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真正目的(2 / 2)





朱鑒沉吟著,望著朱儀的目光越發多了幾分忌憚,但是,到了最後,他還是點了點頭,道。

「陳循性格持重溫和,既沒有王文那般的執拗,也沒有於謙的激進,和戶部的沈翼一樣,他不會輕易的完全倒向任何一方,否則的話,一旦賭錯了,清流一脈會跟著他一起葬送前途。」

「他會全力爭取天子的信任,但是,也不會願意得罪太子和太上皇,這也是,這次他會給我這個落魄的閣老,那麼一點麵子的原因吧!」

感受到朱鑒的目光,徐有貞一時之間,不由有些慌亂,道。

「明公說的是,啊,不,不是……」

徐有貞原本想的是附和朱鑒的說法,但是,話說了半截,又想起朱鑒剛剛自嘲的話,所以又臨時改口,這副樣子,頗有幾分狼狽。

倒是朱鑒,並不在意他的失態,溫和的道。

「你不必著急,這些事情,原本就並非你要操心的,你隻需聽著,學著,好好辦事便是。」

「是……」

徐有貞點了點頭,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所以,閣老覺得,這次陳循會舉薦翰林院的人?」

朱儀想了想,很快便盤出了幾個名字。

「劉定之,陳文,李紹?」

說著話,朱儀搖了搖頭,道。

「這幾個老學究,進了東宮能有什麼用?真把太子殿下,教導成一個書呆子嗎?」

儘管麵前是兩個文臣,但是,朱儀的話裡話外,卻絲毫都不掩飾自己作為勛貴,對文臣的鄙薄之意。

當然,這位國公爺,也隻有在他們麵前才會這樣。

不過這些,朱鑒二人就無從得知了。

麵對朱儀的質疑,朱鑒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和怒意,但是,到最後,他還是按捺了下來,開口解釋道。

「老學究有老學究的好處!」

「劉定之,陳文,李紹這幾個人,常年在翰林院中任職,窮經皓首研究學問,在士林當中頗有名望,這是其一。」

「越是這樣專心學問的人,越是認死理,為了心中義理,自然會奮不顧身,一旦他們進入東宮,必然會竭儘全力扶保儲君,這是其二。」

「除此之外……」

話到此處,朱鑒卻停了下來。

倒是朱儀眸光一閃,似乎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所以,這才是閣老願意如此幫助陳循的原因?」

「說到底,你還是在打清流的主意!」

麵對目光灼灼的朱儀,朱鑒倒是依舊坦然,道。

「國公爺果然非同凡響,一語道破。」

「不錯,正是清流!」

目光有意無意的落在徐有貞的身上,朱鑒的臉色也變得肅然起來,解釋道。

「國公爺應當知道,如今的朝中,雖然派係複雜,但是,皆畏懼天子之威,尤其是有王文和於謙二人張目,朝中諸臣皆喏喏不敢言。」

「唯有清流一脈,才是能夠保太子殿下安穩的機會。」

「天子打壓清流,向來不喜翰林,但是清流一脈,對於太子殿下來說,卻是絕好的人手。」

「他們固守本心,恪守禮法,看重聲名德行,而且,在朝中人脈廣泛,一旦能夠將其收攏到東宮旗下,那麼,之後若有危及太子殿下之事,他們必定會挺身而出。」

聞聽此言,朱儀的臉上也露出一絲沉思之色,道。

「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最大的難處,就在陳循的身上。」

「不錯!」

朱鑒點了點頭,道。

「陳尚書是清流領袖,如今朝中的多數清流,要麼是他的門生,要麼也和他多少有些牽連,所以,想要拉攏清流,繞不過的就是陳尚書這一關。」

「但是,以陳尚書的性格,想要讓他直接表態,是不可能的,甚至於,哪怕是退而求其次,讓杜寧進入太子府,也難比登天。」

「所以,此事隻能從長計議。」

「剛剛國公爺問老夫,付出這麼大的代價,隻為了往東宮塞幾個和老夫並無關係的官員進去,值得嗎?」

「當然是值得的!」

「萬事開頭難,如今翰林一脈,正受打壓,惶惶無措之時,他們這個時候,需要的是一條出路。」

「但是,這條出路,隻有陳循能給,其他的人,貿然找上門去,就算陳循不加攔阻,他們也不會貿然接受。」

那是……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徐學士這樣的魄力的。

朱儀在心中默默吐槽了一句,麵上卻並沒有什麼表現,隻是繼續道。

「所以,朱閣老想要的,其實隻是讓清流出身的官員,在陳循的舉薦下進入東宮而已,最開始提出讓杜寧進東宮,不過是虛晃一槍罷了。」

「倒是高明!」

「可惜了,陳尚書謀算縝密,但是到最後,還是被閣老給算計了……」

這話聽著彆扭,但是朱鑒卻並不在意,道。

「陳循就算再老謀深算,可隻要是人,總歸是有缺點的。」

「作為清流領袖,陳循最大的缺點,就是門生故舊太多,這在朝中既是好處,也是壞事。」

「有這些人在,陳循的地位輕易動搖不得,但是,既然這些人託庇在他門下,那麼,陳循自然要為他們謀劃。」

「當然,陳尚書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這便是我們的機會。」

「如今清流茫然無措,託庇於陳循,所以,不敢輕易嘗試。」

「但是,一旦有人進入到了東宮當中,成為東宮屬官,其他的人必然會有效仿之意,到時候,麵對這些門生弟子們的人情,陳循怕是推也推不掉。」

「等到太子府中,多半都是清流之時,就算陳循想要兩邊不沾,也由不得他了……」

聽到朱鑒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朱儀忍不住讚嘆一聲。

「方才閣老說陳尚書是老狐狸,照我看,這個稱呼,還是閣老更合適!」

()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