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說服於謙(2 / 2)





如今在場的,禮部胡濙,工部陳循,內閣王翱,俞士悅統共四人,這個陣容其實很不正常。

如果說是重臣合議,那麼沒道理隻叫他們幾個,而撇開吏部,刑部,兵部和都察院。

如果說是涉事的衙門商議,那更是無稽之談,這事情和禮部,工部,八竿子打不著,真應該找的,是順天府尹和刑部,了不起因為牽涉田地,再搭上個戶部,當然,考慮到早朝上發難的是於謙,把這位主召過來也算是合情合理。

可天子這些人都沒找,偏偏找了他們,用意何在?

他們都和事情本身沒有什麼牽涉,那麼讓他們過來,就隻能是看重他們幾個本身的價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俞士悅和於謙私交甚篤,所以最開始的那番敲打,大半都是說給他聽的,是想讓他代天子去敲打於謙。

至於剩下的胡濙,在朝中資曆深厚,擺明了就是天子怕自己情緒失控,用來鎮場子的,剩下陳循和王翱二人,一個是內閣首輔,一個是工部尚書,看似沒什麼關係,但是,他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朝中官員的影響力頗大。

陳循早年在翰林院任職多年,門生子弟遍布朝野,跟誰都能搭上些話,王翱職在內閣,也有安撫朝局的能力。

所以說白了,叫他們兩個人來,就是想讓他們快速把這件事情給平息下去,畢竟除了於謙之外,早已經有不少官員關注到了此事,於謙所為,隻不過把事情擺上了朝堂,讓輿論進一步發酵而已。

對於天子來說,事實上想要冷處理,已經不行了,他可以晾著於謙一次,但是,不可能次次都晾著。

有了於謙牽頭,這件事情如果沒個定論的話,那麼,勢必會掀起更大的風浪。

因此要平息這次的風波,一要讓於謙不再揪著不放,二要讓他們這些重臣出麵,敲打敲打自己手底下的人,莫要再鬨事了。

這是天子要達到的目的,想清楚這一點,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現如今宋文毅之事發展到這個地步,左右是要給個說法的,隻不過就像天子說的,宋文毅是替皇帝辦事,而且這件事情勉強算他占理,所以若是重處,讓天子的麵子也沒地兒放。

但是想來,天子也應該明白,若是不加處置也不行,所以對於陳循來說,他現在要給的,就是一個台階。

宋文毅是要罰的,畢竟朝野上下要有個交代,但是,不能罰的太重,而且,天子這要合情合理,這才有了他剛剛的那番話。

果不其然,聽了陳循的理由之後,天子勉強點了點頭,道。

“既是如此,便循幾位先生之意,宋文毅行事魯莽,有失法度,引發朝廷議論,杖責二十,罰俸三月,以示懲戒,此事所涉之人,有毆傷百姓者,亦依罪論處。”

懷恩躬身領命,其他幾個大臣也心中了然,這便是最後的處置了。

宋文毅要罰,但是原因是他手段有失,天子到底不願意認他在奪田一事上有過,也正因於此,罰的是宋文毅本人,而沒有下令將田地奉還。

這個結果,怕是朝堂上的許多人是不滿意的,但是,滿不滿意,都是如此了,接下來的事情,就該他們來辦了。

回想起剛剛進殿時天子的態度,眾人心中也隱有所悟,所謂君威難犯,若是再有人在此事上遲遲糾纏不放,天子一怒,可就不是像今日一樣這麼容易可以撫平的了。

懷著這樣的心思,眾人告退離開,在宮門口對視一眼,心照不宣的回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翌日,聖旨發到了內閣當中,俞士悅瞧著聖旨看了半天,最終歎了口氣,對著中書舍人吩咐了一聲,這回他沒有等下衙之後往於府去,而是直接奔了兵部。

早派人遞了名帖,因此等到兵部的時候,早有兩個吏員在外等候,見到俞士悅過來,連忙上前行禮道。

“給次輔大人請安,尚書大人已在大堂等候,請次輔大人隨小的來……”

於是,在兩個吏員的帶領下,俞士悅進了兵部,一路上倒是見了幾個兵部官員,但是不知為何,他總覺得,兵部和他往日見到的氛圍有些不同。

進了兵部大堂,卻見靖安伯範廣正坐在堂中,對坐在上首的於謙商議什麼,眼瞧著俞士悅進來,他站起身來,拱手為禮,道。

“見過次輔大人。”

俞士悅亦是回禮,隨後,範廣也沒有繼續坐下,而是轉身對著於謙,道。

“於少保,那我就先回去了。”

說罷,對著二人再行一禮,便離開了兵部大堂。

於謙起身送他離開,轉回之後,和俞士悅二人相互行了個禮,便各自落座。

俞士悅坐下後,看著於謙麵前摞的厚厚的公文,笑道。

“看來是我來的不巧,打擾於少保處理公務了,不過,範都督今天怎麼有空到兵部來,可是有何公務?”

於謙順手收攏了一下桉上略顯散亂的公文,開口道。

“沒什麼,先前都督同知張輗彈劾軍府官員貪瀆一桉,現下已有了結果,其中有些桉卷涉及到兵部,所以範都督前來找於某商議,次輔大人今日前來,是有何事?”

既然是到了兵部,沒去私宅,說明是為了公務,不是為了敘私交。

因此,於謙也沒多寒暄,直接便奔了主題。

倒是俞士悅,聽了於謙的話之後,望著剛剛範廣離開的方向,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不過,到最後,他也沒多說什麼。

聽聞於謙發問,俞士悅便收回了心神,道。

“前日你在早朝上彈劾宋文毅一事,雖然朝上沒有結果,但是下朝後,陛下召了我和首輔大人,大宗伯,陳尚書幾人覲見,此事你應該知道。”

於謙點了點頭,於是,俞士悅繼續道。

“召見我等,便是為了宋文毅一事,如今此事已有結果,聖旨到了內閣,所以我來跟你說一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