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折傘與不鏽鋼(1 / 2)





陳煦重新用炭筆勾勒出雨傘的圖案。

燕國最常見的也最流行的是油紙傘。手工竹條削製的傘骨,塗刷了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傘麵、美輪美奐的畫工,這總能讓人想到那夢幻般的一幕:??饗贛曛校?硇務厚壞慕?仙倥?殖忠槐?胖碌幕ㄖ繳◆留伶麵玫拇酉?骷涮使??侵置欄屑蛑被肴惶斐傘?p>  油紙傘晴雨兼用,同時它也是嫁娶婚俗禮儀上不可或缺的物品。在燕國,新娘出嫁下轎的時候,喜娘會用紅色的油紙傘遮著新娘,“油紙”諧音“有子”,且“?恪弊擲錈嫖甯觥叭恕保?雲諢楹蠖嘧傭喔!i∥幕?畈?17勾??酥粕∽鞣壞男聳3?諮喙??蠼?媳保?蛻∽鞣槐櫚乜?ā13俺?杉??p>  製傘,尤其是做工精美、質量上乘的油紙傘,工序繁複,從選材、鋸竹到裱傘、繪畫乃至最後的上桐油、結頂,前前後後多達八十餘道工序。

淩家、楊家甚至秦家、馮家均沒有涉足製傘業,陳煦想要在這行當裡分一杯羹,即便有足夠的人脈關係,若不能標新立異,他如何爭得過那些百年傳承的老店?陳煦在紙上畫的是一柄三折傘。

三折傘顧名思義就是能折三折,現代人對此並不陌生,因其結構緊促牢固又便於攜帶,基本上人手一把;如果陳煦能鼓搗出折傘,這在燕國絕對是一件稀罕事物。

陳煦對折傘當然也不陌生,隻是對於傘骨的結構卻有些模糊,他邊想邊畫邊思索其可行性。竹製傘骨當然不行,金屬材質可選用的也不外乎那幾種,黃金、白銀固然可選,但絕不能批量生產;銅也不成,折傘一旦風靡,望風而動的商家必然紛紛效仿——現代俗稱盜版——大批銅錢被製成雨傘,朝廷百分百要乾預的;至於鋁材,據說這種金屬是十九世紀德國化學家首先發現,陳煦在燕國反正沒見過做飯的鋁鍋;想來想去隻有鐵製品可用,製作方便且造價低廉,可問題是容易生鏽,骨架那纖細的鐵絲一經腐蝕用不了幾天就會折斷,壽命太短的物件很難吸引百姓的購買*。

在現代社會,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發現據說是如何煉鋼。這種材質就是鐵與數量受一定控製的碳的混合物,容易生產並且異常堅硬;至於不鏽鋼就是加入了鉻與鎳熔煉而成。

當然,知易行難。

世界上沒有天才,陳煦縱使記憶力驚人,他也不可能記住所有的事情。如果沒有筆記本電腦中存儲的海量資料,這一切他想都不敢想。話說這筆記本的主人也的確是牛人一枚,不清楚其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硬盤裡但凡重要的資料全部是英文,陳煦慶幸他精通英文,否則他會鬱悶到吐血。當然,陳煦更慶幸他精通某島國文字,電腦裡存儲的精彩影視畫麵敘事性雖然不強,但弄清楚前因後果在聆聽極具抒*彩的“亞麻蝶”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喂,你在想什麼?”馮澈突然拍了拍陳煦的肩膀,“你的表情很下流的,比我還要下流呢。”

“有嗎?一定是你看錯了。”

陳煦辯駁,楊雲睿竟點頭附和了馮澈的意思。陳煦無語,以他的臉皮也不好意思承認剛才的“性幻想”。

“你畫的是一柄傘?”

楊雲睿打量著陳煦留在白紙上的筆跡問道,馮澈則隨口念出了圖形之後的幾個小字。

“鐵,鋼,不鏽鋼,這鐵我知道,可你這‘鋼’以及‘不鏽鋼’又是怎麼回事?”

陳煦抬起頭,他看著馮澈哂道:“以你的智商,我很難跟你解釋清楚。”

馮澈點頭,繼而大怒,他氣道:“單挑,我要跟你決鬥。”

“屁·股疼,沒興趣。”

馮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