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脫胎玉(1 / 2)





楊朝明這一句話裡信息量可不少。

齊鳴覺得,這漢八刀應該指的是工藝,玉蟬好理解,指的是這器型。但這脫胎玉又是什麼?之前為了研究寶氣,他看了不少珠寶相關資料。

而在介紹時,特意把這脫胎玉放到最後,說明重要性還在前兩者之上,但他為什麼一點印象都沒有?

他沒著急問,而是看著師傅在把玉蟬再次放到他麵前,指著蟬身解釋道。

“這漢八刀是最古老的玉器雕刻手法,也是北派玉雕的代表手法。叫漢八刀,並不是隻有八刀,八是虛數,表示用寥寥幾刀,即可給作品注入了飽滿的生命力。這種技法的刀工粗獷洗練,尤其契合漢代玉器雄渾博大,自然豪放的藝術風格。”

“就拿這玉蟬來說。寥寥幾刀,就刻畫出了這麼一隻,扁腹,長翅,翅上無翼紋。小頭,雙目凸出於頭兩側的玉蟬形象。”

“齊鳴,看仔細了,這種玉蟬也是,標準的漢玉蟬形象。現在說到玉蟬,是個人就蹦一句口含蟬,其實不對。”

“玉蟬,分琀蟬、佩蟬、冠蟬三種。區分三者,也很簡單。”楊朝明指向了蟬的頭部“就看看蟬的頭部或兩側有沒有穿孔,如果有就是佩蟬或者冠蟬,反之就是琀蟬,咱們這件就是琀蟬!”

“在古代,玉蟬是生以為佩,死以為含。佩戴玉蟬,是因為蟬同纏,寓意腰纏萬貫,以及期望自己如蟬一樣,哪怕數年蟄伏,有朝一日也能一鳴驚人。”

“而含蟬,其實也有兩層意思,一種是因為,蟬從地下鑽出,最後破蛹化蟬,這種蛻變的過程象征了重生,所以口含蟬,是希望亡人能 “蟬蛻”複生,靈魂延續。所以你看它的形象是收斂著翅膀的。”

“另一種原因,在清朝徐珂寫的《清稗類鈔》上有過記載,古人下葬時,會將水銀灌入屍體,達到防腐的目的。口含蟬,是為了堵住口腔,防止水銀外溢。”

前麵聽著挺靠譜,但這個,齊鳴有點不敢苟同,忍不住出聲反駁“師傅,這有點扯,人身上也不止口腔一個洞,怎麼不見他們把眼耳口鼻都用蟬封上的。”

楊朝明白了齊鳴一眼“誰說他們沒封的!玉塞九竅聽說過沒?”

齊鳴搖搖頭,這是真沒聽過,但從字麵意思也能理解。而理解瞬間,他抽了抽嘴,感覺自己腚眼緊了緊,古代人玩的是真的花。

楊朝明看他那表情,就知道這小子沒想什麼好的,趕緊解釋。

“玉塞九竅,又稱九竅塞,最早發現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隻有耳、鼻塞。完整的九竅還是出現在西漢。西漢是曆史上最注重喪葬的一個朝代,那時候的九竅塞是真的包含了眼、耳、鼻、口、肛、陰九處。”

“你彆這副嫌棄的表情。”楊朝明訓斥了句,嚴肅道“九竅塞代表了一種用玉的最高等級,非王侯不得用,哪怕是王侯墓,九竅塞出土的都極少。”

道理齊鳴都懂,但用玉塞那些個地方,他實在接受不了,甚至光想想就惡心,於是趕緊轉移話題,問道“師傅,那脫胎玉又是什麼,為什麼我從沒聽過?”

楊朝明把玉蟬托在手心,凝視著,喃喃道“這就是我跟老唐,討論了半天的事情。我倆也拿不準,這是不是脫胎玉,要不要收。”

“你倆都拿不準?還有收?這東西不是咱們店裡的?”

林軒幫著解釋了句“是店裡一個老客戶送來的,放咱這,算是活拿。”

齊鳴哦了一聲,表示了解,但一旁的阿依慕不懂,拉了拉他的袖子,瞪了他一眼,示意他解釋。

齊鳴便替這位圈外人解釋了下。

所謂活拿,其實就是賣家把東西放買家這,二者間定下時間和價錢。到期後要麼按照約定好的價錢成交,要麼把東西還回去。

能活拿,說明林軒嘴裡的這位客人非常信任博古齋。

“鑒定脫胎玉,難度很大。”唐師傅接過了話茬,笑著看向齊鳴“小齊,你覺得這玉蟬市場價多少?”

齊鳴自己就有玉礦,基本的行情還是知道的“這種級彆的羊脂白玉,少說30多萬,如果這又是漢代的琀蟬,那還得翻個5翻,150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