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秘書和家事(1 / 2)





屋子裡的燈光很亮,但是窗戶卻緊閉著不透一絲縫隙。

3月份的京城室外還是冷的讓人很難痛快地擺脫厚重衣服的束縛,不過室內卻是溫暖如春。

周揚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是過了飯點的下午時分了。

回程的路上。

張春來特意讓開車的那個小夥子繞道去找了個地方吃飯。

期間周揚也跟張春來了解了一下最近一個禮拜部門的工作情況。

其實像政研室這種機構,除了日常的工作任務以外,基本上都是領導吩咐下來的專項工作,並沒有那麼多的緊急和特殊情況需要處理,這一點跟基層哪怕是省級機關部門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當然。

相對來說,對領導把控全局和方向的要求也更高一些。

周揚對這個工作自然是比較陌生的,不過經過將近半個多月的熟悉和了解,對自身的職責內容也算是有了一個基本的把握。

而且政研室除了他這位主任把方向以外,張濤、鄭海強以及錢中立這三位副主任都算得上是政研室的老師傅。

所以在分工方麵有這幾位副主任在,周揚也知道出大問題的概率不大。

尤其是副主任張濤,除了在處級和廳級這兩個層次的時候外出掛職過幾年以外,基本上從踏入仕途開始就一直在政研室工作。

論對政研室工作的把握程度,這位張副主任肯定是無人能出其右,這也是周揚上任之後沒有重新調整分工,繼續讓張濤負責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張濤扮演的其實就是這麼一個角色。

辦公室裡。

周揚把自己在蘇東期間這段時間堆積的問題處理了一遍,隨即就把辦公廳的主任劉啟紅和副主任張春來一起叫過來繼續談秘書的事情。

“主任,目前我們一共物色了兩個合適的人選,這是材料,下麵讓春來同誌給您介紹一下。”

相比於副主任張春來。

劉啟紅明顯對周揚的意圖揣測得要更加細致一些。

其實劉啟紅專門去查過周揚在以往不同的任職階段選配的秘書情況,總體上就三個特點。

一個是年輕。

這其實也跟周揚自己的年紀有關係,畢竟不可能選一個秘書,年齡比領導還要大上不少。

這容易給人一種領導壓不住陣腳的印象,屬於大忌諱。

二一個就是學曆普遍偏高,最差的也是本科,其餘的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學曆,而且有好幾位都有高校工作的經曆。

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是周主任對理論功底比較紮實的年輕人印象更好。

最後一個就是踏實。

從周主任前幾任秘書來看,除了理論功底比較好以外,大多數的秘書都是屬於比較務實的類型。

所以綜合這幾點。

這一次劉啟紅選的兩個秘書候選人基本上年齡都在30到40周歲之間,級彆上兩個人一個是正處,一個是副處。

正處級的秘書候選人叫李林,是理論部那邊的一個負責人,年齡是35周歲。

副處級的候選人是叫孫成剛。

沒有實職的副處級崗位職務,隻有一個三級調研員職級待遇。

年齡相對來說大了一點,今年正好是37周歲。

但是孫成剛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在副處以前一直在京大的團委和教師工作部工作,有高校的工作經曆。

果不其然。

辦公室裡。

張春來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兩個人的情況之後,周揚立馬就掃了一下手裡兩個人的材料。

過了好一會兒才把那份李林的材料放下,然後拿著孫成剛的翻了翻朝張春來問道:

“這個孫成剛怎麼樣?”

“我看他的簡曆上寫了他以前在京大先後在團委和教師工作部有過任職經曆。”

“不僅僅如此,還有基層掛職副縣長的經曆。”

實際上正如劉啟紅所想,周揚確實一眼就看中了這個叫孫成剛的候選人。

除了符合自己對年齡學曆的要求以外,孫成剛有一條簡曆很讓周揚看好。

在擔任政研室處級職務期間,此人曾經掛職在西部地區擔任過2年的副縣長。

相對於其他的經曆來說,這個經曆就很接近基層實務了。

周揚雖然沒乾過副縣長這個職務,但是在黃江擔任縣委書記期間,對於這種最接近基層的經驗,可以說是感受良多。

最重要的是,兩年的掛職經曆,孫成剛隨後的評價竟然還是優秀,這就有點不簡單了。

但是問題就在於。

就這麼一個年輕有為,能力也強的乾部,在掛職結束後竟然隻安排做了一個三級的調研員。

不僅僅級彆沒提到正處,而且也沒有相應的崗位職務。

這在周揚看來肯定是有些不正常的。

不過很快,周揚就聽到了張春來的聲音。

“主任,小孫的年齡雖然不大,不過本身的能力確實很出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