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2 / 2)





所以,甫一開口,兩人便是夾槍帶棒的。

被俞士悅這麼嘲諷了一番,朱鑒的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但是,他也知道,孟俊此人,能力的確欠缺,所以,隻能輕哼一聲,道。

「如今是閣議,自然是各抒己見,有何錯處說出來便是,既然次輔覺得孟俊不妥,不知次輔可有何高見?」

俞士悅眯了眯眼睛,臉色沒什麼變化,但是心中卻不由冷笑一聲。

他早就等著朱鑒這句話了。

由於太後和太上皇的原因,這個南宮護衛統領,天子不便直接指定人選,所以就命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主持,群臣舉薦。

這些日子,朝中紛紛擾擾,從各種渠道舉薦出了少說十幾個人。

對於各個候選人的狀況,俞士悅當然是心裡有數的。

就拿這次最終候選的六個人來說,其中三個是朝臣舉薦,三個是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舉薦。

前者之一,就是朱鑒所說的孟俊,舉薦人是寧遠侯任禮。

京中這段日子發生的事情不少,這位任侯爺,又在宣府得到了太上皇的倚重,所以立場根本不必多想。

至於剩下的吳良和於廣,前者曾跟王振有過舊交,後者,則和陽武侯薛家有姻親關係,他們被推出來是誰的意思,也是心知肚明的事。

至於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舉薦的三人。

須知,這件事情名義上是由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共同主持,但是,兵部的於尚書不在京中,侍郎俞山一副得過且過的樣子,事情自然都落到了五軍都督府手裡。

軍府這邊,具體負責此事的,則是天子一手提拔起來的靖安伯範廣。

所以,推出來的人,自然也是天子親信。

李璽,雖非嫡脈,但實打實的是豐國公他老人家的親孫子,至於杭昱,乾脆就是宮中杭貴妃的父親。

唯一一個孫勇,是從京營當中拔擢出來的,此人原本是邊將出身,承襲父親的百戶之職,後因在瓦剌之戰當中死守倒馬關,阻擋了也先的進攻步伐,給紫荊關爭取了時間。

朝廷論功,將其調到大同充任參將,其後,他又追隨定襄侯郭登,參與了沙窩之戰,斬首數十級,因此被郭登舉薦,調入京中任指揮僉事,統領團營。

可以說,這個孫勇,是真正的沐浴當今天子恩典,一步步從低位走到現在的。

他最大的好處,就是身家清白,背景乾淨。

一樣是借著瓦剌之戰的機會,他從一個區區百戶到如今的指揮僉事,隻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和京中的各家勛貴,都沒有任何的牽扯。

唯二有過關係的,一個是按察使曹泰,另一個則是定襄侯郭登。

這兩個人,前者已經戰死在倒馬關,後者則遠在千裡之外的大同城,和京中沒有什麼聯係,所以這個孫勇,是真正的乾乾淨淨。

範廣將他放出來,一方麵是因為此人的確勇猛過人,另一方麵,自然也是因為,自孫勇入京便在他手下效命,時間雖不長,但卻算自己的嫡係。

李璽和杭昱二人,身上的烙印太明顯,所以實際上,範廣真正想推上去的人,就是這個孫勇。

想來,這也是天子的意思。

暗暗的看了一眼,不知何時已經進了房中,在後排旁聽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成敬,俞閣老嘴角浮起一絲笑意

今天他就要好好教一教朱大人這位內閣新人,到底,在內閣在怎麼辦事!

「各位都清楚,太上皇的護衛至關緊要,羽林後衛乃是剛剛成立,其中人員繁雜,不僅有二十六衛和錦衣衛劃撥出的精兵,也有京營當中的精兵。」

「如此一支京衛,必須要悍勇過人,且身負戰功之人,才能升任,切不可拘泥於舊例,從京衛體係當中選拔。」

「所以,老夫以為,如今候選的六人當中,唯有指揮僉事孫勇,曾在瓦剌之戰和沙窩之戰當中屢立戰功,自然最為合適。」

說著,俞閣老瞟了一眼眉頭緊皺的朱鑒,淡淡的道。

「至於其他的孟俊,吳良,於廣之流,自幼長在京中,雖然也有過操練,但是並未真正上過戰場,見過血腥,如何能夠承擔南宮護衛的重責大任?」

這番理由可算得上過硬,因此,在俞士悅說完之後,其他的幾個閣臣,也開始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

唯有朱鑒,臉色頗不好看。

不因為別的,恰恰是因為,這個孫勇他認識!

應當說,俞士悅說的不錯,朱鑒到內閣的時間太短,所以,很多事情他都沒來得及搞清楚。

就比如,這個孫勇的身份。

他以前隻知道是京營當中的一個將領,但是,剛剛俞士悅一提到沙窩之戰,他頓時想了起來。

這個人,正是當初追隨郭登出戰的參將,孫大勇!

當初,他在大同提督軍務,曾經和這個人接觸過,此人的確勇猛,但是,與此同時,他還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對天子極其的仰慕,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朱鑒曾經見過孫勇偷偷祭奠一個人,還聽到了幾句話,這些話的內容,他至今都還記得……

「曹大人,俺要進京去了,去給皇上效命。」

「前些日子,瓦剌又過來擾邊,俺跟著郭宗兵,狠狠的教訓了他們一頓,那個也先,都被郭總兵砍了一條胳膊,俺給你報仇了。」

「上回回家,俺跟娘說了你的事,俺娘說,你是個英雄,所以,你說的話都是對的。」

「你跟俺說的,俺都記著,大明需要一個好皇上,現在的皇上,就是個心裡存著老百姓的好皇上,你見不到他讓大明振興起來,俺替你去看。」

「這回俺進了京,也要把這些話都告訴皇上,你放心,從今往後,俺一定好好給皇上效命,刀山火海,俺眼睛都不會再眨一下。」

「曹大人,俺想你了……」

心中長長的嘆了口氣,朱鑒的情緒有些複雜。

但是片刻之後,他還是不得不將這股情緒甩出去,皺眉反問道。

「次輔此言差矣,南宮護衛雖重,但是畢竟是宮廷大內,戍守之人,當熟知宮廷製度,出身純良之家,那孫勇雖然悍勇過人,身負戰功,但是,皇城之中,難不成還需要和戰場一般廝殺不成?」

「所以,老夫以為,還是世代在京衛任職的孟俊更加合適,此人雖武勇不足,但是長在京衛任職,威望人脈皆有,足可以擔負護衛南宮之責。」

既然開了口,俞士悅自然是早有準備。

聞聽朱鑒這句話,他嘴角浮起一絲嘲諷的笑意,毫不客氣的道。

「朱閣老,你也是曾在邊境提督軍務的,不想竟能說得出這種話?」

「京衛統領乃是武將,選拔武將,不看武勇戰功,而看家世人脈,嗬……」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