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正倫的秘密(1 / 2)





監視朝臣本是螻蛄的事,可他後來仔細複盤,才粗略想通一些事情。

螻蛄內之前傳出有細作,呈上來的奏報裡已然明說,說是那暗線自大梁來,已在訓兒的督查下,將之繩之以法。可這件事發生前後,螻蛄內都隱約透露著一絲古怪。

他複盤多次後,發現徐家血親子弟們先後死於非命,而這些在善於刺探情報的螻蛄裡,竟絲毫覺察不出被刺殺的征兆。

如今看來,螻蛄已經不再萬無一失。

不知會不會是他多想,每次見正倫時,總有一股言說不清的陰鬱。

先不論螻蛄是否還能不能重回他的手裡,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將他唯一的義子替換下來。

換下正倫,可不是他舍不得這個義子的安危。而是知訓知勉的死,螻蛄內的所有人都有嫌疑。

讓王竹去螻蛄,明麵上是填補當初那個內線的空,可實際上,他如此安排的用意,再明顯不過。等王竹跟著正倫學會使用螻蛄的真正核心,就是時候將正倫從螻蛄剝離。然後讓毫無根基的王竹替代正倫,取而代之便是他再將螻蛄拿回來的下一步。

隻是徐溫不知道的是,他設下如此過河拆橋的損招,就已經走入了正倫環環相扣的局。

兩日後,王竹換了一身綠色官袍,揣著南宮內發出的通文,大搖大擺的走入了螻蛄高門。

正倫以螻蛄正使的身份,認命王竹為他的副使,還刻意將螻蛄內事宜傾囊相授。

金陵王氏的入駐日期,已經迫在眉睫。

徐溫欲將後宮的楊隆演推上世子位,不管有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他都要在世子楊溥回歸之前儘快著手。

老丞相一派正在借由金陵王氏的外來財力,逐漸收攏他們在朝堂上的勢力。

如今也正是時候,讓這幾年大將軍堅若磐石的掌控,開始步入逐漸被擊碎的過程了……

螻蛄內的交接,進行的有條不紊。

正倫被王竹取代的結果,也是他預料中的事。隻是沒想到,徐溫都還不敢撕破的顏麵,竟讓這個表麵上不知天高地厚的王竹,給親手撕了個粉碎。

這天,王竹拿著從大將軍處搬出的革職文書,在螻蛄內向所有成員昭示。

其中有人曾因正倫提拔,被選入螻蛄,所以帶頭懷疑這份文書的真假。那人與之相同尊正倫為正使的螻蛄成員,隻是多說了幾句‘要親自去問大將軍’,就被王竹帶來的侍衛,當場誅殺。

這是正倫沒有料到的,迄今為止,他隻答應金陵王氏,幫王竹滲透進徐溫的核心,卻沒有說過要替王竹掃清麵前的障礙。

仔細回想起來,這也許就是金陵王氏對他這個盟友,最不放心的地方吧!

當然,也是經過這件事,正倫才能恰如其分的劃分清楚,什麼是適可而止的友好。

大將軍本就對他生忌,他能保全自己退出螻蛄本就不易。既然是大將軍和老丞相之間的較量,那他怎麼能讓自己再次攪入旋渦呢!

在這個當口離開淮南政局,恐怕是許多人都認為的‘愚蠢’。可正倫自有他的打算,也許適當的置身事外,也是他重新再入淮南朝廷的起因。

趁此機會,正倫還真就打算著,要帶著小徒弟茯茶回一趟升州老家……

當今天下以梁晉之爭而形成了四分五裂的景象,大唐國的榮輝已然在這些狼子野心的藩王之中,不再那麼引人入勝。正倫知曉這樣下去的後果,可他卻隻能眼睜睜看著,無能為力去阻止。

起初他因私仇想報複梁人朱溫,又不想讓人看出他的私欲,所以借著維護唐主的名義,差使所有忠心效力的唐朝義士。這其中更是不計後果的,將力量投放去朱溫的身邊。

他的私心,一直都維護的很好。誰也察覺不出,他背後的秘密。

隻是,當留守皇陵的天囚族人,看透他潛藏多年的秘密後,他內心一直冰冷的那塊堅持,終於開始有些鬆動。

本不該放任千冥去皇陵救她的,可回想起茯茶曾在他身邊長大的點滴,他的堅持還是土崩瓦解了。當年利用絮妍使朱溫與朱友文決裂,以為梁賊的政權會以此動搖,卻沒想到,他賭錯了朱溫立儲的對象。緊接著,他又朝最有可能的朱友珪出手,最終甚至還想過搭上茯茶。可又一次猜錯了人心!

為了能催使梁人走向毀滅,他真的付出太多了。

河東原為大唐的藩國,豈料老晉王去世,新的河東節度使,居然妄想打著大唐的旗號吞並天下。簡直可笑之極!早些年,暗門就已經盯上了河東的亂局,他能如此確定的讓玄忌去滲入,其實是他的老師,在三十多年前就替河東設下了棋局。

老師原定的是他來走這步棋,做老師大局中最關鍵的棋子。可當靈山巫仙告訴他,做這枚棋子的結局後,他開始猶豫不決。

世上的人,但凡懂得成功的基本條件,就不會視死如歸。

這也是他和玄忌決裂時,告訴玄忌的最後一個道理。‘隻有活下去,才能解決一切困難。’

正倫違背了老師的選擇,他沒有將自己投身並州城,而是選中了一個亂世中不能自拔的孩子。將他所有可能遭遇的結局,都放在了這個孩子身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