的人,都難上加難。

不過,雖然焦敬沒有說出來,但是孫太後也不傻,顯然看出了他的顧慮,接著道。

「也不拘是朱鑒這樣的,哀家知道,每逢會試,各家勛貴,多多少少都會結交一些新科進士,這麼些年下來,各家誰沒有些人脈,隻不過大多數散在各地罷了。」

「這些和你們親近的人,選可靠得用的,花些功夫提攜一下,這些關係複雜的很,吏部總不至於都能弄得清楚。」

「還有就是,像羅通那樣的,曾經被勛貴保過,手裡被捏著把柄的,也可以提攜提攜。」

說著,孫太後嘆了口氣,道。

「其實,這些人反而可靠,因為有把柄被捏著,而且能成把柄的事情,大多都不會張揚,關係也隱秘不好被人查,自然也就不會被吏部卡著。」

「總之,這不是個能急得來的事,你出去之後,多上些心,好好留意著就是。」

焦敬思索了一番,旋即,他點了點頭,道。

「聖母所言甚是,不過,如此一來,隻怕少不了還要依仗英國公府那邊。」

見孫太後有所疑惑,焦敬進一步解釋道。

「聖母說的這些人,要是去找倒是能找到,但是,我們在中樞衙門裡頭人少太少,想要提攜他們,並不容易。」

「所以,隻能靠他們自己的政績過硬,這方麵也很難,但是還是有法子的,英國公府那幾家,有不少部將都在各地的衛所當值。」

「讓他們配合著,地方上的官員,辦事治理都會方便不少,這也是咱們能做的極限了。」

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中樞衙門沒有人。

不過話說到這,孫太後的神色略冷下來,道。

「提起英國公府,哀家倒有一個疑問,待你出宮之後,替哀家問一問張輗……」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