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暗門(1 / 2)





曾經的建業書院是學者正倫創建的藏書閣,常年有諸多升州子弟在書院求學。書院內的夫子,時常更迭。叫升州一些貴胄不解的,便是那年輕的知名學者——書院院長正倫,非但不授業傳教,還總雲遊四方。

可望眼升州之內,再也沒有如建業一般新穎獨特的學府,真是叫人頭疼。如非不得已,一些不舍家中子弟求學在外的人家,也隻能就近選擇了建業。

書院內典藏了曠古至今諸多珍貴文書,這吸引著天下文人的親睞。還有就是建業內有條古怪的規矩,更是讓許多學者躍躍欲試。因此,每年書院拒之門外的求讀者,無論貴賤身份,都能以百人數為量。

院長定下的規矩,就是能在建業內博覽群書者,隻能為院長認為的學識淵博之人。博學者可進入書院鑒閱書籍,不收錢財絹帛,但須得在鑒閱期間於建業書院授課百日。此人可以無為,甚至可以名不見經傳,但一定要有自己對學術上的獨到見解。

建業雖然才建立八九年,可自建業而出的子弟,誰人不是受教於奇人異士,自建業學成的子弟,更是大多都名聲在外。如此書院的主人,在江湖上的名頭自然不容小覷。

外界隻傳聞正倫幼時重疾難愈,初長成時又查得不宜有後,故收養了三個徒弟,為的便是防老送終。

升州風雲一時的院長正倫,因為這一難言之隱,竟成就升州某段時間的飯後茶餘談資。

誰都為這天資少年感到惋惜,都認為是天妒英才,不然以正倫之才,將來何以不能作出一番作為。

其實,在建業書院一時風光無兩的背後,暗門的悄然壯大,才是正倫精心打造的作為。

當年唐昭宗暗中扶持他創立暗門,為的便是防削藩不成,反招其害的秘密部署。隻是可惜,暗門還未真正發揮作用,唐朝便如牆倒之勢隕落。

隨之暗門謀士,被指派前往各番邦蟄伏,因內部出現背叛者,原有八十七人的暗門謀士中,八十二人被殘忍誅殺。暗門從此元氣大傷,正倫也不得不輾轉將僅剩的勢力,隱藏進吳揚之地。

那個暗門的叛徒,一直是他心頭的毒刺,不拔出便會爛在肉裡。可無論他怎麼查,那個叛徒總是能在水落石出前夕,又影遁在雜亂的線索裡。

好在僅剩的暗門謀士們皆隱藏的極好,其中衛淵寒澤因及早被他抹去暗門檔案,如今數年不曾有所動作,就連暴露身份都無可能,這也是他唯一欣慰之事。

對那叛徒的這種迷茫叫他懼怕,因為甘州之亂,他身上的蠱毒來的甚是蹊蹺。若非種種蛛絲馬跡表明,那個叛徒意圖並非破壞他的複國計劃,他早便選擇玉石俱焚,以全忠國之心。

當年木悉君被他猜忌為叛徒,故意放出郢王府尚有暗門謀士急需營救的假消息,居然因此枉送了木悉君性命。這是他最不能原諒自己的一次魯莽行事。

想到與木悉君當年亭中亦曾把酒暢言,他們的豪言壯誌,鴻鵠報複,不正是他今後時常念及之感慨。他雖悔矣,可心中還是有些舒暢。

隻是他不懂,自己對木悉君的這番作為,原隻為木悉君求偶絮妍的那封手書。

暗門雖元氣大傷,可一人能抵千軍萬馬的威力,還真是不容忽視。

為保存最後五名謀士安危,正倫開始切斷他們之間的關聯,謀士們互相不再知曉各自的消息,隻能以各種不同的身份靜待主人正倫的指示。

不同於疆場的廝殺,謀士們所處之地的廝殺,會是更加刺激的較量。

生死往往隻在權術之間,若是破軍能有猛將,那破國必是謀士……

正倫深知,苦夙癡戀絮妍,他心中即是生恨,也有些欣慰。因為隻有對絮妍有如此深情的人,才會義無反顧的為她涉險。

他自絮妍經鄂駝山之恥後,亦曾難受的食不下咽,隻是知道此事者甚少。看苦夙的密函,他也懊惱悔恨,以為是自己一手造成絮妍之恥,可當他查出暗中真正黑手是梁帝朱全忠時,他心底的罪惡感不減反增。

他明知梁賊好色,還偏就將絮妍送到梁賊身邊,明知是火坑,他還是親手將她推下去。

每當他思及絮妍巧笑嫣然的模樣,心裡總是一陣空洞發虛。他不止一次想收手作罷,接絮妍回來,或是拋開一切帶著她歸隱。可老師的孜孜教誨猶在眼前,他肩負不止複國之責,還有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世道。

他常言他們都是生不逢時的苦難兒,若有幸生在盛世,他們隻需為兒女情長紙醉金迷而苦惱,那該有多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