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封大明國師,位極人臣!朱高煦懵逼,遷都北平?(1 / 2)





:[]

“這船好!又大又好!”

“真乃乘風破浪,乘風破浪!!”

朱棣站在甲板船邊,感受海風撲打臉頰,大船行駛的速度非常之快,將海水往兩邊推開,如破浪一般!

船之所以跑的快,是因為李逍安裝了發動機用螺旋槳提速,發動機是從係統得到的

而朱棣上船之後就格外的興奮,不停地在船上看來看去,這摸一摸,那摸一摸,特彆是摸到那高射火炮,愛不釋手。

“賢婿,能否開一炮給孤瞧瞧?”

朱棣一邊用手掌輕輕撫摸大炮,一邊喃喃道。

“當然可以。”李逍點頭,隨後招呼道:“來人,給太子殿下演示演示我們的鎮海神威炮的威力!”

“是!”一名炮兵激動地走來,開始調試火炮,隨後點燃引線,轟隆一聲射出炮彈。

這是明朝末年才出現的裝滑膛炮,而係統給出的圖紙比這炮威力更大,射程更遠,隻有一千斤的重量。

朱棣遠眺,幾個呼吸之後,非常遠的地方的海麵被炸翻了,海水彈到了天際,足以看出射程之遠,威力之大。

已經遠超明朝,橫掃全國的大炮了!!

“我的天這火炮當真厲害啊!”

朱棣的眼睛都看亮了:“若是這次有這種火炮攻城,哪裡這麼困難,直接轟上幾炮,城牆都給炸穿!”

朱棣看著船艙,又問道:“這船為何不用人劃槳?”

李逍笑著解釋道:“這是因為.”

朱棣一連又問了七八個問題。

李逍都做出了解答。

“爹,你從剛才開始就一直.”朱凝雲笑著拉著朱棣的胳膊,“進來歇息歇息吧,坐著喝喝茶水。”

“好,好。”

朱棣點點頭,的確說的有些口渴了,打算進去船艙。

“嶽父大人,您好好休息一下。有什麼需要您凝雲說,她都給您安排的妥妥當當的。”

見朱棣要走,李逍便招呼了一聲,隨後拿來了自己的魚箱,打算海釣,朱高煦也拿出了根魚竿,要跟李逍比試。

“你們這是.”

朱棣看到李逍和朱高煦兩人正拿著魚竿在釣魚,不由問道:“你們這是乾嘛?”

“爹,他們兩個比試釣魚呢,咱彆管他們。”

朱凝雲幫忙解釋道。

“比試釣魚?”

朱棣擼了擼袖子,興趣盎然道:“孤也來!”

朱高燧也興奮道:“我也來。”

朱凝雲:“.”

男人至死是少年,果真如此啊.

隨後,就是四個人一起釣魚的比試了,朱凝雲沒有加入,她對釣魚沒有太大的興趣。

而女人永遠也體會不到,釣魚佬的快樂。

特彆是這種海釣,釣上了大魚,與其角力,幾個時辰都不一定拉的上來,是非常刺激的。

在李逍和朱高煦的幫助下,朱棣和朱高燧很快也學會了用這海竿,等待魚兒上鉤。

兩個時辰後,正昏昏入睡,朱棣的魚竿上魚了,朱棣興奮的拿起魚竿,發現對麵魚的力氣非常的大,差點把他拉翻。

“來大魚了!!”

朱棣臂膀用力,開始拉魚.

另外一邊朱高燧、朱高煦兩人的魚竿沒上魚。

而李逍魚竿上魚了,不過他沒動,假裝沒上,魚兒很快脫鉤

玩的就是人情世故。

半個時辰後。

朱棣用蠻力將魚給拉給拉上來了,成功獲得了釣魚比賽冠軍。

“爹厲害啊。”

“爹無敵啊!”

“嶽父強啊!”

