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貴賓(三)(1 / 2)





賽華佗自進門的刹那就看到了陳煦,他鄉遇故知,這可是人生中的一大樂事。賽華佗雙目放光,他徑直走向陳煦,看到坐在陳煦身邊的盈盈,他忍不住要大叫一聲“見鬼”。

陳家娘子死而複生?賽華佗揉了揉眼睛,跟他娘太像了。

“趙……趙神醫……”

盈盈想不到舉世矚目的賽華佗竟然站在了她身邊,她受寵若驚,急忙讓座,這已經是今天第二次了。

“臭小子,你還活著呢,可讓我好找啊。”

陳煦為之氣結,他瞪著賽華佗道:“我說你就不能盼我點好?”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賽華佗譽滿天下,就算是達官顯貴、皇親國戚見了麵也得恭恭敬敬的叫一聲趙神醫,賽華佗如此戲謔,他們是第一次聽聞,陳煦如此隨意的調侃,他們更是聞所未聞。

盈盈挪了一個位置,她瞠目結舌的看著陳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曦兒有些好奇的看著眼前臟兮兮的老頭兒,陳煦跟女兒科普道,“曦兒,以後得勤洗澡、勤洗手,要不然你長大後也跟這為爺爺一個模樣,隔著大老遠就能聞到一股餿味……”

“臭小子,你懂什麼?這都是寶貝。”賽華佗說這番話的時候頗有幾分敝帚自珍的風範,接著他又從口袋裡取出陳煦給他的曾經用來裝青黴素的玻璃瓶,“這青黴素簡直太神奇了,像什麼肺癆啦、楊梅瘡之類的病。簡直藥到病除,你這是怎麼提純的?”

肺癆、楊梅瘡。在如今這個年代,根本無疑醫,隻要得了這種病,剩下的就是等死,賽華佗這句話可謂石破天驚,在座的賓客包括法海和尚在內,他們都忍不住想要湊上了搭個訕、混個臉熟。

“這幾年我一直在研究青黴菌,雖然也有一定的效用。但收效甚微。”

賽華佗說著又從身上取出了一個廣口瓷瓶,盈盈距離賽華佗最近,她好奇的瞅了一眼——那裡邊的東西可不陌生,廚房裡放餿了的飯菜、爛瓜臭豆上都可以見到,俗稱綠毛。

眼瞅著賽華佗珍而重之的樣子,她惡心的差點沒吐出來,盈盈也終於明白賽神醫為何跟相公相熟了。感情兩人都是丐幫出身、份屬同門。

“隻要你告訴我答案,你讓我做什麼都行。”

陳煦心說就算我知道,恐怕也沒辦法大規模生產,不過拒絕朋友是最大的殘忍,他不說不知道,隻是將曦兒的手腕遞過去。“你先幫我曦兒把把脈。”

賽華佗大喜過望,給彆人看病都有診費,這混小子從來就沒給過現銀……

賽華佗當場給曦兒看病,旁人看陳煦乃至看盈盈父女的眼光都不一樣了,想當初笑話薛父將女兒許給乞丐。現在才明白人家才是慧眼識珠。

得跟薛家處好關係,以後家人有個頭疼腦熱的。跟薛家說說,薛家再跟女婿提個醒兒,趙神醫豈會拒絕?在場諸位可不是一個人有這個念頭……

貴賓席尚且吵吵嚷嚷,何況那些不請自來的客人。他們三教九流的都有,其中就有幾個出家人。

這些和尚跟法海這種“野和尚”不一樣,他們是有組織的——金陵秋霞寺。

秋霞寺香火旺盛,無論求子還是求姻緣,特彆靈驗,甚至廟裡替人指點迷津的信緣禪師都妙語連珠、與眾不同。

就在今年夏末,金陵府一個五十多歲的老童生來秋霞寺問前程,他主要是想知道秋帷能不能高中。信緣大師沉思片刻,他叫人找來一隻老母雞,用繩子拴住母雞的一條腿,信緣大師用手一拉繩子,母雞摔倒後再站起來,禪師拉倒了八次,母雞站起來八次。

“施主可有明悟?”出家人指點迷津,凡事不能說得太明白,泄露天機是要遭天譴的。

老童生若有所悟的看著信緣大師道,“大師是暗示老朽要鍥而不舍,再接再厲?”

信緣大師挑了挑眉毛,他氣不打一處來的說道:“老衲是想告訴施主你,拉雞?巴倒吧。”

老童生幾乎要破口大罵,看看身後排成長龍的信眾,他臊眉搭眼的交錢、走人……

秋霞寺客流量很大,香油錢可是很大一筆錢。當然,秋霞寺的主持大師卻不把這點小錢放在眼裡,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秋霞寺在金陵有大片的田產,出家人享受政策上的又回,他們收租卻不用交稅,財富積累到一定數目又開始放貸。慈悲為懷的出家人大放高利貸,驢打滾,利滾利,老百姓碰上賤年,不得已和尚借貸,初衷是第二年還上,事實卻並非如此,就算第二年是個好年成,拚死拚活乾一年,地裡多收個三鬥五鬥,可這泄不足以支付借貸的利息。

還不上就得再借,是惡性循環,這就跟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百姓還不起錢、徹底破產之後隻能用田產做抵押,百姓淪為寺廟的佃農。朝廷也不是不知道這種事,隻是秋霞寺強烈擁護懸空寺的江湖地位,投桃報李,懸空寺自然不能沒有表示,懸空寺在朝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就算有人上書彈劾也會被淹沒在朝臣的吐沫星子裡。

在大燕,絕不止一個秋霞寺,這種現象甚至很普遍。方外之人卻在紅塵中大肆斂才,即便這樣也能落個積德行善的好名聲,簡直是絕妙的諷刺……

閒言少續,書歸正傳。

囂喧的人群忽然間安靜下來,一個舉止瀟灑的中年儒生在四名仆童的簇擁下不疾不徐的走了進來,片刻之後,人群爆發出整齊劃一呼喊聲。

“方大聖人到了。”

“恭迎大聖人……”

恭賀的人群中以讀書人最為狂熱,這就仿佛和尚看到如來佛祖。道士目睹太上老君,他們恨不得匍匐在地、頂禮膜拜。

這就是精神領袖的魅力。皇權雖然不容褻瀆,但皇權也不能惘顧民心,尤其是讀書人的個人崇拜,因為這是朝廷的統治基礎。

陳煦曾經打壓過方洪在士林的威信,那時候國家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文官完全被武將壓製著,那句話怎麼說?戰事一起,官印子遠不如槍杆子好使。如果在此時此刻陳煦故技重施的話。相信他會在第一時間被清流文官們的吐沫星子淹死。

陳煦當然聽到了外麵高漲的呼喊聲,他從不敢低估方洪在士林的影響,現在看來還是小看了這家夥。

懸空寺執江湖牛耳,方洪功不可沒啊。

方洪緩緩步入廳堂,在座之人除了陳煦以及賽華佗,其他人紛紛站了起來,顧夫子甚至當場跪拜。簡直是五體投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