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價值千萬的袁大頭(1 / 2)





“其實,想要印證我的猜測也很簡單。除了包銀元用的紙上有萬國儲蓄幾個字外,還有一個辦法。”

齊鳴拿起一枚袁大頭,翻轉到人頭一麵,指著上頭的鑄幣時間道:“萬國儲蓄倒台是1937年,所以他們手上,不可能存在1937年,也就是民國26年以後鑄造的銀錢。

我們隻要看看這銀元的鑄造時間,也能證明我的猜測是不是準確了。”

猜測終歸是猜測,齊鳴也不敢說自己的判斷絕對準確,隻能說,他為這些袁大頭出現在這兒的合理性,做了解釋,而且是在現有證據和他的知識範圍內,最有可能的解釋。

不過,對他來說,東西的來源其實不重要,反正他也不可能再一枚枚塞回去。

而在他說出這辦法後,童欣晴和阿依慕都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那些捆紮還算完整的並沒去碰,而是拿起一枚枚零散的錢幣查看。

接連翻看了十多枚,果然就像齊鳴說的,還真沒找到有民國26年以後的錢幣。

不過,阿依慕也發現了異常,她拿著一枚銀元道:“好像,這兒不止袁大頭。這兒還有光緒元寶。”

齊鳴頭都沒轉,解釋道:“這不奇怪,民國的時候亂的很,彆說光緒元寶了,甚至墨西哥鷹元也還在華夏各地流通。

至於袁大頭的種類那就更多了,因為各地軍閥都有鑄幣權,全身像,半身像,甚至還有自己當主角,把自己印到錢上的。

這兒有1000多枚,又都是萬國儲蓄會從大半個華夏搜羅來的,你看到什麼錢幣,都不稀奇。”

他這話才落下,童欣晴拿起一枚錢幣道:“還真是,我這邊就有個不同的,上頭還寫了人名,張作霖。”

“什麼!”

齊鳴聽後一驚,丟下手上的錢幣,就挪了過去:“讓我看看。”

童欣晴不知道他為什麼反應這麼大,詫異的遞過。

齊鳴入手後迫不及待的拿到近前,正麵是<張作霖戎裝像>,頭像上方有<海陸軍大元帥>幾字,光這正麵就讓他心情更激動了幾分。

背麵中心是旭日圖和嘉禾圖。

旭日圖取自民國的青天白日旗幟,嘉禾圖則是出自漢書《論衡·講瑞》,原話<嘉禾生於禾中,與禾中異穗,謂之嘉禾>。

說白了就是稻穀中,最飽滿豐饒的那一種,在農耕社會,麥穗飽滿,意味著豐收,所以古人就把嘉禾,視作祥瑞之兆,從民國起,嘉禾圖就被廣泛運用到錢幣上,一直沿用至今。

看完圖案,齊鳴最後看了鑄幣時間,看到是民國15年後,他有點失望。但很快就反應過來,是自己太貪了,十五年的已經很好了。

“這錢幣難道很珍貴嗎?”

童欣晴看著齊鳴臉色變來變去,一會兒興奮,一會兒失望,最後又是釋然,表情之豐富,讓她這個演員都有點自歎弗如,錄下來都能作為教材使用了。

“把難道去了。”

齊鳴玩笑道,說著把錢幣遞給童欣晴:“這錢你收好了。這是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的時候,天津鑄幣局發行的一種紀念幣,當時一共做了3種年份的。

分彆是民國15年,民國16年,民國17年。

因為是紀念幣,加上張作霖執政時間短,軍閥各自為政的原因,所以發行量很小。其中民國16年的數量最少,這枚民國15年的其次。以這枚的品相,拿回國上拍的話,拍個1千萬出頭,很正常。”

“這麼多?”

哪怕是童欣晴也被這價錢給嚇到了。一千多萬,對她來說不算什麼,但1千多萬就換手上的一枚銀元,還是衝擊了她的三觀。

“不算多,張作霖陸海軍大元帥壹圓銀幣,最高拍到過2600多萬,算是近代錢幣之最。你手上這枚,也就算個中間價。

不過,欣晴你倒是提醒我了,快找找,沒準裡頭還有更珍貴的。”

齊鳴說完,自己就開始翻找。

“我看,還是算了吧。”

童欣晴這時卻是給他潑了盆冷水。

“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