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勞動法》(1 / 2)





救災帳篷已經發放下去,幾個重災區房舍被摧毀殆儘,陳煦帶來的行軍帳篷雖不算少,麵對廣大災民卻也捉襟見肘。

以家庭為單位發放帳篷顯然不夠分,陳煦思索良久,他決定打破家庭的界限——這當然是暫時的——分男女宿舍,同時提高容積率。

在大燕,容積率這個詞是陳煦首創,秋月好奇的問怎麼提高容積率,陳煦笑言就是每個帳篷多塞幾個人,如今天氣寒冷,人多正好取暖。

秋月沉吟良久,她簇眉道:“相公不妥,這固然能解燃眉之急,卻也留下了隱患。”停頓片刻,她又道:“剛才紫檀師徒為妾身檢查身體,他們斷言大災後必有大疫,人口越集中,瘟疫一旦肆虐,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大。”

吳氏端著剛煮好的粳米粥走到女兒帳篷外麵,聽到女兒直接否定欽差大人的想法,她不由暗暗著急,婦人乾政算怎麼回事兒?就算要說也要給男人留點顏麵不是?她於是決定要找個機會跟女兒說道說道。

陳煦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單單看災區百姓隨處便溺就可見一斑——即便那些大姑娘,小媳婦也似乎忘記了與生俱來的羞澀,走在外麵隨處都能看到白花花的屁?股。

重災區,不僅律法失去了約束力,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觀念也仿佛蕩然無存了,陳煦作為欽差,他要做的就是儘快恢複原有的社會秩序。

設立公共廁所。這是第一步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步。

兩天時間,華縣境內已搭起兩百餘座。

關於公廁男女標識的區分,陳煦頗廢了一番腦筋。大燕文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在徹底掃盲之前,廁所門口寫上男與女的字樣根本沒用,現代社會那兩個卡通造型的小人也不太容易區分,誰說男人不留頭發,不穿裙子?

“要我說,男廁所的小人站著。女廁所的小人蹲著,生理結構不同嘛。”

秋月笑得幾乎要抱著肚子。“相公,這也太粗俗、太直接了。”

陳煦在她身上輕拍一巴掌,“姑奶奶,咱悠著點。你現在可懷著身子呢。”

秋月果然忍住了笑,肚子裡的小東西雖然來得突然了點,歡喜畢竟大於意外。

關於廁所標識,陳煦最終采納了秋月的意見,除了頭飾與裙子不同外,與現代廁所標識最大的區彆就是轉換了視角——側影,橫看成嶺側成峰,這總不會有人搞錯了吧。

公共衛生間仿佛雨後春筍一夜之間冒出來兩百多座,華縣受災的百姓弄清楚這不是住房是茅房的時候。他們那種失望都寫在了臉上,拉屎屙尿哪兒不能解決,用得著這麼大張旗鼓嗎?欽差大人就是腦子有問題。他們私下這樣想著。

當然,想歸想,腦子有問題的欽差大人召集開會,各宗族的族長也好,裡正保長也罷,他們一刻也不敢耽擱。屁顛屁顛的就趕了過來。華縣隻是一個縣,論繁華程度。甚至比不上現在的貧困鎮,尤其大災之後,更是滿目瘡痍。地廣人稀交通又極其不便利,陳煦考慮到這一點,他把開會時間定在午時末,未時初,按照現代計時習慣,下午一點鐘左右。

令陳煦意外的是,辰時初刻,人就基本到期了。欽差大人有命,他們片刻不敢遷延,他們有的人淩晨就出發了。

聽到這些破衣爛衫的難民的小聲說話,陳煦唏噓不止……

*********************************

“各位父老鄉親們,我是陳煦,我帶著皇帝陛下的旨意解救你們來了。”陳煦沒有說官話套話,他表達了對死者的哀悼,對生者的同情以及對災後的希望。在其位則謀其政,他如今也練就了演說的能力,一番話說完,台下無論鴻儒還是白丁,都感到熱血沸騰。

接下來,陳煦說起災後重建的事兒這也是華縣百姓最關心的問題。陳煦早在聽說發生地震的時候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救災,人力財力,兩者缺一不可。財力有朝廷以及中華銀聯做後盾,初期或許會緊張一些,但這跟女人的事業線一樣,擠擠總會有的;人力是最不愁的也是最讓人頭疼的。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天災*,尤其糧食短缺的時候,百姓是不安分的,隻要有心人稍加蠱惑,他們就會變成暴民,燒殺搶掠,其行徑甚至與強盜無異。

陳煦當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這其實也簡單,就是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事做。

將災民組織起來,加以規範化的管理,對於災後重建工作來說絕對是一支生力軍。與會的代表們聽說朝廷給他們重建家園原本喜不自勝,待聽陳煦說起這房子竟然不是白送的,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都僵住了。

自古民不與官鬥,在場所有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不敢跟陳煦直接對話,他們隻是通過交頭接耳的方式表達心裡的不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