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半張(1 / 2)





齊鳴對這對師徒的 觀感不錯,所以也沒有隱瞞的想法。因此在脫口而出<唐人寫經>這幾字的時候,聲音不小,善慧和鄭傑都聽了個清楚。

“齊哥,什麼叫唐人寫經?”

鄭傑現在叫起<齊哥>兩字,是越來越熟練了。而且他雖然對佛法不怎麼感冒,但是卻對這新接觸的名詞很是好奇。

齊鳴一邊欣賞紙上的字體,一邊問道:“你算是半個和尚,佛教聖地莫高窟肯定知道吧~”

鄭傑理所當然的點點頭。

“1900年那會兒,有個叫王圓籙的道士,在莫高窟發現了藏經洞,洞裡存放著大量經書。這批經書的年代最早的能追溯到東晉,最近的也能到北宋。

因為裡頭最多的是隋唐時期的經書,所以被它們被統一稱作<唐人寫經>,這種抄經書的字體,也被稱作<寫經體>。”

齊鳴細細觀看,上學那會兒,講到莫高窟那段,老師曾經放過一些圖片資料。因為一些曆史原因,莫高窟經卷大多數都在英國法國,其次在日本。

當時有個性格外向跳脫的男同學間還曾笑談,有朝一日要血洗了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把它們都搶回來。

齊鳴也沒想到,有一天會有一份真正的唐人寫經,擺到自己麵前。

“齊哥,那這不是要1千多年了?這什麼紙,能這麼多年都不壞。”

鄭傑繼續追問,他這問題一出,就連善慧都是支著耳朵,想明白個所以然。

“我老師說紙是唐代的黃麻紙,至於保存長久,主要是跟莫高窟當地的氣候環境有關。可惜了,福建潮濕多雨,你看這兒,還有這兒。”

齊鳴指了幾處地方,有著明顯的水漬。

善慧順著他指的位置看去,遺憾的歎了口氣,雙掌並起,念了句<阿彌陀佛>隨後就不停念叨著罪過,罪過。

這位老人一口一個假和尚的稱呼自己,但齊鳴卻覺得老人是真的心誠。這一聲聲罪過,應該是懺悔自己保存不善。

“可不是嘛~”鄭傑也是一指小龍拿著那一端:“不隻是有水漬,看內容這應該就是半卷,也不知道後半卷去哪兒了?一千多年的老東西,隻剩半張,可惜了。”

“嗯,確實挺可惜的。”齊鳴應和一聲。

但就是這半張,卻是更能證明這經卷的真實性了。

現在說起莫高窟,誰都要說王圓籙愚昧無知,把藏經洞裡的寶貝賣給了外國人。

但這說法,其實對這位老道士很不公平,要說真正破壞了莫高窟的元凶,其實是咱們自己人。

當初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後,第一時間就上報了當地的清政府官員,希望官方接手保護。但那些當官的壓根沒當回事兒,理都沒理。

當地百姓也都覺得就是些破紙,單純把這事兒當是個談資,沒人在乎。

自己人不在乎,卻有人在乎,英國的探險家跟鯊魚一樣,聞著味兒過來了,隻花了一筆銀子,就拉走了數十箱。

英國人走後,法國人來了又拉走一批,法國人走後,日本人來了,然後是俄羅斯人。

其他的人都是悶聲發大財,得了寶貝不聲不響的運回了國。

但法國人得到這批經卷後,沒有第一時間拉回國,而是拉到北京,舉辦了次展覽。這下子世界震驚,清政府這才意識到這批東西的寶貴,當即讓當地官員把剩下的運回北京。

在幾批外國人相繼花錢購買經卷後,莫高窟附近的鄉紳村民也知道了這些東西不是廢紙,所以命令到達前,就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盜竊現象。

等上頭命令一到,原本剩下的經書,應該能得到妥善保護,但恰恰相反,破壞最嚴重的就是這一時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