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王天官yyds(2 / 2)





一旁的陳鎰也一臉沉重,並沒有任何反駁的意思。

這個時候,一旁的陳循看了一眼二人,上前道。

「陛下,天官大人所言有理,朝廷風氣如此,諫官不敢言事,的確有其責任。」

「但是,此事也不能完全歸罪於科道。」

「此前王振擅權,打壓科道,有敢上疏言事者,要麼被打壓旁置,要麼被降調轉遷,且王振假君上之名行事,科道若過分彈劾死諫,則有冒犯君上之嫌。」

「陛下登基之後,雖重振科道,但是,畢竟土木之役損失官員過多,加之,京察及整飭軍屯等事,科道一則不全,二則奔赴各地辦事,難在朝堂上發聲,亦情有可原。」

「請陛下明鑑!」

這話說的還算比較含蓄,但是事實就是,王振當權時,其實就對科道裡的刺頭清理過一遍,又往科道裡頭安插了不少自己人。

後來土木之役,科道死了一批人,天子登基後,吏部京察,又掃出去一幫人。

事實上,吏部和都察院的仇,也就是那個時候結下的。

再後來,羅通鬨的那檔子事,對科道多多少少也有牽連。

這就直接導致了,科道的員額空缺嚴重。

雖然說自從整飭軍屯開始以後,在兵部和天子的支持下,科道增補了不少人進來。

但是,一則他們資歷淺,二則他們赴任之後,直接就被派到了地方上清丈田畝,到現在都還沒回來。

而且不出意外的話,在整飭軍屯結束之前,他們是不可能回來了。

這諸般原因匯聚到一起,便成了現在的狀況。

所以呢,責任的確是科道的,但是,這錯,卻不能全歸到科道的身上。

然而,王文也不是好對付的,麵對陳循的『公道話』,他毫不客氣的指責道。

「朝廷設風憲官,察百司之事,以六科稽六部,十三道巡視天下,糾朝廷官邪,此為科道本意也。」

「然則今之科道,官邪不敢糾,奸佞不敢察,議論天家,誹謗朝廷,倒是一把好手。」

「科道如今的確官員缺額嚴重,但是,在任的科道官員,有幾個敢說,是儘忠職守,敢為天下直言的?」

所以說,哪怕朝堂上的一乾大臣們心裡再清楚王文的政治能力,再提醒自己不可被王文平時的莽撞表現所迷惑。

但是實際上,他們仍舊不可避免的,因王文時常的衝動而不自覺的對他有些輕視。

就拿眼前的場景來說。

所有人都覺得,王文翻不起浪花來,雖然是在指責科道,但是,到最後卻必然鬨不起什麼風波。

可就是因為所有人都這麼想,才讓王文有了機會,能夠大展拳腳……

事實上,當『議論天家』這幾個字說出來。

一旁的大臣們,臉色已經有些變了,尤其是陳鎰,臉色陡然變得難看起來。

但是,王文顯然沒有收手的意思,言辭依舊尖銳,道。

「風憲官監察百司,本職便是糾劾官員,澄清風紀,所謂文死諫,武死戰,王振當權之時,諸科道官員明知其違背太祖禁令,蒙蔽君上,專權禍國,卻不敢有死諫之心。」

「反倒是自陛下登基之後,欺陛下仁慈寬厚,屢屢插手天家之事,從太上皇歸朝,到太子殿下出閣,乃至選秀之事,就連陛下是否定省晨昏,都有科道喋喋不休。」

「朝中諸事不敢發言,可宮中一有風吹草動,爾等卻個個活躍的很,讓本官險些以為,科道監察非諸司也,乃天家爾!」

論陰陽怪氣,當麵痛罵,王老大人從來都沒輸過!

這一番話說完,文華殿中頓時變得靜悄悄的,氣氛有些凝滯。

王文,果然還是王文!

他說的道理對嗎?

對!

也不對!

的確,近兩年以來,科道對於天家關係的議論頗多,王文說的有些誇張,但也算是基本屬實。

的確是宮中有什麼風吹草動,外朝便有議論流言,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是科道言官。

但是,這當中的原因,卻不是科道們多事那麼簡單的。

天家無私事,這本就是朝臣們的共識。

所以理論上來說,和天子有關的事,都是朝事,更不要提,如今天家的情勢複雜,朝臣們各有看法,是正常的事。

除此之外,王振擅權之事,其實也給朝臣們一個警示,所以,加強對於君主的規勸諫諍,也有這個因素。

當然,如王文所說,天子對待臣下一向寬仁,也是他們敢這麼做的原因之一。

因此,這種變化,很難說是對是錯。

但是,即便有道理在其中,在眼下這個場合,顯然也是不能辯解的。

這就是王文的高明之處!

天子既然要扭轉官場風氣,那麼,科道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所以,王文即便是指責科道,到最後也是給他們鋪路。

但是,以王老大人的脾氣,又怎麼可能吃這個啞巴虧?

這一番話說下來,可謂又準有狠,直擊科道的軟肋。

更重要的是,這明顯是在幫著天子說話,在摸不清楚天子的態度之前,貿然和王文辯論,萬一惹怒了天子,讓他老人家改了主意,那可就徹底完了……

當然,這是對科道來說的。

老大人們可以想見,無論天子到最後是什麼態度,對王文是斥責,還是默許,但是終歸,這番話說出來,肯定多多少少,是切合天子的心意的。

呸!

就知道奉承天子的奸臣!

心中暗罵了一聲,老大人們再次對王文這個老傢夥又提高了幾分警惕……

()

1秒記住網: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