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使臣(1 / 2)





李嗣源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汜水關常年阻隔梁人北上,已成為晉人的習慣。

也是因為這個可怕的習慣,讓周德威完全忽略了西邊的突厥人。如今,汜水關失守,主帥失蹤,吟龍軍幾乎全軍覆沒。

李嗣源遠在並州城,遠水解不了近渴,一想到周德威失蹤,他急得茶飯不思。

汜水關竟被西邊的突厥人搶去,這太讓他意外了。

不知突厥人為何選擇此時來範,就憑當年老晉王威懾西北的鴉兒軍,整個西北各部誰人不聞風喪膽,試問有誰敢造次?汜水關屬河東要塞,盤踞西北的突厥,為何要來插一腳?這難道不是多此一舉?

還是說,突厥各部背後有什麼人在撐腰?

李嗣源恍然大悟,原來汜水關斷糧的陰謀,不僅隻要他的命!

被自己這個猜想嚇一跳,他簡直不敢相信,一環接一環的暗算,竟是想用整個吟龍軍來給他陪葬啊!

看來,李存勖的動作似乎比他預料的要快很多。

朝中已經有人在謠傳,周德威失蹤判敵的消息。他來不及一一辯解,隻能儘可能不讓謠傳影響了諸侯大會的人心。

相信德威兄吉人自有天相,此時音訊全無,一定是在找尋著機會回來。

他也不是沒有想過,派人去汜水關附近找找,可是,一看身邊可用之人,才發現他早已捉襟見肘。從厚心思簡單,若去尋人,難免招人設計不懂躲避。義子從珂雖機敏,可畢竟年少,在軍中亦是無威儀可言。再看女婿石敬瑭,他雖合適,可近來翁婿間隔閡叢生,叫他也開不了這口啊!

彆人看來,他坐擁朱赤,飛虎兩支大軍,是晉陽炙手可熱的督帥大人。

可誰能真正體會他如坐針氈的為難?

朱赤軍自然不用說,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親兵。可飛虎軍,當年可是十三弟李存孝的兵啊!叱吒戰場多年,飛虎軍曾是中原大地傳說一般的存在。可十三弟一死,飛虎軍在他的帶領下,竟再難恢複往昔神威。

這怎能不讓人垢語他本人?

存孝在時,飛虎軍能令敵軍聞風喪膽,可自從轉到他手裡,平平無奇的戰績,換做誰都會自責。更況還是他,一個會將名節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的人。

他想待諸侯大會結束時,若周德威還未出現,他肯定親自去汜水關將那些突厥人趕出河東。隻是,眼下的大會,確實關乎伐梁大計,他作為河東晉陽的督帥,不能擅離值守。

入城的馬車正排在城門前排查。

正倫見車半響未動,忍不住掀開轎簾,朝城門口望去。

巍峨的老城門,像是經曆了數年的風雨,石頭契成的牆體,早已染上滄桑的痕跡。

自打徐知勉告訴他,晉王李存勖自稱先帝遺孤,他的心,就開始對晉陽充滿好奇。他這些年一直遊走六十四藩國,深知還對大唐守忠的藩王已經為數不多。若還想遵循哀帝的遺願,他真的很難用玉璽和文龍玨一呼百應。

假如李存勖真的有匡複之心,即便他不是先帝遺孤又有什麼關係,隻要李存勖有決心,他甚至肯將玉璽同千鈞令一起奉上。

近來也不知是什麼緣故,並州城內外皆是排查的官兵。

這種仗勢,恐要堪比國典。

徐知勉趾高氣昂的想要插隊,結果被河東的官兵好一頓驅趕。氣得他退回車前,將帽子佩刀一摔,大罵晉軍是‘狗眼看人低!’

正倫不想在城門外過多惹人注意,喚了徐知勉上車裡來休息,自己下去同那排查的官兵說說情。

知情達趣的正倫,將自己懷中的密函遞出,那守城的門將細看之後,確實差人讓開了道。

徐知勉見之,在車窗旁一直問他到底塞了多少銀子,讓那個黑臉的看門狗肯讓他們先行。

正倫被他問的嫌吵,隻說,“分文未給!”

入城之後,他們在外城走了兩條街,浩浩蕩蕩一行人,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就在準備進入內城的時候,如正倫所料,的確有人來相迎。隻是來相迎的人中,他意想不到的是,此中竟還有李嗣源的人。

與那些內城前相迎的人寒暄著入了城,正倫沒有應承任何人的邀約,而是在眾目睽睽下,徑直尋去了石敬瑭的將軍府。

李從珂眼看著淮南節度使的人,就這樣越過督帥府大門,朝著臨街的將軍府而去,心裡不免生了妒火。

石府外雖沒有彆的高牆大院恢宏,卻因簡單的裝飾,顯得格外雅致彆趣。

“師父?”石敬瑭的聲音有些喘,想必是聽說他不請自來,一路跑著來門口迎接的。

“敬瑭!”正倫入眼的少年已經黝黑了不少,也長高了許多。幾年未見,難免笑容裡夾雜了幾分氤氳。

“真的是你,師父!”石敬瑭上前來,猛然跪於正倫腳邊,膝蓋撞擊石板的聲音,讓正倫又忍不住心中心疼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