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章 朝野震驚!封永樂候!元璋震撼!將計就計!允炆登基!削藩!(1 / 2)





:[]

養心殿之中。

朱允炆正在跟黃子澄等人,商議十五萬士兵善後的事情。

距離兩月的監國時間,隻剩下兩日就要結束。

兩個月的時間,朱允炆總結一下,發現自己出了不少岔子。

其一就是因為調兵遣將,導致國庫入不敷出,有些財政捉襟見肘了。

其二那就是李景隆這個蠢貨,帶著十五萬大軍有去無回,這才是最傷本的。

朱允炆滿臉的無奈,這次是真的是倒黴啊.

估計等監國結束後,成為儲君的美夢,也就要結束了。

四叔啊四叔,你可真幸運!!

真是千算萬算,率先監國反倒成了壞事.

想必這兩個月,你跟皇祖父之間的關係,已經非常融洽,背後也沒少說我的壞話吧

朱允炆無奈的想著,但現在事情已經出了,必須要善後。

十五萬士兵有去無回,撫恤金又是一大筆開銷。

這讓朱允炆十分頭痛,這麼大一筆銀子從哪裡來啊。

朱允炆想了許久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問道:“三位卿,覺得這撫恤金該從何處尋來?”

真是當家才知柴米油鹽貴,現在是真的頭痛。

黃子澄想了想道:“要不調用下半年籌建宮殿的銀子先用?”

朱允炆搖頭:“待聖上回來,我怕是要被罵的狗血淋頭。”

黃子澄道:“這都是曹國公李景隆的指揮不當,該抄家處罰,將抄家的銀子用來撫恤將士。”

這是啥餿主意朱允炆皺眉道:“這能行麼?不行不行,還是不要做此事,屆時文武百官定出來反對,再說了,哪有將領不打敗仗的,若是輸了就要抄家,以後還有誰敢領軍打仗?”

最後,黃子澄又想了一計:“皇孫,既然沒辦法,索性就將爛攤子留給燕王,還有幾日就是他監國,看他如何處理.處理得好,萬事大吉。處理的不好,說不準皇孫你還有機會.”

此言一出,眾人眼睛都亮了。

朱允炆笑道:“此計甚妙,此計甚妙啊!那就再拖延幾日,讓下個監國來處理。”

三人紛紛點頭。

然而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在大殿響起。

“報——緊急軍報!”

一名侍衛匆匆走來。

“還有什麼軍報.”

朱允炆想著想著,突然臉色一變,該不會是北平受襲吧.

他急忙問道:“可是北平遭受敵軍襲擊?”

侍衛搖頭,欣喜道:“是大軍從草原回來了,共回來了十一萬將士。”

“什麼!”

聽到這個好消息,朱允炆大喜道:“是李景隆將軍回了嗎?”

侍衛略顯尷尬,道:“李景隆將軍的確回了。”

說完,將軍報奏疏遞了過去。

朱允炆喜不勝喜,展開一看,人麻了。

上麵寫著,李景隆在草原上大戰,作為主帥卻是第一個臨陣脫逃,他的確回來了,是一人一騎回來的

最關鍵的是,帶大軍回來的根本不是李景隆。

而是李逍、朱高煦、張輔等人,他們帶著一千多人,將十一萬大軍悉數帶回.

“這怎麼可能”

朱允炆驚得頭皮發麻,直接靠在了椅子上。

齊泰奇怪道:“發生了什麼?”

朱允炆渾身無力,一指桌麵,“你們自己看。”

三人立馬圍成一團,看向軍報,隨後都瞪大了眼睛。

半響,都無人開口說話,顯得十分沉默。

“好事啊,好事,將士們能平安歸來,總歸是好事,至少我們不必為龐大的撫恤金犯愁了。”

方孝孺率先打破沉默,一拍手喜道,他還是有點良心,覺得是好事,起碼沒死這麼多人。

朱允炆有氣無力的問道:“三位卿,我接下來該如何?”

半響無人開口。

唯有齊泰實話實說道:“皇孫,眼下看來,你大勢已去啊.此番最好賞賜李逍等人一番,跟燕王結下善緣.”

意思很明白了。

這個皇位,彆想了,大概率是燕王的。

跟燕王好好搞好關係,未來你的日子會好過一些。

“對,黃卿說得對。”

朱允炆認可的點點頭,激動道:“燕王是我的親四叔,親四叔啊!他一定不會與我為難,三位卿,覺得如何封賞才好?”

