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洞房花燭(一)(1 / 2)





陳鶯兒與秦家議定了兒女的婚期。

六月十一,親迎的前一天,陳鶯兒派人前往秦府搬嫁妝,俗稱“搬行嫁”。

秦錚為官清廉,若非與陳府結親,女兒的嫁妝不外乎房間的家具以及日常用品;肥皂生意日進鬥金,陳煦當然不會虧待嶽父一家。家有餘財,秦錚當然不能委屈了女兒,柳氏在拜匣了放上不少金銀首飾,吃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豐厚的妝奩足夠京城一般殷實人家一輩子衣食無憂。

陳煦托著下巴打量陳設好的新房,最讓他感興趣的是那張婚床——百步床。床有三進,占據了整整半個房間,上有卷篷頂、下有踏步,踏步前有雕花柱架、掛落、倚簷花罩組成的廊廡。廊廡右邊安放二鬥二門的小廚,用以放置花瓶、茶具、燈台等物,右邊則放有馬桶箱,將馬桶等私密之物放在箱子裡;後半部分才是床鋪,有雕花門罩、垂帶、遮枕,床的三麵圍有彩繪的屏風。

桌凳放置其中,人走進去仿佛進入了一個小房間,私密、舒適,更重要的是冬暖夏涼,陳煦終於明白夢瑤為何非要等到洞房花燭之夜才肯獻身,躺在這樣的床上難道不比偷偷摸摸來的刺激?過些日子也要給娘打造一張這樣的床,陳煦默默的想到。

出門之前,陳煦發現床簷下懸著一個像鳥一樣的小雕件。

“這是乾什麼用的?做工挺精細的嘛。”陳煦抓在手裡細細打量,百思不得其解,他不由出聲詢問喜娘。喜娘似笑非笑的把他轟了出來。

六月十二,迎親當天,柳氏的娘家嫂嫂給新娘子開麵。所謂開麵,就是用兩根絲線把新娘子額頭的汗毛絞去,這意味著姑娘時代已經結束,以後就是有夫之婦。夢瑤任由舅媽擺布,繼而描眉、梳頭,丫鬟杏兒在一旁打下手,看著桌上放著的鳳冠霞帔,她由衷的感歎小姐模樣真是好看。小姐嫁過去,她也要侍奉姑爺,想想陳煦的模樣、脾性,她甚至比夢瑤還激動。

陳煦做新郎官打扮,胸前係著紅繡球,騎白馬,馬頭上同樣係著紅繡球,白馬王子的傳說估計就是這麼來的。陳煦親迎,隨行的除了媒人、喜娘,還有楊雲睿、馮澈及家眷,都是年齡相仿的青年男女,說說笑笑好不熱鬨。馮清混在人群裡,她有些癡迷的看著騎在馬上的陳煦,想到過些日子他也這身打扮娶她過門,臉蛋兒不禁浮上幾縷紅暈,既羞澀又期待。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到秦府,府中大門緊閉,陳煦在門縫裡塞足了紅包,秦家的親戚方才打開大門,燃放爆竹迎接新郎官。陳煦邁進大門,小正太秦觀扯著陳煦的衣袖跟他討要喜錢,陳煦塞給他一錠銀子,小家夥眉開眼笑,跑沒兩步他又轉回來說舅舅說太少,他還得要。秦觀口中的舅舅捂著臉不敢見人,陳煦笑著又塞了一錠銀子。

秦家的親朋有些豔羨的看著,秦錚身居要職,如今又攤上如此闊綽的姑爺,他們越發篤定不能疏遠了這樣的親戚,以後得常來走動。

新娘坐八人抬的花轎,上轎之前,夢瑤抱著柳氏哭,不過哭聲中更多的是樂感而不是悲傷,親朋故友們笑意盈盈的看著人家哭,隻有小正太秦觀拉著姐姐火紅的嫁衣一本正經的說道,“姐姐不想走,弟弟替你嫁過去。”

夢瑤不知該怎麼接口,柳氏趕緊讓人把秦觀抱走,陳煦這才鬆了口氣。

花轎停在陳府所在的接口即停止不前,陳煦知道該他背著新娘到家門口。迎親的前一天,陳煦就問喜娘為何如此,喜娘笑著告訴他若小兩口婚後拌嘴,媳婦可以聲稱“又不是人家走上門的,是你把人家背進來的”。

陳煦恍然,原來新郎官都是自己挖坑給自己埋。

夢瑤下轎之前,喜娘當著道賀的人打開一柄紅傘。這把傘不同於一般人家選用的油紙傘,它是折疊起來的,如果不是喜娘動手打開,他們誰也想不到這不足半尺的東西竟是一把傘。紅綢的傘麵印著“天仙配”的圖案,外觀精美、做工精巧,尤其傘骨撐起的弧形,圍觀的賓客無不讚歎,他們甚至互相打聽這種紅傘是在哪兒買的,是不是知雨堂的東西等等之類的問話。

陳煦背夢瑤至宅門,夢瑤跨過火盆,兩人行至廳堂,稍事休息後即行拜堂禮。拜完天地、拜高堂,陳煦想不到周乾竟也在座,此時賓客盈門,他也不便多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