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您好,譚教授(2 / 2)





一直到兩人彙報完,周揚才抬頭猛地朝市長於利華問道:“利華同誌,剛剛我在門口問為民同誌的那個問題,你回答一下。”

於利華當即就點了點頭。

“周書記,我個人認為儘管四山關跟甘泉的條件不同,發展各有特色,但是我們甘泉的發展還是要略勝一籌的。”

“當然,這不隻是因為工作的問題,而是先天條件決定了甘泉的發展要超過四山關,也隻能超過四山關。”

實際上。

早在周揚問出那個問題之後,於利華腦子裡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果不其然周書記還是把問題丟到了他這裡。

不過於利華說完之後,周揚僅僅隻是點了點頭,隨即就立馬起身帶人下樓開始走訪基層工作了。

而此刻。

作為周揚的秘書,趙紅軍也是在心底暗暗思索領導的一言一行和透露出來的深意。

等想明白領導這是在考校各地領導乾部的時候,心底也不禁歎了口氣。

周書記能在這個年紀就勝任如此高位,確實是非同一般。

在他看來。

這個蕭書記今天的所作所為,恐怕要平白為為那位於市長做嫁衣了。

一個連自身的崗位職責和所處的立場態度都沒有弄明白的乾部,怎麼可能會繼續在市委書記這個位置上待得下去。

……

整個下午周揚都在甘泉市委領導的陪同下在基層調研工作,主要是考察各地的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方式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不用說,問題自然是一大堆,但是周揚也看得出來,甘泉這個地方,除了發展旅遊產業以外,的確是具備重點工業項目基礎的,尤其是在能源這一塊,不僅僅是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源地,而且在新能源開發方麵可以說是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礦產資源更是豐富。

能源方麵可以說有著完備的能源裝備產業鏈條,而且地廣人稀的地理人口格局,也促使這個地方必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如果能把能源產業和旅遊產業雙向融合打通,在建造現代能源基地的前提下,徹底疏通旅遊產業發展路線,這個地方說不定還真的能成為甘南的經濟重鎮。

“書記,這麼晚了不太合適吧?”

酒店的客房裡。

因為這一次在甘泉調研的時間有足足三天,所以市委市政府也早就選好了落腳的酒店,第一天考察團一行正好在著名的旅遊勝地鳴沙山附近落腳。

因為經度的原因,即使是到了晚上八點鐘,外麵的天色依然很明亮。

酒店裡。

看著周書記一身運動裝,赫然一副要出門的樣子,警衛小五實在是攔不住,隻好把秘書趙紅軍叫了過來。

得知周揚要出去走走,趙紅軍也是死活不肯同意。

“怎麼?我看網上都說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難不成現在我出去走走都不行了?這是什麼道理。”

“這樣吧紅軍,你跟小五一起,再加上兩個人,就當是放鬆了,咱們也來個夜遊鳴沙山,沒問題吧?”

聞言趙紅軍也知道領導心意已決,隻好點了點頭。

隨即就讓小五去叫上了省廳的兩個小同誌,另外把甘泉市委辦的一個主任也叫了過來。

酒店樓底下。

周揚剛剛出門口袋裡的手機就一直嗡嗡地震個不停。

一看來電顯示竟然是譚文山打過來的,周揚立馬就接通了電話。

譚文山卸任之後,交接完工作很快就回京出任了黨校的教職,行政職務算是徹底不再擔任了,不過出任黨校教職也算是發揮餘熱。

所以周揚一開口。

聽到話筒裡他喊了一聲“譚教授。”

譚文山爽朗的聲音也是立馬就透過話筒傳進耳中。

乾淨整潔的街道上,不遠處黃昏落日的餘暉把周揚的影子拉的老長,緊跟著他不到幾米開外是趙紅軍跟警衛小武,另外就是甘泉市委辦的副主任李玉珍。

此刻看著前麵那道步履輕鬆的人影,這位李主任也是不敢有絲毫的分神。

“李主任,不用緊張。”

“領導以前在政研室工作的時候也會在私下外出散步,你就當是陪領導走一走了。”

聽到趙紅軍的聲音,李玉珍笑著點了點頭,但是心底又哪裡敢完全鬆懈下來。

“超然那邊,你認為他是繼續留在政研室合適還是下放比較好?”

而此刻。

聽到譚文山在話筒裡問的問題,周揚也是陷入了沉思中。

譚超然去哪裡。

這個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

作為譚家即將留在政壇的獨苗苗,譚文山問自己這個問題,既是對自己的一種看重和信任,未必就沒有譚文遠的授意。

而那位譚大人想聽的答案,恐怕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量啊。

(今天跑了一天醫院,結果是腰間盤突出+腎結石,真是苦逼,明天還得跑一趟,更的晚,抱歉了!先來個3000字求發個電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