三人一起拍了個馬屁,讓朱棣十分爽快。

隨後,大家圍過去去看魚。

此魚,體形較長,粗壯而圓,呈流線形,向後漸細尖而尾基細長,尾鰭為叉狀或新月形。

長約有一丈,整個身體呈現出淡藍色。

“此乃何魚?”朱棣也是第一次見。

李逍笑道:“此乃藍鰭金槍魚!它是遊動速度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一,隻有極為凶殘的鯊魚和大海豚方能與它匹敵。金槍魚全速遊動時,速度每半個時辰可達五十五海裡。因此此魚的身上全無贅肉,全是瘦肉,口感緊致,味道上佳,若是拉到北平城去賣,可以賣出一千兩銀子的高價,今日有大餐吃了。”

朱棣欣喜道:“隻可惜老大不在啊,李逍,就交給你了。”

李逍拱手:“嶽父大人等著瞧吧!”

於是乎,朱凝雲和李逍一同開始做飯。

一個時辰後。

金槍魚大餐就上桌了,煎、蒸、生各種做法都安排了。

憑借李逍的圓滿級廚藝,加上朱凝雲頂級刀工,切出來的魚片薄如蟬翼

大家吃著海鮮大餐,喝著紅酒,巴適得很。

這金槍魚是沒有刺的,營養十分豐富,低脂肪、低熱量,其中的EPA、蛋白質、牛黃酸均有降低膽固醇的卓效,經常食用,能有效的減少血液中的惡性膽固醇。

還有DHA,能夠激活腦細胞,促進大腦內部活動。

飯桌上,李逍介紹了這金槍魚的食用價值,大家聽完後,都不由得多吃了一些,隨後感歎朱高熾沒有口福啊

“對了你們三個。”

朱棣喝了口紅酒,道:“現在該說說,你們三個去了倭國做了什麼了吧?這麼多倭寇應該不是憑空冒出來的。”

李逍端起酒杯,“嶽父大人,敬您一杯”,喝了口酒,這才道:“都是小婿的主意,想要將倭寇一網打儘!這倭寇橫行霸道,常常侵襲沿海,搶劫商船,乃禍患也,不除不行啊。”

朱棣撇了撇眉,道:“為了徹底除掉倭寇,所以.你們就把倭國給占了?”

李逍尷尬一笑:“原來什麼都瞞不過嶽父大人啊若是不占據倭國,這倭寇就會源源不斷的誕生,也唯有這個辦法了。”

好家夥,朱棣直呼好家夥。

為了除倭寇,就把老巢給掀了是吧!

不過他心中一喜,果然是把倭國給占了,故作不悅道:“即便是出兵,也需要跟朝廷請戰啊,你這樣擅自出兵,算怎麼回事?”

李逍道:“嶽父,這可是聖上準許的。”

朱棣皺眉:“聖上何時準許了?他也不知道此事。”

“不不不。聖上準許過了。”李逍解釋道:“北平是特區,允許一切改革。”

朱棣哼了一聲,道:“你占倭國,跟北平有什麼關係?”

李逍笑道:“當然有關係,占據倭國,是為了除掉倭寇,除掉倭寇,是為了開海,開海就是北平的政策,您說這有沒有關係?”

朱棣:“?????”

朱棣略顯無奈這也能扯得上關係啊.

咦,李逍剛說什麼?

開海?

朱棣驚訝道:“你要開海??”

李逍點頭:“是啊。”

朱棣:“.”

朱棣咬了口煎魚肉,細嚼慢咽,想了一會,拍桌子道:“對啊,如今倭寇一除,的確是能取消海禁了,我大明的瓷器、絲綢便能去其他小國換來錢財就能使得大明更加富有。”

“如今我大明國盛民強,也該去去海外,彰顯大國風采!”

說著,朱棣喊了一聲:“將馬和喊來。”

李逍尷尬的解釋道:“現在不叫馬和了,小婿賜了馬和鄭姓,現在叫鄭和。”

聞言,朱棣感覺自己跟女婿之間,有種說不來的默契.

不多時,鄭和來到朱棣麵前,“見過太子殿下。”

“鄭和,聽說這船,是你造出來的?”朱棣問道。

鄭和拱手道:“回太子殿下,是臣所造。不過是永樂公提供的圖紙,若是沒有圖紙,臣等也造不出來。”

朱棣微微頷首:“你跟著李逍也有數年了,該回來了,為孤辦事,可還願意啊?”