齊泰琢磨一番,道:“已經知道燕王是最想給他的女婿某一個爵位,如此大功,又是軍功,可以封爵。皇孫不封,等燕王監國也當賞賜,可燕王畢竟是李逍的女婿,封賞的話,總會有些避嫌的意味。索性由皇孫你來封,讓朱棣欠下這個人情。”

立功封賞,也是一個國君需要做的事情,同樣監國也是如此。

齊泰的意思是,燕王給自己的女婿封爵,難免被人詬病。

皇孫還有兩日,這監國就當到頭了。

在臨走之前,給燕王一個人情,豈不美哉。

“此計甚妙!”

朱允炆當即點頭道:“那給李逍封什麼爵位?”

黃子澄道:“此番李逍已經是子爵,往上提一步,侯爵合適,他如此年少,就能深入草原,用一千騎救回十一萬人,還能斬落敵方大將首級。不如就封為冠軍侯!”

“什麼?”

朱允炆大為吃驚,旋即搖頭:“冠軍侯太重了,怕是李逍擔不起,所謂勇冠三軍,才有如此榮耀。”

黃子澄道:“就要要重,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言外之意,就是讓李逍出風頭,捧殺他。

“不成。”

朱允炆搖頭:“你當我四叔是傻子嗎,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既然我決定示好,那就示好到底,各位再想。”

朱允炆還算清醒,若是按照黃子澄的做法,那自己以後還有好日子過麼?

這時,齊泰道:“下官有一計,那李逍跟郡主情投意合,感情真摯,已是廣為人知,索性就以此做文章,想那李逍日後一定會念皇孫的情。”

朱允炆眼睛一亮,總算意識到了,這三人之中,也就齊泰能幫到自己,其他兩個人真是銀槍蠟燭頭,儘出餿主意。

朱允炆道:“齊卿,你來說。”

齊泰道:“永安郡主是燕王最喜歡的女兒,李逍與郡主情投意合,那就取‘永安’二字其一,下官有三個想法,分彆是:永樂候,永平候,永喜候,與郡主的‘安’字分彆可以合成詞句,為:安樂、平安、喜安。”

朱允炆一聽,覺得不錯,心中琢磨.

樂安、平安、喜安.

想了一會,朱允炆選了一個,道:“那就取樂安,喜樂安康,這個寓意好,就封為永樂候!快快擬旨”

到了第二日。

戰報的消息傳到兵部,果然滿朝文武震蕩。

朝堂之上,無數官員上奏要求封賞李逍。

本以為朱允炆會不予重視。

結果朱允炆當即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重賞李逍,且封為永樂候。

這個結局,大部分官員都相當滿意。

特彆是朱棣陣營的官員。

同時,大家也意識到,朱允炆似乎已經意識到自己要輸了,開始向燕王示好

與此同時。

黃山。

朱元璋正在刷牙,他發現自從用了李逍那牙膏和牙刷後,這牙口啊,不痛了,也不酸了,牙口好,胃口倍兒棒!

看來有機會,自己還要去弄一些回來.

洗漱結束,朱元璋又開始與朱棣下棋。

這些日子,朱元璋發現自己的精神越發的好,每日不思考國事,這緊繃的神經,一下子就散開了。

加上吃了李逍給自己開的方子,這精神勁兒就上來了。

看來李逍說的能多活些年,不是空穴來風,醫術果然驚人。

“還是李逍那小子說得對啊,年紀大了,就該放手。”

“兩個月,竟然將身體養的如此之好,這李逍深知養生之道。”

“待國君之事大定之後,咱索性就告老還鄉,跟我那小結拜兄弟,一起養生去。”

朱元璋這般想著,嘴角不由微微上揚。

“爹,啥事這麼開心?”朱棣見狀,笑著問道。

“下你的棋,不許讓我。”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是,爹。”

朱棣欣喜點頭,感覺自己離勝利不遠了。

“報——”

一名錦衣衛前來。

朱元璋停下手中的棋子,道:“可是有李逍的消息?”

一聽這話,朱棣心道,果然是因為李逍啊,父皇如此關心,本王才能這麼順利,李逍本王都不知如何感激你.

這時,錦衣衛拱手道:“是李逍的消息,李逍領著朱高煦、張輔二人,率領一千一百騎兵,五百民夫,深入漠北。除了朵顏三衛等騎兵大部分被殲滅,將剩下困在狼居胥山的十一萬大軍,悉數帶回,萬民沸騰!”

“什麼!”

