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帝王權衡術!李逍被瘋狂彈劾!朱元璋之喜(1 / 2)





:[]

奉天殿之上,朱元璋已經隱隱有些不悅。

前段時間,朱標病重,他一直忙於朱標的病情,可天不遂人願,標兒最終還是走了。他心情悲痛萬分,又處理朱標的後事,孤兒無暇顧及朝政。

大明有各地難民的消息,他也是剛剛得知,立刻派錦衣衛譚淵和紀綱二人前去各地調查實情。

聽來剛才下麵官員的彈劾,甚至說各地嚴重之處,竟有易子而食的情況,真是豈有此理!

現在可是洪武時期,自己的管控之下,他才放下朝政多久,標兒才病重離去多久,就讓百姓流離失所了?

朱元璋看向戶部尚書趙勉任,道:“可有此事?”

趙勉任是藍玉這邊的人,可他心道自己平時也沒有表露出來自己的立場,傳話都是派人傳的,怎麼就被集體針對了呢?

他拱了拱手道:“聖上明察,自旱災以來,臣日夜操勞,絕不敢怠慢,旱災所在之地,本官都擬下賑災款項,太子殿下親自批閱,款項也撥了下去。”

話音落下,他朝著戶部一位侍郎使了使眼色,那侍郎立馬站出來,“聖上,事實如此,洪武二十四年六月,多地數年未降雨,免北平、河間、河南、開封、延安、汾州.被災田租。秋七月壬寅,命戶部稽渡江以來各省水旱災傷分數,優恤之。北平撥銀二萬兩、河間撥銀一萬八千兩、開封撥銀.”

朱元璋麵無表情,卻是看不出喜怒哀樂,隻是淡淡打斷道:“朕問你賑災撥款詳細了麼?朕問你究竟有沒有災民逃荒,不要顧左右而言他。”

話音落下,趙勉任額頭上的汗珠就滾落下來了。

他的確是將銀子給撥下去了,戶部的工作算是合格,但各府各地的處理情,他也管不了啊。

往往是有層層剝削的情況,可以以往是半推半就之下,事情就過去,現在不同,風口浪尖,而且的確是有災民逃荒情況的,這也是趙勉任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趙勉任知道此時再狡辯,怕是大不妙了,立馬跪地道:

“臣辦事不力,懇求聖上責罰。臣已將款項撥下,災民逃荒事情臣的確不知曉,若是屬實,各地知府賑災不力,瞞情不報讓人可恨。”

他一邊說,一邊偷偷的推卸自己的責任。

隨後目光看向剛才彈劾的幾個官員,拱手道:“臣彈劾鄧詔、彆榮、孟成、程極幾人,幾人身任監察禦史、或給事中,下麵各府有情況卻沒有知曉,今日才報,臣懇請陛下,治他們監察失職之罪,賜其死罪,以正朝綱正氣!”

朝堂之上,彈劾彆人,都不懂就往嚴重的說。

你說我,我說伱,反正都要你死,至於真死還是假死,那就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了。

隨後,藍玉陣營這邊的官員們也紛紛加入戰場。

“陛下,臣彈劾彆榮,監察不利,前不久臣還看到彆榮留戀花月場所,身為監察官員,難免讓人懷疑!”

“陛下,臣彈劾程極,若是災荒屬實,定然是各地知府賑災辦事不利,如此大事現在才報.”

“陛下,陳彈劾鄧詔,此人居心叵測,前不久還寫書,書中暗諷當前朝政的局勢.”

這些人也是早有準備,掌握了彆人的一些小把柄,反正是不是把柄另說,先憑借一張嘴說出來,先把事情抹黑

隨著這幫人彈劾,另外一幫人立刻開始反擊,也是拿著對方的小把柄,攻擊對方。

很快,朝堂就熱鬨起來了,瞬間變成了菜市場,雙方爭得麵紅耳赤,說著說著,就開始罵娘了,眼看就要打了起來。

“肅靜!”

朱元璋身邊的太監捏著嗓子,高聲道:“殿堂失儀,成何體統。”

隨著一聲高嗬,奉天殿瞬間安靜下來。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向眾人,帝王威嚴,不知喜怒,難以琢磨,讓人不由心中一顫。

朱元璋豈會不知道眼下是什麼情況,很顯然分成了兩派。

作為皇帝,帝王權衡之術便是要權衡朝廷的派係。

一方是以藍玉為首,一方是朱棣為首。

打壓哪方,全憑朱元璋的心意。

朱元璋今日算是認識到了,藍玉竟然能拉攏朝中這麼多官員,這也就罷啦,更令朱元璋不滿的是,藍玉在軍中的威望也是極高!

相比較而言,藍玉壓了朱棣一頭。

雖然朱棣也在朝中運作,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麵臨儲君之位,前來爭,情有可原,人之常理。

可你一個藍玉,一個外戚,你想做什麼?

你如今已經貴為國公,權勢朝野,你想乾什麼?

