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寒門難出貴子!公主下跪求情!愛情升華,超越生死不渝!(1 / 2)





:[]

“你說寒門難出貴子?”

最後一點,朱元璋微微皺眉,以往他都是注意到南北學子的差異太大,並沒有注意到這點。

不過朱元璋是一個願意去求證的人,招手道:“來人,速去戶部查閱,上一次科舉考上進士的考生的家族,速來彙報。”

“是,陛下。”

外麵走進一名太監,得到命令後,又立刻退了出去。

啊這

要是等下一查,都是寒門子弟,那豈不是啪啪啪打臉?

李逍心中有些犯嘀咕,自己的這個想法是根據上次遊江南總結出來的,那些穿著青衫的學子常常能出入高級酒樓,花樓,因此李逍斷定,能讀書考上功名的,沒有窮人。

不過這都是猜想.

“咱們坐著慢慢等吧。”

朱元璋招呼大家都坐下來,笑著道:“都是一家人,如此緊繃乾嘛,就算這李逍說錯了也不要緊,他敢說,咱敢聽。”

“是,父皇。”

朱棣使了使眼色,朱高煦立馬就端著茶給朱元璋端了過去。

幾人坐下喝喝茶,

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舒緩了氣氛。

一個時辰後。

太監端著查閱的戶部奏疏走了過來,道:

“稟陛下,洪武二十二年科舉記載的九百三十名進士,七百六十人是士族大姓,一百三十二人是是兩代無官的書香門第或名宦之後。餘下三十八人,是落魄數代一直無功名的寒門士族。”

話音落下。

結果呼嘯而出。

朱元璋略顯沉默,想不到還真如李逍所說。

大部分的官員都是出自士族大家,寒門難出貴子。

不過還好,也算出了三十八人。

朱元璋看向李逍道:“你是怎麼察覺的?”

李逍如實回答:“是臣這次與永安郡主遊江南,發現南方學子多數有錢,因而推測的。

想學好八股文,必要入學堂得名師指點,無錢根本讀不起書,久而久之,功名就被大家族壟斷。甚至考官出題的時候,消息靈通的家族,能推測出考官的喜好,獲得先機。

就比如這次的考試泄題,其中必然有利益糾葛。

即便出了一些寒門子弟,但上京趕考的費用很高,想要獲取費用靠功名,也隻能接受當地地主階級的資助。

久而久之,這些寒門子弟也難出淤泥而不染。

待這些寒門子弟考上功名,便可免稅,這些地主家的田地,往往就寄掛在學子身上,從而逃稅,總之於國不利。

最可怕的是,這些寒門子弟即便入仕,也會因為家貧而不得不朝著朝中那些權貴圈子靠攏,往往被當槍使,根本發揮不出真才實學。”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點頭,“難怪南北考生,多為南方學子入榜,也有這樣的緣故,李逍你的觀察能力不錯。”

頓了頓,朱元璋接著道:“可你後麵說的有些危言聳聽,他們能抱成一團?他們敢??”

“敢不敢”

李逍想了想,道:“臣有一計,陛下一試便知。”

朱元璋道:“說來聽聽。”

李逍道:“陛下,隻要您動了官員們的利益,他們就會出來阻止您,他們會抱成團來阻止。”

朱元璋微微皺眉。

而李逍看向朱棣道:“殿下之前不是說,您想出軍北元,需籌集軍費?”

朱棣點頭:“沒錯,李逍,你可有好主意?”

李逍道:“唯有加稅。”

朱棣道:“加稅難啊,孤還沒想好從何處下手,百姓生活不易,總不能向他們伸手要錢吧。”

李逍笑道:“那自然不好,臣覺得,該向富人收收稅了,鐵礦,鹽礦等民窯,那些都是產錢大戶,何不向這些人加稅?”

朱棣眼睛一亮,道:“這倒是好主意,你的意思是,百官會阻止孤?”

聽到這,朱元璋也明白了李逍的用意,道:“李逍,我懂你的意思了,那些民窯大多都是士族大家的產業,你的意思是,如果咱加稅,這些官員會出來阻止咱??”

李逍點頭:“這樣便能能看出,這朝堂之上隱隱還是會有團體的,他們平日裡兩袖清風,不作貪汙之事。那是因為他們家有良田,也有產業,或是親戚家的,或是好友家的,總之不在他們名下,但好處最終都是流入世家手中。”

說完,李逍道:“臣還有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朱元璋道:“講,今日就要說個透徹!”

李逍笑道:“那臣就說了,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假。但無論朝堂如何變化,大世家總能屹立不倒,他們已經成為了龐然巨獸,難以撼動,即便王朝更替,他們能跟隨規則適應,他們的產業一直有人庇護,他們家族永遠有人在朝中做官。”

聽完後,朱元璋略微吃驚,這一點他早就看到了,隻不過李逍敢說出來。

吹了吹茶杯中的茶湯,道:“老四,那就試一試。”

“對了。”

朱元璋看向李逍,“你說了這麼多,就說咱八股取士有毛病,那你有何高見?”