話音落下,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猛地站了起來,滿臉喜悅和震撼。

這個消息太震撼了。

十一萬大軍被一千多人帶回來??

這簡直是癡人說夢啊,朱棣感覺自己都不一定能夠做到!

“好,好啊!哈哈哈!”

朱元璋大喜道:“真沒想到,李逍給咱的驚喜,越來越多了,小小年紀,儘如此全能,不愧是治世之臣,治世之臣啊!”

朱元璋一時間沒忍住,直接在朱棣麵前,對李逍大為讚賞了。

聽完後,朱棣也是滿臉欣喜。

之前他還心疼自己北平的兵馬折在了外麵,如今竟然帶回來這麼多!

特彆是“治世之臣”四個字,讓朱棣吃驚不已。

原來李逍在父皇的心中,早就有如此高的評價,難怪對自己青睞有加

道衍啊道衍,你算的可真準啊。

這當真是鴻運如山,給燕王府帶來巨大的好運!直接給本王戴了一頂王上加白的帽子啊!

一旁的朱高熾也是高興得頭皮發麻。

朱元璋欣喜問道:“快快詳細說來,李逍是如何做到的?”

錦衣衛道:“李逍有一種叫做信號槍的發明,聽聞是利用煙花技術研製的,能在大白天,發出亮如太陽般的耀眼光芒,遠距離發送信號,傳達信息。”

聞言,朱元璋、朱棣興奮的頭皮發麻,這樣的東西若是用於戰場,那該多麼強悍!!

錦衣衛接著道:“李逍本人自己方向感極強,領著隊伍不會迷失方向,憑借這兩樣本事,找到了困在狼居胥山的大軍,又用特製的運糧馬車,送糧。那種馬車能快速行駛,各種地形通過性,比普通馬車更好。加上他送來的都是一種名為方便麵的乾糧,不用埋鍋造飯,每人發上幾塊,快速的行軍,帶著大軍走了回來。”

聽到這,朱棣眼睛再次亮了起來。

他想到自己每次追擊北方的殘元,總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深追,如果有信號槍,加上李逍的方向感,再加上這馬車和方便麵,豈不是有機會徹底掃蕩、清除韃靼各部落的政權??

想到這,朱棣興奮的頭皮發麻。

這時,錦衣衛接著道:“其實,大軍行駛中遇到了鬼力赤的騎兵部隊騷擾,但是我軍大勝,聽聞緣由許多士兵都不太清楚,有士兵說,突然看到鬼力赤的腦袋跟西瓜一樣爆開,還有多敵方將領也是如此,對方群龍無首,紛紛逃竄了。”

聽完後,

朱元璋先是一喜,隨後微微皺眉。

大軍能安然無恙走回去,是因為軍隊大敗。

地方的將領鬼力赤的腦袋,怎麼會突然爆開呢.

“是火器!”

朱棣興奮道。

事到如今,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了,李逍已經嶄露鋒芒,父皇也對李逍極為喜愛,遲早是要知道的。

“火器?”

朱元璋略顯疑惑:“什麼樣的火器,能夠在亂軍叢中,千步之外,取敵方首級?”

朱元璋有此疑惑,也是正常的,因為大明的火器準確率極其低下,就是用來打馬匹,對付騎兵的。

按照錦衣衛的說法,敵方將領在中軍之處呆著,火器根本射不到那麼遠,也不可能打得這麼準。

“父皇,你有所不知。”

朱棣笑道:“小婿李逍十分厲害,擁有登峰造極的煙花技巧,他曾經為給您的孫女凝雲展現愛意,在上元節的夜晚,製造了一個一萬多發的煙花,那煙花璀璨無比,還能再天空之上寫下字跡!”

“什麼?在天上寫字?”

朱元璋感覺太神奇了,嘖嘖道:“如此說來,的確是登峰造極,從未聽聞有如此厲害的煙花,這李逍也的確是大膽啊,當眾展露愛意.是個怪人,倒也體現出對郡主的喜愛了。可是.這跟火器有什麼關係呢?”

朱棣笑道:“當然有關係父皇,我便出了兩千兩銀子,讓李逍去琢磨火器,打算獻給父皇。不過此番我離開北平許久,想必李逍已經是打造出了一種更為先進的火器,能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若是日後我大明能打造這樣的火槍軍隊,便能所向披靡,繼續開疆拓土!”

“儘有如此厲害的火器”

朱元璋眼睛微微眯起,沉默許久,道:“老四,你真是招了個好女婿啊,答應咱,待你登基之後,驅除韃虜,再擴疆土,可否做到?”