這樣一想,朱元璋對藍玉的厭惡又多了一分。

權衡之下,那就是要壓藍玉這一黨派。

朱元璋目光閃爍,看向戶部尚書趙勉任,道:

“各地荒民流離失所,你作為戶部尚書,還裝作不知?豈有此理!你這個戶部尚書是如何當的?還說隻有幾地荒民逃竄?荒謬!來人,傳錦衣衛譚淵、紀綱!”

話音落下。

戶部尚書趙勉任嚇了一個哆嗦,額頭汗珠不斷滾落。

站在前方的涼國公藍玉頓感不妙,自己在這一局似乎輸了。

他是不想看到眼下這個情況的。

譚淵他不清楚,紀綱藍玉是知道。

經過藍玉的私下調查,發現燕王女婿李逍私下和譚淵一起在德州擒拿宋國公馮勝之子馮文、還在杭州也跟譚淵一起將自己的兒子也給抓了。

由此可見,紀綱現在不是燕王的人,也算是燕王的人了!

想到李逍,藍玉心中一陣恨意升了起來。

自己已經派出了死士前去刺殺李逍,現在應該死了吧?

想到燕王朱棣馬上就要聽到自己好女婿,死在北平的消息,藍玉心中一陣暗爽。

朱棣現在你還能笑,等下便讓你哭都哭不出來!

不多時。

隨著傳召。

譚淵和紀綱兩人穿著飛魚服,來到了奉天殿。

“臣譚淵,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紀綱,參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人一個往南,一個往北,分開調查,剛剛回皇宮,還來不及跟朱元璋彙報,就直接被傳召在奉天殿。

“平身。”

朱元璋微微頷首,問道:“朕讓你們查探的事情,查探的如何?”

兩人拱手:“已查探實情。”

朱元璋:“說。”

負責調查南方地區的紀綱率先開口道:“臣子奉命巡視各地,發現此次旱災比以往更加嚴重,從洪武二十三年,便有多地從六月開始不降雨,河溝全部乾涸,百姓苦苦支撐兩年,嚴重之地,已有饑荒村子開始相互換女,分而食之,今年三月徹底開始爆發,各地災民成團逃竄。”

朱元璋越聽,心中就越驚!

居然發生了這等事情,自己這段時間將重心沒有放在朝政上,下麵真是一群廢物。

接下來,紀綱開始彙報哪些地有災情,道:“陛下,災荒地方有湖廣下轄漢陽、嶽州、荊州.”

紀綱,一口氣說出來一十六處。

聽完之後,朱元璋的臉色十分不好看。

他看向戶部尚書趙勉任,道:“這就是你說的幾處?僅僅是南方就有一十六處”

說完,朱元璋沉默的看向譚淵。

譚淵拱手道:“回陛下,臣勘察的北麵,情況也跟紀綱所查相差無幾,各地乾枯,連京杭運河北平段的水都乾枯,百姓無糧,連來年的稻種都給吃了,無奈隻有逃向他地。有以下地方,河間、保定、兗州、東昌.共計十一處,據臣所查,許多百姓沿途就餓死了,餓死之人不下三千人,隻因各地各府拒承擔他地災民.”

隨著兩名錦衣衛稟報,在場無數官員都有些膽戰心驚,陛下一怒,怕是又有許多人頭要落地了。

朱元璋的臉色越發的冰冷,猛地一拍龍椅,道:

“滿朝文武,發生了這等事情居然瞞情不報,讓百姓自尋活路,你們就是這樣做官的嗎?”

話音落下。

奉天殿的文武百官紛紛跪了下來,匍匐在地。

朱元璋看向譚淵,問道:“當地知府通通記下,哪些地方將外地災民拒之門外,也通通記下。這麼多地,就沒有一處富裕之地賑災嗎?”

話音落下。

大殿之中,有許多人暗自竊喜,特彆是朱棣。

前麵做了這麼多工作,彈劾他人,都是為此刻鋪墊,並非要彈劾彆人,真正的目的,就是這一刻。

譚淵拱手,道:“回聖上話,的確有一府賑濟了三府之地的災民。”

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趣,看向譚淵,道:“快說來。”

譚淵道:“聖上,此地便是北平府,北平之地雖是飽受旱災最嚴重之處,北平知府賑災得力,安撫受災之地,卻無災荒之情。

周圍三府的災民湧去北平各縣,應有數萬災民。北平燕王府燕王妃不忍災民餓死,開倉賑糧,救濟災民。

燕王之女永安郡主朱凝雲、儀賓李逍二人,帶領燕衛,有序賑災,賑災格外順利。

永安郡主朱凝雲和李逍二人,還自掏腰包,去外地購買稻種,分發給災民,分發推車等器械,助其回鄉重建家園。

另外臣還打聽到,對於一些失地農戶,不願歸鄉的人,李逍還以工代賑,將他們收下進入刊印社工作,給與一份生計。”

譚淵這一口氣,算是把話全給說完了。

滿朝文武一聽就明白了,這家夥鐵鐵的站在朱棣那邊。

真沒想到,這錦衣衛譚淵藏得真深,太深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