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2 / 2)





張輗沉默了下來。

為什麼?

當然是因為沒得選。

從永樂到正統,勛臣一脈能夠掌權的頂級世家,都隻有兩個,成國公府和英國公府。

兩方輪流掌握軍方大權,維持著穩定的平衡。

但是,土木的一場仗,將這種平衡打破了。

如今的這位天子,明顯是既不打算重用英國公府,也不打算重用成國公府。

他扶植了一個新的國公,用來拉攏團結舊勛臣。

同時,重用楊洪,範廣這樣的邊將,逐步給五軍都督府換血,掌控軍府和京營的大權。

這相當於,將原本一方獨大的局麵,給拆分掉了。

豐國公府團結拉攏了不少勛貴,但是始終不能掌控實權,可謂有勢無權。

新興的邊將勛臣掌控京營,從邊軍當中,提拔自己的親信將領,替換掉關係複雜的勛臣子弟,可謂有權無勢。

他們二者相互製衡,形成了一種和仁宣時代截然不同的新局麵。

當然,由於英國公府的存在,這種新的製衡關係還不算是穩定,但是,管中窺豹,天子的心思已經可見一斑。

這個時候,就算拋卻之前的恩怨,英國公府投過去,能做什麼呢?

掌權?不可能。

繼續做勛臣的領頭人?那讓天子辛辛苦苦扶植的豐國公立於何地?

繼續支持太上皇,支持東宮的決定,是張軏下的。

雖然還是有點不願意承認,但是張輗必須說,自己這個三弟,的確在大局觀上,比他要認得清楚的多。

當今天子,絕不可能重用英國公府的。

甚至於,掌控著五軍都督府的英國公府,天生就得給天子扶持的邊將勛臣讓路。

更要命的是,一旦這種新的製衡局麵形成,之後的天子,也不一定會重用英國公府。

這就是所謂的時移世易。

如果是仁宣時代,英國公府大可退居二線,哪怕豐國公府一家獨大又怎樣?

待新天子上位,為了製衡他們,一樣要重新啟用英國公府。

可是,時代不一樣了……

看著張輗陷入沉思,焦敬臉上浮起一絲笑意,輕輕的將身子靠在椅背上,口氣忽然舒緩下來,道。

「其實話說回來,二爺乃勛臣世家,何必這麼辛苦呢?世襲鐵劵在手,怎麼過日子不是過呢?」

「可是,不知道二爺可還記得,這京城裡頭,加上今上賜封的這位,可一共有四座公府呢!」

焦敬的臉上掛著一抹惋惜的笑容,繼續道。

「前兒老夫聽說了一樁事,定國公府那位剛襲爵的小公爺,從襲爵到現在,一直支的是半俸,而且這半俸裡頭,還有一半是折的胡椒蘇木。」

「府裡遣人去戶部責問,戶部回說,小公爺年紀不夠,能襲爵是朝廷恩寬,待成年之後,自會補齊俸祿,至於胡椒蘇木,雖然兩個月前,多數衙門就停了折色,但是戶部硬說國庫不豐,請國公爺海涵。」

「當然,二爺肯定是不知道這樁事的,畢竟,雖然英國公也沒成年,但是,戶部一直給支的是全俸,而且,停了折色之後,連胡椒蘇木,英國公府都得自己去購置,對吧?」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