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大道論典,金克木、水養木(1 / 2)

炎黃神眷 狂翻的鹹魚2 2929 字 1個月前




世俗凡人所重視的金石珠玉、萬貫錢財,對於修仙者來說,實際意義是不大的。

明州七宗作為越國的實際掌控者,雖然對越國皇室談不上生殺予奪,從心所欲,但也幾乎稱得上是予取予求,儘興隨心。

中低階修仙者之所以不會妄加施暴於皇室,僅僅是出於對他們傳承血統的忌諱。

除宗門以外,各州郡縣的修仙家族,對於所在區域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並且權勢遠遠高於官府,隻不過修士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在凡塵俗務上,因此朝廷還有著存在的意義。

皇室,往往是由元嬰老祖、金丹真人,他們沒有修煉天賦的後代血裔所組成的,但高階修仙者的壽命太過漫長了,他們一次閉關,可能凡間一兩代人過去了,感情自然不可能濃烈得起來。

因此,即便是出現農民反叛軍攻毀國家,屠戮皇室之事,也未必會有人管,因為一個幾百年的王朝,皇室在血緣上都與第一代的高階修仙者相隔十幾代人了,聯係已近乎於無。

作為一名修仙者,張天載絕對談不上富裕,但作為一名凡人的話,張天載即便談不上富可敵國,也絕對屬於大富豪。

因此他那建立在青廬山下的羽衣觀修建得極為精致,許多地方,直接就是以作為凡間貨幣的銅,來進行建造的,自然雷擊都不會有所損毀,隻會滌蕩洗除銅殿的汙穢。

在羽衣觀的主殿內,擺放著數樽黃銅香爐,散放著濃烈卻不令人煩膩的熏香,煙雲縈繞間,坐著幾名白須老道。

僅僅隻是從外形上來看,這些腳踏煙雲,身披道服的老道,隨便哪一位都比張氏家族的那些長老們,看起來更像是修仙者,然而雙方的實際力量差距卻是,隨便哪一位張家長老伸出一根手指,都可以將他們在場所有人輕易橫掃。

這個世界有著切實存在的修仙大道,那麼道法典籍自然盛行,民間也多有談玄論道之士,附庸於風雅,附庸於力量。

道殿裡正在論道,張烈就在一考究而奢華的道殿外靜心聽聞著,裡麵是那群練氣修為不過二三層的老道在談論《道德》、《南華》、《清淨》、《玉皇》等等道家經典名篇。

但是就連張烈都不敢說,裡麵的人所論之道就一定是錯的,因為那些是給仙人閱讀的經典,對於還在凡間掙紮的修仙者來說,象征意義遠遠大於指導意義、實際意義,當然,初學啟蒙的時候還是要讀的,正所謂大而化之,道心道念的修為高,這早已被證實是的確有利於修行的。

道殿當中,不僅僅是有那些練氣二三層的老道而已,還有幾名或男或女的年輕人,或者服侍他們,或者低頭伏案奮筆疾書,將他們所言之道、所論之理都迅速地記錄。

雖然,他們這是在純粹的“論虛”。

修仙講的是實證,講的是“靈氣與氣血精元如何混融”、“氣機在運轉某某玄關竅穴之時,如何收力九轉,聚集破關”之類,而殿中老道們所言的,卻是“怎樣修到仙人之境”或修功德、或吞丹服氣、或尋仙緣,諸如此類。

這並不是學術性質的,在張烈看來,單純是一群有錢老年人的茶話會,開心就行。

在他們的眼中,修仙便該是如此的:羽衣金冠,熏香清茶,還有長相俊美好看的少男少女,服侍左右,大家論道談玄,共言長生迷夢。

但在張烈眼中,即便是凡間的黑幫火拚,都比他們這個狀態更接近於修仙者。

那麼,什麼是修仙?

一群擁有天賦,並且肯付出決絕努力的人,賭上自身追逐那至高權柄,絕爭一線!

掌握至為強大力量,或者規則,或者天數,或者堅不可摧的身軀,或者無窮無儘的法力,這才是修仙。

《封神演義》當中,石磯娘娘苦修萬年,徒弟被人無緣無故殺了,上門隻是想討個說法,又被人殺了。

這就叫絕爭一線,有你無我。

道殿當中的那些老道,則是完全沉醉於自己心之幻影中不知歸處。道殿之外真正的修仙者,則是安安靜靜的等待著。

修仙,便是一門掌握力量,變得強大、乃至無限強大的法門,掌握了這一點核心,無論信仰的科學、宗教、還是金錢,都可以修仙,每修煉掉一點點缺陷,今日比昨日更加強大,這就是修仙。

至於眼下這種富貴修煉,隻要輕鬆自如,雲氣飄飄,白衣拂動,然後就成仙了,這種成仙卻是從古至今都來未有過。

黃昏時分,暗夜及近,一群老道們聊得儘興了,一個接一個乘著牛車下山去了。

他們大多是山下族城當中的富貴老人,千金一擲的那麼燒著,勉強養出練氣一二層修為,可能還掌握著一兩門唬人的戲法。

在這其中張烈的爺爺張天載,絕對是其中的NO1了,畢竟老爺子當年真的修仙過,他還能分得清楚自己是在玩。

“烈兒,是你回來了?”

伴隨著道殿內的一聲輕喚,張烈略有些詫異地移步入屋,隻見殿中主座之上,坐著一位道骨仙風的老者。

“爺爺,您是怎麼看破孫兒形藏的?”

“哈哈,若不是你回來了,家主給我找得那二十三房小妾,早就過來折磨我這把老骨頭了,都想要我再留個一兒半女的,也不想想老夫我都多大歲數了。”

“……”對於此事,張烈也實在不好多說什麼,因為若是真的把那二十三房小妾都趕走了,第一個翻臉的也許是眼前這老爺子。

“烈兒,過來,過來,讓爺爺好好看看你。”聞言,張烈走過去,在老人家的麵前,跪於膝側。

“哈哈哈哈,好好好,有你之後,看誰敢再說我張天載一脈代代窩囊。烈兒,你離家出走的那年才十二歲啊!”捧著孫兒的臉龐,猶如捧著絕世珍寶。張天載一方麵是開心,因為孫兒的出類拔萃而感到老懷大慰,另一方麵看著此時此刻跪伏在自己麵前的孫子,心中卻又百感交集、複雜莫名難言。

因為他知道,張烈一步步走到這一天,到底有多麼的難。

“對了,對了。”摸著孫子的臉,又是笑又是哭了一會,然後老人站立起來,來到道殿內的一隱蔽角落處,他翻出一本薄薄的書冊,然後將之遞給張烈。

“對你而言應該是沒有什麼用處的,但也算是爺爺的半生心血,烈兒你前程遠大,我能夠留給你的也隻有這個了。”

“大道論典·張天載……”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原來爺爺你建這羽衣觀是為了這個。的確,集合一些具有才學之人,取其思想精華彙成經典,的確可以從另一個方向角度解析仙道,這冊大道論典我會細細研讀的,於眾生思考中汲取有用的修煉資糧。”

其實,張烈有著自己的性情缺陷,因為他生性有些高傲,是英雄史觀、天才史觀者,他認為大多數人對於曆史之發展是沒有意義的,天才與普通人的差距太過於巨大,群體的意義僅僅隻在於不斷擴充基數,以此誕生出那些英雄天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