若是沒有李逍也就罷了,可李逍能造出這樣的火器,朱元璋覺得這個皇帝不能讓老四坐的太舒服了,必須讓他多做點事情。

“兒臣正有此意!”

朱棣拱手,單膝跪下:“兒臣答應父皇,再擴大明疆土,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大明。山河永在,江山永存!”

這番豪言壯語,令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兩個月,他已經內心認可了朱棣。

有雄心,正如李逍所言,他的嶽父雄心大誌,跟咱一樣!

朱元璋看向錦衣衛,問道:“最近還有什麼關於李逍的事情嗎?”

這名錦衣衛拱手道:“皇孫朱允炆,已經封李逍為永樂候。”

朱元璋揮了揮手,“知道了,退下吧。”

隨後,錦衣衛告退。

朱元璋略微一琢磨,笑道:“永樂,不錯。與郡主的封號相搭配,一個永安,一個永樂,證明兩人情比金堅的情感。”

說完,朱元璋看向朱棣,笑道:“你的這個侄子,已經向你示弱了。”

朱棣笑道:“爹,朱允炆那是我的親侄子,是我大哥朱標的親兒子,什麼示弱不示弱的,侄子在如何,我這個當叔叔的也會疼他。”

朱元璋微微點頭:“有你這句話,咱放心了,無論如何,保證允炆、運通兩個孩子一生平安。”

朱棣拱手認真說道:“即便爹不說,孩兒也會這樣去做。”

朱元璋重視親情,他不希望自家人出現相互傷害的事情,見朱棣如此保證,心中對朱棣的好感再次提升數分。

朱元璋哈哈一笑:“吃飯,吃飯。”

朱棣點頭:“對,吃飯。”

可等兩人轉過頭來,發現桌子上的飯菜已經被乾光了。

朱高熾:“爺爺,爹,你們說的太起勁,我怕飯菜涼了.”

朱元璋、朱棣:“.”

又過了一個時辰。

幾人正在納涼,聊天。

然而,這時候。

又一名錦衣衛前來。

來者名為沈雲,他看向朱元璋欲言又止。

這沈雲跟二虎一樣,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

不過一個在明,一個在暗。

沈雲武藝高超,天下難逢敵手,是暗中保護朱元璋的存在,一般不會隨意出現,即便是朱棣都沒見過此人。

“說吧,這裡沒外人。”

朱元璋開口說道,並沒有屏退朱棣和朱高熾二人,這代表已經對二人徹底放心。

如此,沈雲微微拱手,道:“陛下,臣觀察到,此時有一群武藝高強之輩,正在通過黃山背後的懸崖陡坡,攀爬上來。”

朱元璋微微皺眉,略顯吃驚道:“那千米的懸崖,是人能爬上來的?”

沈雲道:“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臣便可以做到。”

朱元璋道:“那群人怎麼回事,是哪裡的人?”

沈雲分析道:“臣不知,不過臣聽聞,江湖上有一暗網組織,裡麵有五大高手,分彆為:天罡、地煞、修羅、無常、天狗,這五人武藝高超,輕功了得那群人剛好五人,不知道是不是這五人。臣剛剛發現他們,恐怕已經爬了數日,在黃山暗自攀爬,一定是打算對陛下不利,還請陛下移步,讓臣來處理。”

“笑話。”

朱棣冷聲笑道:“聖上九五之尊,天下雄主,豈會因為幾位江湖殺手之流移步。”

說完,他拱手看向朱元璋,道:“父皇,不過是一群江湖殺手而已,讓兒臣前去處理,定讓幾個跳梁小醜,有來無回!”

朱棣何等人也,那是在馬背上過日子的人,江湖殺手對這種一流猛將來說,真不夠看,不是一個量級。

可以說,江湖上的那些遊俠,無論是拿刀,還是拿劍,招式再怎麼華麗,取巧,都不及朱棣手中揮舞的長刀,一刀下去,管你什麼天罡、地煞,都得當場斃命。

“不急.”

朱元璋麵色平靜道:“這普天之下,竟然還有殺手敢刺殺朕,真是令人想不到,殺手不足為慮,值得深思的是,這背後究竟是誰人指示”

朱元璋腦海裡閃過了幾個人選,最終覺得朱允炆最有嫌疑。

因為自己和老四殞命的話,獲利最大的就是朱允炆這個監國,他便能立馬登基.

但真的是允炆麼,他似乎做不出來這樣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