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西洋人物觀音瓶(1 / 2)





空乘小姐姐打的什麼主意,齊鳴是真沒察覺,就算知道,那也是有心無力。

他這一覺足足睡了2個小時左右,時間不長,睡眠質量卻是極好,當他伸著懶腰坐起身子時,身體裡那根懶筋像是被抽走了一樣,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為了讓他睡的舒服,周圍窗子都被空乘小姐姐貼心的拉上了窗簾,所以此刻狹小的房間一片昏暗。

齊鳴左手揉著惺忪的睡眼,右手順勢摸向了一旁床頭櫃上的台燈,準備開燈穿衣起床。

“咦?”

手指摸索間,無意中碰到了台燈的主體,那種熟悉的涼涼的感覺,順著指間,傳進了身體,讓他一個激靈,瞬間又清醒了幾分?

齊鳴這次撇過頭,看了看,隻不過昏暗的環境乾擾了視覺,看的不真切。這下子他也不矯情的去拉什麼台燈了。

朝裡側探出身子,直接一把拉開了那些窗簾,房間裡瞬間亮堂起來。

緊接著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涼意的來源,那盞台燈。也是此刻他才注意到,這台燈的主體原來是用花瓶改的。

在歐洲這種情況很普遍,尤其是30年代到50年代之間,他們會將支架放進花瓶底部,然後在底部穿孔拉線,最後再放上燈罩。

一個古董台燈就這麼製作而成了。當時不少從華夏被搶去的古董瓷器就是這麼毀在了那群外國佬的手上。

對瓷器,齊鳴自認為已經是個中好手,所以也不再單純依賴望氣,而是把望氣當成了一種驗證手段。

這一次,他也是這種打算,隻是當他湊近時,一股子檀香居然從那張床頭櫃上傳了出來。好家夥,看這櫃子木材的油性紋路,這居然整張都是用小葉紫檀做的。

時下小葉紫檀根據品質,售價基本在80到150萬一噸,眼前這張櫃子的體量還有質地,少說也要30多萬。

其實上飛機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剛剛他們坐的地方,那些座椅和桌板也是老紅木製作。但他隻當是私人飛機,用紅木座椅,能體現的高檔些。

但拿幾十萬的小葉紫檀做櫃子,顯然不止是高檔這麼簡單了,更何況,還有眼前這用觀音瓶改的台燈。

這台燈,不對,是這瓶子的價值,估計把這架飛機塞滿小葉紫檀都沒問題。

眼前這東西的器形,通俗叫觀音瓶。特點是,口沿寬且外撇,頸部較短,肩部豐滿,肩下弧線往內收,到了脛部以下再朝外撇,圈足淺,瓶體纖長,線條流暢。

這種器形主要流行於康熙到乾隆時期。那時候口小腹大的,被叫做觀音瓶,而麵前這個口大,腹也大的,則會被稱作觀音尊。

以前人講究,會這麼分,但現在很少有人還會分這麼清,一般都稱呼前者。

器形不算稀有,難得的是這畫片。和齊鳴見過的大多數古瓷不同,這上頭畫的主體,是個西洋小女孩,眉目發型,發色,以及穿衣風格,都是西洋風格,用的也是油畫的畫法。

但背後的桃樹和桃子用的卻是華夏傳統的皴畫法。瓶子頸部,底部的紋路又都是華夏傳統的纏枝紋,瓔珞紋。

這種瓷器是乾隆時的一大特色,和之前他見過的滿大人瓷器一樣,都是一種對異域文化的向往。

彆看這東西醜,並不符合國人對瓷器的傳統審美,但這東西價格是真的貴!一來,是因為這種西洋人物瓷是當時廣東那塊專供乾隆的,及其稀有,目前也就故宮保存了幾件。

其二就是這琺琅彩了,近些年琺琅彩瓷器,尤其是清三代琺琅彩瓷器價格。

前幾年,一個有乾隆提詩的琺琅彩小碗,拍賣價都到了5千多萬,而眼前這器形還有畫片,價格怕是還要翻一番。

光從外表看,從畫法到琺琅工藝都沒問題,是個大開門的東西。接下來就該看底了。

齊鳴習慣性的身手抓向瓶口,打算拿起來看看。

但手上稍稍使勁兒,卻沒提動,湊近了才看到瓶子底座被一圈黃銅固定了,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取下的辦法。

齊鳴也隻能用望氣,進一步檢驗。一看之下,年代確實是乾隆的。乾隆琺琅彩還是西洋人物紋,這價格就厲害了。

哪怕是他都有點激動了。隻不過這瓶子的價值到底幾何,還得看有沒有破損。

正好房間沒人,齊鳴查看起來也方便。

他先是拔掉了台燈的插頭,隨後雙手扶住燈罩,小心的卸下。用手電筒順著支架的縫隙朝下一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