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2 / 2)





「怎麼,大宗伯要抗旨嗎?」

場麵頓時變得有些緊張,底下的官員們一下子都靜了下來,大氣都不敢出一下,紛紛望著胡濙。

然而,這個時候,所有人注視中心的胡大宗伯,卻一副如夢方醒的樣子,笑了笑,道。

「阮公公說笑了,太上皇聖旨,禮部豈敢違抗,隻不過,是老夫年歲大了,精力不濟,反應遲滯,沒來得及立刻接旨而已。」

說罷,胡濙倒是乾脆利落,沒怎麼猶豫,俯首一叩,道。

「臣禮部尚書胡濙接旨!」

隨即,他將聖旨從阮浪手中接過,展開看了一下,確定無誤後,便轉遞到了自己身後的香案上。

眼瞧著胡濙沒有任何異議,就順利的將旨意接了,阮浪心下也鬆了口氣,又寒暄了兩句,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歉意,便匆匆離去的。

胡濙麵帶笑容,一直目送著阮浪離開了禮部的大門,等他的身影一消失,這位老大人臉上的笑容便隨之消失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沉思之色。

見此狀況,眾人也不敢多問,在侍郎的示意下,各自行禮之後,便下去忙自己的事了。

而胡濙則是在外頭立了片刻,隨後,不知想到了什麼,重重的嘆了口氣,捧著聖旨便轉身回了公房。

…………

正午時分,太陽高高的懸在頭頂,但是,畢竟是春天,陽光雖然有些刺眼,但卻並不炙熱,反而讓人感到十分和煦。

永定門外,一隊浩浩蕩蕩的儀仗一字排開,似乎是在迎接著什麼人,然而和平素的儀仗不同的是,這支儀仗皆是由官軍組成,軍容齊整,個個身姿挺拔,披甲執槍。

正前頭是幾個鴻臚寺和禮部的官員,各個都低著頭,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忍不住偷偷的抬頭打量。

在隊伍的最前方,原本應該是主管四夷事務的鴻臚寺少卿掌鴻臚寺事齊政,隻能屈居於右側。

左側之人身著緋紅官袍,但是年紀卻不大,正是如今的兵部侍郎李實。

至於居中之人,身著大紅色麒麟補服,麵容蒼老,腰間懸著一柄儀劍,身若青鬆,赫然便是昌平侯楊洪!

遠處,一隊人馬由遠及近,便有兩個兵士來報。

「啟稟侯爺,瓦剌使團,已至城外五裡處。」

於是,眾人整容肅立,但是,一旁的李實卻不由皺了眉頭,道。

「楊侯,我等待瓦剌使團,自是以禮,但是,對方卻著實傲慢,這個時辰,可比說好的,要晚了整整一炷香,他們進京朝拜,還敢如此拖延怠慢,簡直是不將我大明放在眼中!」

一旁的齊政聽著,便覺得心裡一陣無語。

這不是他要替瓦剌使團說話,而是迎接使團這種事情,本就是個磨性子的過程,畢竟這一路上,走的快了慢了,哪有那麼準時的,早點晚點都是常事。

別說是晚了一炷香了,就是晚上兩三個時辰的,齊大人都見過,要是真的把時辰卡的那麼死,四夷使團個個都是對大明不敬。

但是,更讓齊政無語的是,李實說完,前頭的楊洪,竟然也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

「不錯,此番瓦剌使團擅自做主,提前入京朝拜,本就不妥,但是他們不思早日趕到向陛下請罪,反而還遲滯怠慢,實在是可惡,齊大人,你說呢?」

我……

齊大人張了張口,話到嘴邊,說出來的卻是。

「楊侯和李侍郎所言有理,塞外虜賊,不識禮數,誠然蠻夷也!」

從職業素養來說,這明顯不是一個鴻臚寺少卿該說的話,但是,從理性上來說,齊大人還是很懂得看眼色的。

早在數日之前,鴻臚寺就接到了旨意,此次接待瓦剌使團,一應事務由昌平侯楊洪負責,兵部和鴻臚寺協助。

於是,原本主管此事的齊大人,不得不親自跑到昌平侯府,詢問楊洪迎接的事宜安排。

結果,這位老侯爺大手一揮,直接說不用他管了,到了日子一塊去城門迎接便是。

可誰曾想,今天到了城門外一看,老侯爺來是來了,可他帶來的人根本就不是迎接的官員和伶人,而是一隊精兵。

這架勢,知道的是迎接使團,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要出征大仗呢!

緊接著,兵部也派了人過來,自然,以於少保的身份,是不可能來的,倒不是說於謙的身份比楊洪尊貴,而是區區一個使團,還不至於勞動這兩位同時出麵。

不過,兵部為了表示重視,也的確派了大員前來,兵部侍郎李實!

對於京中的大員,齊政多多少少也是有所了解的,這位李侍郎,當初之所以嶄露頭角,受到朝廷重用,就是因為他跟著大明的使團出使瓦剌,成功迎回了太上皇。

現如今,使團在瓦剌的經歷,早已經在朝堂上傳開了。

所以,理所當然的,李侍郎在也先的中軍大帳麵前,明目張膽的對也先說要替定襄侯郭登傳話,問他「可還記得故人長刀」的英勇事跡,也早就被朝堂上下所熟知。

顯而易見的,這位李侍郎,在對待瓦剌的態度上,持的是十分強硬的態度。

這麼一個戍守邊關多年的重將,加上一個對瓦剌毫無好感,敢在敵營威脅也先的文臣,這兩個人過來迎接使團?

齊大人合理懷疑,天子是不是想,就在這城門口找個理由,把瓦剌使團給就地滅了!

心中腹誹了幾句,遠處的隊伍已然走近,在城門口站定,騎著馬的瓦剌貴族明顯對眼前的場麵感到一陣意外,連忙下馬,道。

「瓦剌使臣納哈出,奉我太師之命,前來朝見大皇帝陛下!」

說著話,這個高大的蒙古漢子,雙手撫胸行了一禮,顯然也是認得自己眼前的人的。

隨著納哈出俯下身子,跟著他一起來的整個使團,也都紛紛下馬,撫胸為禮,全無一年多以前瓦剌在大明麵前的跋扈之色,顯得卑謙的很。

然而,麵對瓦剌使團的這種姿態,楊洪的臉色卻沒有絲毫的波動,甚至於,他理都沒理眼前的納哈出,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使團中間,一個普通打扮的蒙古漢子身上,道。

「孛都,你既來了,不出來與一見嗎?」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