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抓大不放小(2 / 2)





劉紅兵跟陳麗麗夫妻倆是在江灣區待了將近十多年的外地人,這十多年來,一直在江灣區沙盤江街道靠近沿江經濟區那邊的街頭靠一個流動的早餐鋪為生。

在走訪中,周揚詳細了解了夫妻倆現在的感觸。

“領導,有句話不知道當不當說,像我們這種做小生意的外地人,在東海市少說沒有幾百萬也有幾十萬。”

“以前江灣這邊做生意其實還是挺順利的,但是近兩年生意是真的越來越難做了。”

在一間不到十幾個平方的民房裡,周揚跟著一群人擠在床邊的一排小板凳上,床上兩個六七歲的孩子大概是見了生人,正趴在陳麗麗懷裡探出半個腦袋盯著周揚他們。

楊依依似乎是早就有所準備,這一次走訪在車後備箱裡準備不少水果和禮盒零食,這會兒正提著兩手東西放在屋子裡,隨即就跟蘇紅一起逗弄那兩個粉雕玉琢似地小姑娘。

而跟劉紅兵坐在一排,周揚側耳聽著這個三十出頭的年輕漢子嘴裡有些無奈的話,心裡也在好奇。

“怎麼說?你能不能說得具體一點,你放心,這次我既然下來走訪,那就是奔著為你們這些外地做生意的人解決問題來的。有些事情雖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是總體上肯定會不斷向好的方麵發展。”

聽到周揚的聲音,劉紅兵估計也是鼓足了勇氣,這才開口說道:“領導,那我就壯著膽子多說幾句了。”

“沒事,你儘管說,即使說錯了我也沒意見,就當作是聊天嘛。”

深吸了口氣。

劉紅兵大概是有些緊張,周揚見狀,立即從口袋裡掏出一包煙,給劉紅兵遞了一根過去,邊上李家偉立即上千給兩人點著。

“做生意確實難啊,這幾年江灣區一方麵各種檢查越來越多,您也知道,我們這種流動攤位,完全按照你們那些當官的要求來做,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這麼多年在我的早餐鋪裡吃飯的有多少人?也沒見過發生一次問題的。”

“就不說我了,我幾個朋友也是做小生意的,擺燒烤攤,做盒飯生意的都有,他們一樣碰到了這個問題。”

“另外,現在成本也越來越高,房租高,各種費用也高,最麻煩的是,現在這些當官的還說什麼我們影響市容市貌,三天兩頭就要來找問題找麻煩。”

“其實我們自己心裡也清楚,雖然他們沒明著趕我們走,但是最終肯定還是要我們這種做小生意的都離開這裡。”

“孩子上學的事情也解決不了,我們外地人哪裡留得下來,十年前東海是什麼樣子,說是外地人建設了這座城市也不為過吧,現在呢?發展了就要我們走,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嘛?”

屋子裡。

聽到劉紅兵有些激動的聲音,周揚心底也是萬分複雜,其實這幾天,他也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自然知道劉紅兵的話並不假。

一時間。

周揚對某些做法自然也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在他看來,一個城市的發展,最根本的因素還是人,沒有人,那就是無米之炊,任你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憑空變出需求,變出勞動力來。

而吸引人的因素是什麼?自然就是發展的潛力,宜居的條件和良好的生存和謀生環境,周揚不敢武斷地說當前的某些政策有問題,但是這種一刀切的做法肯定不對。

幾天後。

結束了為期一個禮拜的調研,周揚徹底將部門日常的事情都交給了兩個副主任,而自己則一門心思地帶領幾個科室的負責人徹徹底底地總結這一輪調查的所得。

最終,在2月即將結束的時候,一份名為“關於發展小市民經濟對推動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的文章,隨即發表在了東海市的黨刊上麵,而文章署名的赫然就是江灣區新任經貿委主任周揚。

在文章中,周揚分析和介紹了江灣區的情況,隨即從社會學的角度論證了一個城市的發展中,小商品經濟和市民經濟的發展對於推動經濟大局的重要作用。

周揚認為,在當前急於尋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形勢下,基礎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僅僅不能抓大放小,甚至要大小一起抓,而不是一刀切,武斷地把這些經濟因素作為城市發展的阻礙徹底清除掉。

一時間,文章刊出後,頓時就引發了一陣熱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