李逍想了想,回想起來這段曆史,廢除八股取士的原因就是它束縛了才學人士的思想,這樣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且從內容到形式都束縛著百縛應考者,使得很多的才學人士都不講究實際的學問,近代華夏的危害也很大。

但廢除的時候是1905年的9月2日,這天,張之洞、袁世凱一同奏請立停科舉,1906年的時候,所有的鄉會試一律停止,八股取士正式廢止,並令學務大臣迅速頒發各種教科書。

想要廢除八股,那就必須要有相應的考試方法替代,而且要教育配套這考試,不是說換就能換的。

李逍覺得,雖然危害特彆多,但想換也太難了,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這不是自己能乾成功的事情,這要一批文學分子一起才能改革成功的事。

最終,李逍還是搖了搖頭:“臣眼下沒有什麼好辦法,隻是看出了毛病,還沒想到如何解決。”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煦:“.”

朱高燧:“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朱元璋微微一笑,起身站了起來,看向李逍道:“李逍,你起來。”

“啊?”

李逍疑惑的起身。

“哎呦~~~”

李逍感覺自己屁股被踹了一腳,並不痛,不過他還是裝作齜牙咧嘴一下飛了出去。

朱元璋踢了李逍一腳才解恨,罵罵咧咧道:“你這個臭小子,跟咱講了兩個多時辰的課,咱們一夥人聽你分析了兩個時辰,到頭來你說無計可施???你小子竟說廢話!”

朱棣心頭一喜,父皇踢了李逍屁股一腳,還一幅大怒的樣子,但其實就是做做樣子,這樣反而是親切的表現。

若是真生氣,不打你,也不罵你,不跟你說一句話,不說你的對錯,那才是真死定了.

朱棣急忙哄著朱元璋,道:“父皇消消氣,李逍這小子,就是這個德行,能跟你扯呼半天,結果這不是鬨著玩麼。”

說完,又看向李逍,露出一副嚴厲的樣子,罵道:“李逍,還不給你皇祖父倒茶,給他消消氣。”

“好嘞。”

李逍彈跳起來,拍了拍屁股的灰塵,嘿嘿一笑,倒了茶水給朱元璋遞了過去。

“陛下,您是雄主,臣指出問題,您一定會想到解決的辦法。就不勞小的費心了。”

李逍這般說道,心想,問題我已經給你拋出來了,我是想讓你認識到這個問題,你自己想法子去解決吧。

畢竟這種動天下士族根的大問題,我也無能為力啊

朱元璋喝了口茶,道:“你小子,就不能讓咱好好休息一下?咱都打算不管朝政了,你又拋出了這麼大個問題出來。你說什麼,也要說出個一二來。”

李逍想了想道:“臣以為,不該變動太大,科舉如常,但可稍微變動一下內容,放開一些,不局限於四書五經和八股文體。甚至可以讓六部的官員各出一些題來考考他們的務實能力。”

朱元璋想了想,道:“你這個讓朱棣考慮去吧。”

說完,看向朱棣道:“老四,你去試一試,看看這幫家夥有沒有李逍說的這般。現在就放出去消息,朝廷大軍出征北元,要加征礦稅,明日早朝你再提,看看百官作何反應。若真是如李逍所說,隱隱抱成一團,那這個八股取士,便真是有些問題了。”

加了稅,就能出去打仗了.朱棣一喜,拱手:“是,父皇。”

李逍拱了拱手,準備告退開溜。

朱元璋湊了過來,小聲道:“你小子雞賊的很,剛咱踢你那一腳,就用了幾分力,你能飛出這麼遠?”

李逍嘿嘿一笑:“陛下,寶刀未老,勁兒大!”

朱元璋沒好氣道,“去去去,明日早朝,記得過來。”

李逍拱手:“臣領旨。”

回去的路上。

兩人騎著馬,朝著京城的府邸走去。

李逍略微琢磨了一下今天的事情,看向朱高煦,道:“今天我說這事兒,是不是唐突了?”

朱高煦想了想,道:“我覺得不唐突,姐夫,說實話弟弟我非常認可你的想法,讀書人就是一群誤國殃民,整天指指點點”

李逍扶額,感覺問了等於沒問。

這朱高煦是武將,跟文官天然就不對付。

俗話說有事夫妻多商量,李逍還是打算回到府邸後,跟朱凝雲商量一下。

回府邸之後已將傍晚。

天邊的火燒雲將天際染成了蛋黃色。

今日朱凝雲跟幾位年幼的公主一同逛街,給李逍買了幾身衣裳,讓人準備好了飯菜,迎接二人。

“逍郎,今日辛苦了,怎麼呆了一天?”

朱凝雲笑著將李逍迎了進來,引薦道:“逍郎,今日幾位公主來府內做客,這是南康公主、這是永嘉公主、這是含山公主、這是寶慶公主、這是江都郡主。”

眼前站著幾位小姑娘,都是朱元璋的女兒,年齡和朱凝雲相當,最小的那個寶慶公主才七歲,幾人相貌都長得水靈,畢竟都是後麵的妃子生的,相貌不差。

其實,他們當中大多數都是帶著目的來的,因為其他權貴無法結交到李逍,封國公後,這些天無數權貴帶著厚禮拜訪李逍,都被李逍給拒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