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缺錢(1 / 2)





通州糧倉的存糧短期內無法運抵京城,與會的部分朝廷大員擔心被瓦剌利用,他們主張將這些糧食付之一炬。-<

>-/-<

>-/

戶部尚書金濂認同這個想法,打仗就是燒錢,陳煦提出的一係列議案處處要錢。

朝廷發兵二十萬北上,軍餉、糧草、武器、盔甲每一筆開銷都不是小數目,戶部本就吃緊,土木堡一役二十萬將士全軍覆沒,那巨額的撫恤金簡直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金濂這段時間焦頭爛額,走在街上看到鉛疙瘩都撿起來看看是否白花花的銀子蒙了塵土,他看誰都像逼債的,尤其看到兵部的人,他恨不得讓下屬告訴來人說他們領導不在。

陳煦提起運糧,金大人第一反應就是沒錢。

糧食乃上天賜予生命最寶貴的禮物,金濂提出焚毀糧食實屬無奈,先不考慮能不能運抵京城,幾百萬石糧食總不能露天存放吧,建糧倉要不要錢?人力、物力,這都是開銷。

朝廷國庫捉襟見肘,眼下真的負擔不起啊。

史大人附議。

作為負責接待瓦剌使臣的主和派,經陳煦扣了一番大帽子,他可不願再與瓦剌沾上任何關係。如果堅持將糧食該運抵京城,一旦被瓦剌截獲,這就是變相資敵,以陳煦的小人秉性,他焉能放過打擊自己的機會?

說到口才,史大人怕極了陳煦,這家夥能將沒有的事兒說得跟真事兒一樣。強詞奪理亦能舌燦蓮花。他簡直就是小人中的小人。

“金大人,史大人,楊某認為這些糧食乃此役的關鍵所在,若無糧草,軍隊將不戰自潰,因此應采取一切措施,務必在瓦剌大舉進犯之前將糧食運抵京城。”

秦錚、王直讚同楊雲睿的說法,糧食乃生存之根本,饑荒不僅影響軍隊的戰鬥力,他直接的影響著大燕的穩定與否。然而。這關乎國計民生的論調並不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

有人同意不惜一切手段運糧,更多的人堅持焚毀糧草,他們聲稱就算大燕遍地墳,也不能便宜了也先的人。

所謂民主。通俗來講就是少數服從多數,按照這個原則,金濂、史大人等人的提議應該能獲得通過。按照現代社會的說法,先民主後集中,集中才是民主的指導和結果。像東夷那個叫美利堅的國家,依靠民眾的意願選定誰是國家領導人的方法都是浮雲。

陳煦站在夢瑤身後,他將雙手搭在夢瑤肩上。看似隨意,他卻持有這項議案的否決權。

“我讚同楊將軍的觀點,必須將糧食運抵京城。”陳煦目光掃視在座的諸位大人,“既然這樣。就這麼定了吧。”

陳煦說完,持反對觀點的大臣麵麵相覷。

“小陳大人,既然你早有計議,何必將我等召集過來?你當彆人都跟你一樣閒嗎?”

夢瑤持筆記錄會議紀要,聞言忍不住抬頭看著史大人,相公閒嗎?彆人不知道,她這做妻子的卻清楚相公的辛苦。夢瑤很想與史大人據理力爭,可她卻知道這裡不是她講話的地方,在家裡或許可以使小性子,在外麵卻絕不可以。否則彆人笑話的隻是相公。

“既然史大人覺得不公平,我們不妨投票表決,票多者代表最終結果。”陳煦看了看夢瑤,他又道,“秦觀。你裁一些方紙送到在座的諸位大人跟前。”

陳煦看著夢瑤分發方紙,馮澈忽然小聲道。“老三,大多數人都不同意運糧,你讓他們投票,這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說著,他又看了楊雲睿一眼,“你跟老大都堅持把糧食運到京城,真有這個必要嗎?想當初咱們在瓦剌大軍中殺進殺出不也沒糧食嗎?”

陳煦壓低聲音道,“我有說過要公開唱票嗎?至於你第二個問題,以你的智商,我很難跟你講清楚。”

馮澈點了點頭,繼而又道,“你什麼意思?我怎麼聽著你的話這麼彆扭?”

陳煦:“……”

夢瑤也想不通陳煦為何選擇公開表決的方式,那豈不真要燒掉通州幾百萬石糧食?夢瑤每收取一張選票,她都會看一眼,然而越看越是揪心。

糧食乃生存的根本,一把大火燒掉那麼多糧食,這可是要遭天譴的。

夢瑤不安的將選票遞到陳煦手中,想說什麼又覺得場合不對,她悶悶不樂的坐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