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獻身(1 / 2)





:[]

“我知道安國公府有船,”未等葉嬌回答,河南道節度使李丕便點頭道,“大軍過河,需要船隻。往年軍船不夠,常常要征調民船,耽誤時間。若楚王妃肯把安國公府的船隻全部借給我們,可快一日。”

說到這裡,李丕又有些失望。

可能是這位王妃想多了,她就算幫忙,也隻能快一日而已。

十日,怎麼可能?

“不隻是船,”出乎意料,葉嬌道,“我曾在兵部做事,聽人說大軍調撥,拖慢速度的,是糧草和軍械輜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大人想必正等著朝廷的糧草北上吧。”

“不錯,”難得有女子熟悉軍事,李丕走近兩步,正色道,“下官正集結兵力,等待戶部完成糧草調運。糧草是保障,也能穩定軍心,畢竟沒人能餓著肚子打仗啊。”

他說著笑起來,試探道:“那麼王妃的意思是,肯給我們糧草?”

這可就是大手筆了。

是能讓朝廷下詔褒獎的功勞。

葉嬌臉上露出一絲驕傲,豪爽道:“從京都出發前,我已命家中各處賬房,在晉州、汾州、並州、代州四處,就近采買糧草,共四萬石。將軍可即刻帶領軍隊北上,不必等朝廷糧草了。”

晉州等四處,都是河南道兵馬北渡黃河,抵達朔州的必經之路。

“四萬石!”李丕低聲驚呼,想了想,又扭頭道,“法算呢?算!”

法算是軍中官員,負責核計三軍營壘、糧食、財用出入。

聽李丕呼喚,一個長袍男人從外麵跑進來。手中撥弄著算盤,很快算得明明白白。

“隻夠十一日。”

李丕“哦”了一聲,沉沉點頭,神色頓時變得為難。

想了想,他勸慰葉嬌道:“我知道葉將軍鎮守河東道,楚王妃著急,也是情有可原。但這十一日的糧草,千裡行軍,實在到不了朔州啊。”

葉嬌卻並不氣餒。

糧草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到的,搜羅來這四萬石,已經動用了州縣義倉和官府常平倉。待此事過後,還要想辦法調撥糧食,充盈地方庫存,以免有人借機哄抬糧價。

買到了,就必須物儘其用。

葉嬌在屋內緩緩踱步,鄭重道:“二十日,可用二十日。”

“那可不成,”李丕連連搖頭,“糧食短缺,是會引起嘩變的。”

“隻帶兩萬兵馬,就夠二十日。”葉嬌轉身,神色果斷。

李丕眉心微跳,問:“怎麼說?”

葉嬌侃侃而談:“突厥軍隊為什麼快,為什麼能閃襲關卡?靠的是騎兵,他們常常迅捷如風、以寡擊眾,打得我軍措手不及。”

李丕凝神道:“依楚王妃的意思……”

“騎兵,”葉嬌道,“大唐各軍,保持三成騎兵。河南道有府兵六萬,騎兵有兩萬餘人。如今調令四萬,可讓兩萬騎兵先行,以解燃眉之急。”

“你怎麼知道是四萬?”李丕吃驚道。

葉嬌到來的前一刻,李丕剛剛收到兵部調令。

這是軍中急遞,絕對比葉嬌的速度快。如此看來,早在調令離開長安前,葉嬌就看過了。

對朝廷的安排如此了解,她還說自己不是代表皇室?

這個女人不簡單,而縱容她來到這裡的大唐朝廷、太子殿下,是在支持她的決定嗎?

“這裡四萬,”葉嬌坦白道,“河北道五萬。河北道是從各州府調兵,速度隻會更慢。”

所以她來到洛州,所以她送上糧草,所以她試圖說服李丕,讓騎兵先行,迎擊突厥。

她的船能讓兵馬早一日渡河,她的糧草可加快兩日速度,而若騎兵先行,可再快七日。

如此,便可早十日到達朔州。

李丕走向屋門口,抬頭看向外麵的日光。日光刺目,像戰場上斬馬的陌刀。

他已許久不上戰場,而作為河南道節度使,他其實應該等一等河北道的軍隊。到時候兩軍合擊突厥,好過他冒險突進、損兵折將。

隻是——

身後的女人正耐心地等待他的決定。

他知道大唐的女人英勇,但是行事乾練、膽略過人的,還是頭一次見。

大唐的男人可從未輸給女人過。

“楚王妃,”李丕沉沉的聲音傳來,讓葉嬌緊張的心差點停止跳動,“你能保證,有糧草嗎?”

“能。”葉嬌道。

“如何保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