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2 / 2)





一番話言辭不算尖銳,但是,也直截了當,直言不諱。

待得陳鎰說完,王文躊躇了片刻,也開口道。

「陛下,下西洋雖能揚我國威,煊赫四夷,但是終歸靡耗太甚,若僅為上林苑之事重下西洋,恐朝中多有非議,實為不妥,請陛下明鑑。」

在場三人,說法各不相同,但是態度基本一致,就是反對下西洋。

應該說,他們說的沒錯!

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下西洋是一件耗時耗力耗錢耗人,但是,卻得不到什麼好處的事情。

要知道,朝廷下西洋,下的不是一支商隊,而是一支艦隊!

大海不比陸地,雖然說,大明得到了西洋諸國的臣服朝覲,但是實際上,大明對於西洋的控製力很弱。

所以,船隊出海,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安全問題。

除了肆虐的海盜之外,船隊到達各國,還要防備的是當地的百姓和軍隊。

不要以為遠在西洋的那些小國,真的就是聽說了大明的名聲,所以慕名而來,臣服朝貢。

那一個個,都是被打服的!

鄭和下西洋,最多的時候,海船多達兩百餘艘,基本上每一次出海,人數都多達數萬人。

而這數萬人當中,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多達五個衛的官軍。

與其說鄭和率領的是一支船隊,不如說他率領的其實是一支軍隊,與其說鄭和下西洋是一個政治行動,其實倒不如說,這是一個軍事行動。

這樣的兵力,加上大明出色的造船技術建造出的堅固海船,在西洋當中,幾乎是所向無敵的存在。

正因如此,鄭和所到之處,那些個番邦小國,才會忙不迭的奉出國書,宣布臣服,遣使朝覲。

要是大明真的派過去的是一支普通的船隊,別說是讓這些小國臣服了,不被搶都算好的了。

但是,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給國家帶來的壓力巨大。

不誇張的說,鄭和七下西洋,對於朝廷來說,就跟打了七場大仗沒什麼區別。

這中間,可不止是銀錢糧草那麼簡單。

建造寶船,需要大量的人手,數萬人出海需要的糧食,起運到港口,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船上大多數都是官軍,吃喝拉撒都需要照料,還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那這些人從哪來?自然是征發徭役!

不可否認的是,鄭和下西洋,的確帶回了很多珍奇異寶,而且讓大明國威煊赫西洋,引得諸國朝覲。

但是,代價是每次下西洋,要消耗數以萬計的錢糧。

更重要的是,殘酷的海上風波,不時出現的海盜,還有每到一地,都有可能發生的武裝衝突,讓每次出海,軍民死傷都要數以千計。

所以事實上,對於大明朝廷來說,廢止下西洋,並非是毫無理由的。

從利弊得失的角度來衡量,下西洋的回報,的確遠遠不如支出。

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下西洋的一應支出,譬如寶船的建造,官軍的糧餉,征發徭役的補銀,都是由國庫承擔,皇帝需要出的,就是賞賜給西洋諸國的珍奇器物。

但是,朝廷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下西洋帶回來的珍奇異寶,卻全進了皇帝的內承運庫。

對於皇帝來說,拿些綢緞布匹,瓷器茶葉這些不值錢的玩意,就能換到一大堆珍珠瑪瑙,象牙寶石,而且,還能得到西洋諸國的臣服,自然是名利雙收的好事。

可是,對於朝廷來說,就是純純的賠本還不賺吆喝,這種事,也難怪朝臣們都不願意乾。

不過,所幸的是,如今距離永樂朝才過不久,太宗皇帝餘威猶在,沒有人敢對鄭和七下西洋的對錯過分議論,朝廷上,也沒有形成像大明後期一樣的輿論氛圍,提起鄭和下西洋,便說是勞民傷財,毫無正麵評價。

眼下,下西洋對於大明朝廷來說,還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隻不過因為宣德以後,天子幼弱,之後朝廷又動盪不堪,所以一直沒有人提起此事而已。

就算是現在,沉翼等人反對下西洋的理由,也就是國庫空虛,支撐不起而已,這和他們反對在這個時候再起戰端,是同樣的出發點,並沒有刻意針對下西洋而發議論。

這一點,還是頗讓朱祁玉感到欣慰的。

要知道,最晚到成化朝為止,朝中對於此事的輿論風向,便已然發生了改變。

那時,朱祁玉的好大侄兒想索要鄭和下西洋的海圖,旨意下到兵部,劉大夏區區一個車駕司郎中,就敢堂而皇之的駁斥來使,說。

「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終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桉雖存,亦當之。」

便可見當時朝中對下西洋一事的極度不滿。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鄭和下西洋,從煊赫國威的正麵典型,變成了勞民無功,受朝廷上下鄙夷的無用之事。

這種跡象,從現在開始,已經可以看到端倪,但是,至少當下這幾年,還沒人敢這麼說。

目光在底下三人身上掃了掃,朱祁玉倒是也沒有堅持。

上林苑監一事,本就不夠有力,再說,沉翼說的是實話,國庫如今也的確支撐不起這麼大規模的下西洋。

他今天提起此事,也不過就是試探一番,為以後做鋪墊而已,因此,沉吟片刻,朱祁玉便道。

「幾位先生所言有理,下西洋一事,是朕考慮不周,不過,此乃太宗國策,不可廢弛,國庫如今支撐不起,不代表以後支撐不起。」

「朕沒記錯的話,正統八年時,太上皇曾命工部督造下海番船一百二十餘艘,但是一直未曾啟用。」

「這樣,回頭傳旨給工部,將這一百二十艘海船好好檢查一番,該修繕的修繕,該重造的重造,既然是休養生息,那麼這些事情,慢慢的總該操辦起來。」

「沉先生覺得呢?」

得,繞來繞去,還是得出錢!

沉翼不傻,從天子的口氣當中,就聽得出來,他老人家沒再跟自己這幫人商量。

沒聽天子說嗎?

「太宗國策,不可廢弛……」

這八個字壓下來,還說啥啊!

別忘了,這朝堂上頭,還杵著一位太宗舊臣在呢!

別看那位老大人平時人畜無害,慈眉善目,一天天笑嗬嗬的打瞌睡,但是誰敢說太宗陛下一個不字,他老人家能蹦起來錘死你。

不過,出就出吧,反正也不是現在出,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就是眼下,這批海船的修繕,又要花一大筆錢了。

默默的心疼了一下荷包,沉尚書雖然不情願,但是還是不得不拱了拱手道。

「臣遵旨……」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