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2 / 2)





馬車外頭看著普通,但是內裡卻舒適的很,朱鑒坐在軟榻上,開口問了一句。

對麵的中年人立刻答道。

「知道了,除了詹事府,各處衙門,應該也已經收到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的左春坊大學士,徐有貞!

這段日子下來,這位徐大人作為為數不多的東宮屬官,亦是繁忙的很,但是,繁忙之餘,徐大人也不忘做好自己的編外工作,除了按時參加太上皇一黨的例會,就是跟朱閣老聯絡感情。

本著都是文臣的原則,這些日子下來,朱閣老已經將徐大人視為了自家後輩,關係親近的很。

「唉,我當初就說過,陛下不會因為區區此事而如此衝動,攔下太子殿下出閣,可是,這些人被迷了眼,硬要這麼做,如今,鬨得東宮不寧,朝野紛亂,老夫倒要看看,他們還敢不敢繼續冒頭!」

提起此事,朱鑒的臉色就變得有些難看,輕輕哼了一聲,口氣中帶著幾分嘲諷。

梃擊香亭一事,別人不知道真相是什麼。

但是,他卻是知道的。

這背後,就是張輗那一群勛貴,在搗的鬼,其目的就是,想要藉此機會,攪動朝局,好為成國公府復位。

而之所以他清楚這件事情,原因就在於……

「明公息怒,畢竟是太上皇的旨意,違背不得,學生也覺得此事不妥,但是,為大局計,也不得不為。」

馬車雖然看著搖搖晃晃,但是內裡卻穩的很。

徐有貞低了低頭,拱手開口,道。

一件事情,真相往往有很多種,人們往往自以為自己知道的就是真相,但是大多數時候,卻未必是全部的真相。

梃擊香亭之事,按理來說,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之所以朱鑒會知道,是因為,這件事,徐有貞也參與其中。

如今朝野上下之所以議論紛紛,並不是沒有明眼人,而是這件事情嚴絲合縫,都指向了天子。

但是,要做到這樣的地步,其實很難,之所以能夠做到,需要的是多方的配合。

那個內宦的身份是真的,但是,進宮的,卻不是來歷上的那個人,買通負責淨身的管事,塞一兩個小宦官進宮裡做雜役,這種事情,稍使些銀子,便能做到,往常的勛貴們,為了宮裡有些熟人,能夠在宮裡打聽消息方便,也會做這種事情。

後來天子登基,內宮被清洗了多次,為了和宮中聖母聯絡方便,英國公府也便安排了些人進宮,如今,正用上了地方。

人是張家出的,消息卻得徐有貞來提供,他是東宮屬官,和太子相關的儀典安排如何,他幾乎是全程參與的。

香亭擺放在什麼位置,什麼時候放上去,他最清楚,甚至於,就連那小宦官自殺用的毒囊,都是他借身份之便,放到清寧宮的角落裡,讓那小宦官去取的。

除此之外,還有禁軍,要知道,皇城中內宮外殿分明,那小宦官平素差事路線固定,基本不涉及到奉天殿前。

所以,想要做到這件事,就要有兩個必要條件,其一是守門的禁軍能放他過去,其二是他提著紅木棍接近香亭的過程中,不能被廣場上巡守的禁軍發現。

想要做到這些,且不留痕跡,困難的很。

但是,再困難,總有人能夠做到,比如……成國公府的小公爺!

這位小公爺自己就在禁軍當值,打探出當日巡守禁軍換防的時間,並不困難,趁著這小小的當口,溜進去梃擊香亭,完全是有可能的。

至於另一點,想要讓歸極門的禁軍放人進去,並不困難,但是,難的是事後不被追查。

所以,不能用自己的人,甚至,和勛貴沾點關係的人,都不能用。

說起這個,徐有貞自己,都佩服這位小公爺的智謀。

他的確沒有用和各府交好的人,但是,他卻早早打探好了那一日值守歸極門的人手,然後,賞給了自己手下的禁軍好酒好肉,這些禁軍一向喜歡下衙之後一起吃喝,得了賞物,一同吃酒,便腹瀉不止。

無法當值之下,便按照順序,替了第二批人上去,而這一批人裡頭的小頭領,素來是個貪好財貨之人,到了昨日,那小宦官使了足足的銀子,果不其然,就被放了進去。

這番做法,想要查起來,都十分困難,每一步都像是巧合,但又抓不到證據。

如此這般,各方配合之下,便有了這樁梃擊香亭的案件。

風險固然是有的,但是,各方合力之下,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便像是能夠做到這件事情的,隻有天子。

如此一來,目的也就達到了!

當然,這是朱鑒所知道的真相,徐大人知道的,要更深一層。

譬如說,他很清楚,這整件事情,都在天子他老人家的眼皮子底下,瞧的清清楚楚,朱儀和張輗這幫人,自以為事情做的天衣無縫,殊不知,某人早就把他們的計劃說了個底兒掉……

這個計劃如此複雜,且調動了各方的力量,目的就隻有一個,那就是,助成國公府復爵。

理想的情況下,自然是天子因此事雷霆震怒,下令徹查,在朝野上下鬨得沸沸揚揚,同時暫停太子出閣的儀典。

如此一來,勛貴們便可借題發揮,再諫天子。

但是既然這件事情都被天子知曉了,他們又豈能得逞?

現如今,朝野物議雖然被煽動了起來,但是,天子卻並沒有將此事鬨大,甚至都沒有過多提及,隻是讓內閣傳旨,一切照常。

這種情況下,若是再鬨騰,那痕跡,也就過分明顯了些……

事實上,這也是當初朱鑒反對的原因所在,梃擊香亭一案,做的再完美,再查不到證據,可隻要天子按兵不動,什麼都不做,那麼,出麵拿此事做文章的,就必然是幕後主使。

朝堂之事,很多時候,並不需要證據!

就算是為了幫成國公府拿到爵位,可如此冒險,也有些不值。

畢竟,如此一來,天子就算不好以此來處置勛貴眾人,但是,卻讓朝廷群臣,對太上皇的惡感,要更深了一層。

要知道,春獵之後,成國公府無論是從哪種意義上來說,都算是太上皇的代言人。

天子如此反應,成國公府若最終還是鬨騰起來,且最終得利,那麼朝中上下,明眼人可有的是……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