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浙軍(1 / 2)





鄺雨涵賭氣回了娘家,她才意識到家裡叔伯、兄弟姐妹們對她態度的轉變。鄺雨涵出嫁以前,雖挺得爺爺疼愛,畢竟是個丫頭,兄弟們不拿她當事兒,姐妹們因為嫉妒以至於貌合神離。

自與馮澈約為婚姻,還沒成親,未婚夫君就乾出了幾件荒唐透頂的事兒:眠花宿柳被母親堵在妓院的床上、未娶妻先納妾並為這女人打殺瓦剌使節團而蹲了刑部的大牢……

能乾出這種事兒的人,現代社會有一個很貼切的形容詞:聚賭嫖娼、打架鬥毆的失足待業青年。鄺家幾乎沒人看好這種極不靠譜的女婿,奈何鄺雨涵好女不嫁二夫,她出嫁那天,家裡兄弟姐妹們全部到場,借著賀喜的名義看她的笑話。

隻是誰也沒有想到,馮澈這隻大鳥,他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正統皇帝封馮澈為武略將軍陪同陳煦送思柔公主出嫁。兩個閒散的武官帶著區區幾百禁軍將瓦剌鬨了個天翻地覆繼而救了正統皇帝性命;緝事廠雖在籌備階段,但凡明眼人都知道這必是炙手可熱的職位,何況他與當今大權在握的兵部尚書稱兄道弟……

鄺雨涵在夫家時就感受了娘家人的熱情隻是沒有多想,這幾天看著像夏天的韭菜似的去了一茬又來一茬的兄弟姐妹們羨慕的樣子,她突然覺得就算受再多的委屈也值得。當然,女人哪能沒點小脾氣?馮澈前後來了兩次,鄺雨涵每次都拉著臉看彆人討好夫君。她心裡卻美得冒泡。

馮澈第二次臊眉搭眼的離開後,鄺雨涵不禁感到後悔,他會不會真的撇開她不管了?鄺雨涵打定主意,隻要馮澈第三次登門,她絕對立馬跟他回家。

第二天,沒來。

第三天,依舊沒來。

第四天。鄺雨涵待不住了。自回到娘家,她隻字沒提挨馮澈打的事兒,這兩天越來越魂不守舍。母親看她不對勁兒,忙追問是怎麼回事兒。鄺雨涵卻“哇”的一下哭出聲來,接著又抽抽噎噎的講了事情的經過。

鄺母又驚又怒。她沒有為女兒抱不平,她隻是氣女兒不知進退——真要鬨到不可收拾,馮家一紙休書,女兒哭死也沒人可憐。

鄺老爺子活著的時候,鄺家顯赫一時,可惜老爺子後繼無人,子侄一輩雖也有幾人在朝為官,就像鄺雨涵的父親鄺儀,一沒有過人的能力,二沒有突出的政績。鄺老爺子過世,鄺儀明顯感到了同僚的排擠。自陳煦、馮澈上位,鄺儀才能重溫以前的感覺,鄺家其他人對鄺雨涵態度的轉變也正是因為如此。

人就是這般現實,古今中外。蓋莫能外。

“為娘聽說澈兒來過兩趟,他都跟你說了什麼?”

鄺雨涵低著頭,她說馮澈跟她道歉,想接她回家。

“那你跟他回家啊,你還想怎樣?”

“誰讓他當著那麼多人打人家?女兒就是想考驗考驗他。”

鄺母氣得要打女兒,可看她雙目紅腫的樣子又覺得於心不忍。她語重深長的對女兒說道:“男人,尤其是有本事的男人,哪個能沒點脾氣?澈兒少年英傑,他又是皇帝跟前的紅人,即便你爹爹也間接的倚仗他呢。澈兒來了兩次,你都把人給氣走了,你這是要鬨哪樣?你真以為這樣解氣?你現在出去打聽打聽,京城有多少姑娘想嫁入馮家門?”

鄺雨涵隻是哭,她說她知道錯了,可夫君真的生氣了,她該怎麼辦?

“你現在就去收拾東西,一會兒就回家去,跟澈兒認個錯,澈兒他總不至於得理不饒人。”

鄺雨涵默認了母親的話,鄺母幫著女兒收拾,她一邊收拾還一邊嘮叨。

“女人,做了人家的妻子,就不能像做女兒時那般任性,相夫教子是本分,打不能還手、罵不能還口,這是基本素質。”

“做人家妻子得有容忍之量,尤其不能容不下丈夫的妾室。”

“儘早給你相公誕子麟兒……”

正說話間,下人來報說馮公子求見小姐,同行的還有陳尚書、楊將軍。鄺雨涵始料未及,她竟仿佛魔怔了似的看著門口。鄺母亦想不到女兒竟有這個麵子,她急忙推了鄺雨涵一把,道:“還不快把人迎進來?”鄺母同時又吩咐下人備茶並要廚房加菜,中午要擺家宴。

鄺雨涵如夢初醒,她匆匆抹去臉頰上的淚痕就要衝出去。鄺母一把拉住她坐到梳妝鏡前動作麻利的替她梳頭……

“老大,老三,如果雨涵不原諒我,你們可得多替我說幾句好話,多誇誇我。”

臨近鄺家,馮澈又一次叮囑陳煦、楊雲睿。楊雲睿點頭,陳煦笑道:“就算鄺小姐不給你麵子,她難道不給我跟老大麵子?不過把人領回家,你得好好哄哄人家。”頓了一頓,他又道,“一個嘴巴把人打個跟頭,你可真行。”

馮澈羞愧的低下頭,他恨不得把腦袋藏進褲襠裡。

馮澈見到鄺雨涵的母親,他規規矩矩的叫了聲“嶽母”,沒等他承認錯誤,嶽母大人率先數落了女兒的不是並說已經狠狠的訓斥過她。

如果所有的母親都像鄺母這般通情達理,估計男人的日子會快活很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