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倒戈(1 / 1)





“那可是出息了,”蕭夫人笑著恭維,“我聽說他得了皇上的賞識,要編去禦林軍?”

“是啊,那孩子有好造化。”那夫人笑得合不攏嘴,能編進禦林軍可是好差事,說出去也體麵。

其餘的夫人聞言便笑著恭維,氣氛一時間好了起來。

顧輕歌這才鬆了一口氣,走到傅雲身邊坐下,小口的喝著茶,問道:“我方才是不是說多了?”

傅雲笑起來,看來這丫頭終於開竅了。

她道:“比以前有進步。”

顧輕歌卻覺得不滿意:“咱們顧家越來越出風頭了,可不能在我這裡出岔子。不然,我也學學安多郡主,閉上嘴不說話吧?言多必失,不說就不會有問題了。”

“屬下覺得,輕歌小姐您不說話,比讓您讀書還難。”青裳毫不留情的戳破她。

顧輕歌惱羞成怒,作勢就要打她:“你這丫頭,膽子肥了,連我都敢嘲笑了?是不是沒有挨過打?”

青裳笑得得意:“確實是沒有輸過,因為在輸之前,屬下會將對手放倒,輕歌小姐想嘗試一下嗎?您是喜歡什麼方式倒地?中迷藥?銀針刺穴?屬下最近新研究的癢癢藥還未找人試過,要不您試試那個?”

顧輕歌嚇的立刻躲在了傅雲的身後,她可不敢招惹這個活閻王了。

青裳見狀有些懊惱,還想遊說她試一下,卻見傅婉扶著鄭貴妃走了進來。

她一看傅婉的臉色,暗道不妙。

眾人起身同鄭貴妃見禮,坐好之後,青裳小聲對傅雲和顧輕歌道:“兩位小姐當心,傅婉這胎怕是沒幾日了。”

傅雲點頭,麵不改色,看來,她是賭對了。

鄭貴妃的臉色不好看,她從靜安寺回來之後,便被皇上禁足在紫菱殿裡,近日鄭國公求情才放了出來。

她穿金戴銀,臉上塗著厚重的脂粉,掩飾住憔悴的內心,但是一雙疲憊的眼神泄露了她的狀況。

眾人佯裝不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動作。

傅婉笑盈盈的看著傅雲,開口道:“母親和舅母們去了鄉下,不知妹妹何時動身,也好捎帶著姐姐。”

傅雲笑得滴水不漏:“姐姐如今是大日子,不好舟車勞頓,明年也是一樣的。”

“妹妹回府的第一次祭拜,姐姐想陪著你。”傅婉道。

傅雲點頭:“姐姐的好意妹妹心領了,此時事關皇家,還是交由皇上和貴妃娘娘商議後定奪吧。”

鄭貴妃討厭傅雲,自然不會給她好臉色:“雲小姐這是何意?你前日在眾目睽睽之下指責婉兒不去孝順顧老將軍,今日婉兒想去給外祖母儘儘孝道,你便要更加阻攔,可是想讓世人都指責她?你好狠的心腸!”

傅雲麵不改色,回道:“貴妃娘娘恕罪,姐姐想去給外祖母儘儘孝道,私下裡說便好。如今在這種場合提出來,便是想請示皇上和您的意思,畢竟她……是以雲兒才順著姐姐的話提出建議。”

“哦?倒是本宮的不是了。”鄭貴妃冷笑一聲。

傅雲道:“倒也不是,是姐姐近日心神不寧,擔憂的事情多了罷了。”

傅婉捏緊袖子,恨不得跳起來掐死她。 這個女人,處處壞自己的好事!

大長公主進來,感覺到大殿上一股濃重的氣氛,皺了皺眉頭,問:“怎麼了這是?大俞國的大日子,你們怎麼都不高興?”

這頂帽子扣下來,眾人可接不住,紛紛起身請安告罪。

“行了,起來吧,”大長公主在上位坐下,這才說道,“這場麵可莫讓皇上看著,他怕是要不高興了。”

“是本宮的不是。”鄭貴妃低眉順眼的說道,“若是方才本宮不接雲小姐的話,她便不會咄咄逼人,導致這氣氛凝重起來。”

一句話,倒是將責任全都推到傅雲的身上了。

大長公主嗯了一聲,道:“你也是長輩,就莫要同小輩一般見識了。”

鄭貴妃一噎,沒想到大長公主將責任又給她推回來了!

不給她自圓其說的機會,大長公主說道:“赫兒未立正妃,先納了側妃,這不和規矩,這些日子你可想好了這正妃的人選?”

“尚未。”鄭貴妃被她氣的頭疼,語氣也不太好了。

大長公主看了她一眼,神情有些不悅:“你這是如何做母妃的,怎麼如此不知輕重?側妃懷著身子進府,豈不是打了正妃的臉?我同皇上商議了幾個人選,你瞧著哪個好便選哪個,等下在宴會上皇上會宣布,到時也側妃一塊入府。”

傅婉的手一緊,胸中恨意滔天。

若是她與正妃一同入府,那洞房之時,三皇子必定得去正妃的院子,而她便是被冷落嘲笑的那個,到時候她顏麵掃地,誰還看的起她?

不行,她一定不能讓這種事發生!

大長公主將小相交給下人,讓她把東西遞給鄭貴妃。

鄭貴妃心裡存著氣,想到大長公主向來喜愛太子多一些,這婚事定然是不太好的。看了一下,沒想到還真有幾個合她心意的。

這京中尊貴的女子,便是全在這裡了。

“這位是?”

鄭貴妃將一位從未見過的女子遞過去問大長公主。

傅雲心思一動,便聽大長公主說道:“這是太後娘娘的侄孫女,家中行九,乳名九兒。她長在南疆,不曾進過京,不過,聽聞今日她會來,你且先瞧瞧吧。”

果然如上一世一般無二,幸九兒便是上一世三皇子的正妃,不過是她在外見過三皇子一麵,一見鐘情,自己追來的。如今,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個光景。

鄭貴妃聽了這話便動了心思。

太後娘娘的母家本是外族,因著太後和親來了大俞,不知為何,當時的國君便率部族做了大俞的附屬國,後來便直接編成了大俞的一個管轄區。

雖說是歸順了大俞,但是先帝為了尊重太後,便允許他們還是按照以往的生活自治,可以擁兵自重。有了他們,大俞的南大門這才一直無恙,可以與顧家軍相抗衡了。

若是赫兒得了他們的擁護,那乾掉太子,便沒有那麼難了。看在南疆的麵子上,朝中那些中立之人,便可倒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