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生死之辯(1 / 2)





“你剛才這雁邱,”淩月華停頓一下道,“就叫《雁邱詞》吧,詞的下半闕呢?”

用最小的代價撈取最大的成果,陳煦始終堅持這個態度,“你容我想想啊。”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難道這能夠千古傳誦的詞作果真是他剛才七步所成?試問天下才子有誰能如此?不敢說他後無來者,至少是前無古人了。

“橫汾路…”陳煦有些尷尬,橫汾路在汾水一帶,按照現代地理方位,汾水位於山西省中部,從金陵到北京怎麼也走不到山西去吧?

“這是大雁殉情的地方?我一定會去拜訪的。”

陳煦將錯就錯,他繼續道:“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荒煙平林,一派蕭索,更加使人感到大雁殉情的淒烈。

秦夢瑤心中現出這樣一個場景:兩隻死去的大雁躺在寂寞的原野上,遠處枯藤老樹旁荒煙彌漫,不知是誰唱起了招魂的楚歌?淒風冷雨中,依稀有山鬼相和。她抬頭看著陳煦,心中埋怨,這壞人兒,淨賺人家眼淚。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大雁因殉情而死,情感真摯境界彌高,上天也會嫉妒,所以不能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為使大雁的千古流芳,陳煦——他隻是杜撰,實際是元好問老前輩——從獵人手中買下大雁葬在了當年簫鼓聲聲的橫汾路以供重感情的後人前來憑吊。

陳煦無恥的抄襲,他雙目斜視窗外,一副欠扁的樣子。

秦夢瑤、淩月華夫婦慢慢消化詞中含義;淩日瞅著陳煦,他終於明白了他“孤獨求敗”的時候是怎麼一副德行;董孝哥歎為觀止,怪不得他能得夢瑤姑娘青睞,若他有此文采早就抱得美人歸了。

“我要譜成曲子,供後人傳唱。”

“該當如此。”

秦夢瑤、淩月華又一次一拍即合,陳煦看著她倆,突然意識到跑題跑偏了。這讓他想起了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作品《巴爾紮克》,一雙完美的手會吸引人們大部分的注意力,導致整個作品要傳達的精神被忽視,所以他才毫不猶豫的鏟掉那完美的手。陳煦抄襲元老前輩的詞作目的是向秦夢瑤表達愛慕之情,誰知《雁邱詞》的震撼力遠遠超過了表白本身以至於他們都記不起表白這事兒了。

“夢瑤,我要娶你。”陳煦還有半句——不管成與不成,你都得提示一下——沒說,不過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秦夢瑤擦拭臉上的清淚,口中雖然不肯承認,心裡已經投降,就算陳煦霸王硬上弓,她恐怕也隻會象征性的反抗兩下。

燕國的女人當然做不到“網上三十分鐘就可以去開房”,秦夢瑤覺得該給陳煦施加點壓力。

“以你的文采,我相信你能考中狀元,你金榜題名之時,就是洞房花燭之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