雖然是李逍給出的圖紙,但若是沒有才能也造不出這樣的大船,在海上航行也是需要經驗,朱棣看出來了,這鄭和就是有這方麵的才能,隻不過被李逍挖掘出來罷了。

鄭和哪敢不從,拱手道:“臣願意,不過是永樂公.”

朱棣看向李逍。

李逍看向朱棣,拱手笑道:“此等人才,小婿借用五年已滿足了,是該物歸原主了。”

廢話,還不趕緊麻溜的還回去,不然一直讓北平府一府之地承擔造船廠,那不得虧死了

“好!鄭和,待這次回京,孤就請奏,令你再開朝廷造船廠,打造大明寶船,去探索大海彆處其他的國家,彰顯我大明國威!”朱棣正色道。

鄭和激動地拱手,這本就是他心中的理想啊。

“領旨!謝殿下!”

大船航行五日。

大家在船上格外放鬆,每天就是曬曬太陽釣釣魚。

朱棣還跟李逍幾人談論了如何處置倭國的問題。

朱棣也了解到,現在倭國並非是直接控製,而是半控製,扶持了傀儡皇帝把控局勢,反對家族在激烈對抗。

李逍建議,不停地給傀儡皇帝軍力支持,使其戰爭不斷。

等倭國快分崩離析的時候,大明直接出兵滅掉所有駐紮在倭國的諸侯,隨後強行納入大明版圖。

對於李逍的建議,朱棣也在思考,至於真正要怎麼做,還需要回京之後更文武百官商討一番。

一周後。

大船回到了海津鎮(天津)碼頭停靠。

一行人踏上了回北平的路。

“我的天啊!這是什麼路??”

剛踏入北平,朱棣就被眼前的柏油路給震撼到了。

他走在柏油路上,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又硬又結實,一眼望去都是十分平整,馬車再這樣的道路上行駛,速度會更快。

李逍道:“這是柏油路,如今北平的大路都鋪上了這樣的路。”

朱棣驚訝道:“這得花多少銀子啊??”

李逍道:“也沒多少,全北平也就花了一千多萬兩。”

朱棣:“????”

朱棣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修路花了一千萬兩,鬨呢?

李逍笑著解釋道:“要致富,先修路。正所謂道路不暢,商貿不旺,一些地方明明有好東西,卻因為道路不變,無法運送出去販賣,果子滿枝卻爛在枝頭,十分可惜,這就是修路的意義。”

“咱先不說這個,也不問你這錢從何而來。”

朱棣質問道:“可你修路為何花了一千萬兩白銀?這花的錢也太多了吧!”

李逍一攤手,道:“多嗎?”

朱棣納悶道:“不多麼?五年前,整個國庫的稅收也才三千萬兩白銀,經過孤這五年來的不懈努力,現在翻了一番,年稅收達到了六千萬兩白銀,可你這修一府之地的路,居然要花一千萬兩白銀?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李逍笑道:“您就說說,這路修的值不值吧。”

朱棣一看這道路,道:“是挺直的。”

李逍:“.”

李逍換了個說法,道:“您就說這劃不劃算吧?”

朱棣皺眉道:“劃算個屁,一千萬兩啊!”

李逍無奈解釋道:“之所以花了這麼多銀兩,是因為小婿取消了勞役,這路都是花錢請人修的,付的銀兩。”

在大明朝,古代官府衙門修路,開河,修宮殿等事務,都是用的勞役,勞役是不花銀子的,每個成年男子都要參加。

沒有這些勞役,朝廷很多事情都做不成。

而李逍直接將勞役給取消了????

朱棣:“????”

朱棣差點就跳了起來。

讓你改革,你把桌子都給掀了??

以後朝廷沒了勞役,拿什麼搞工程啊???

“嶽父莫急。”

李逍急忙道:“聽我給您解釋。”

朱棣氣不打一處來,道:“你給孤好好解釋解釋,否則就算孤饒了你,聖上也饒不了你。”

也難怪朱棣動怒了,畢竟是一國之儲君,李逍的所為簡直是將王朝的製度給直接改了。

“爹,消消氣。”朱凝雲急忙挽著朱棣的手。

“爹,你看你急的,讓姐夫跟您解釋嘛。”朱高煦也立馬跑了過來,用手掌捋了捋朱棣的後背,讓他氣更順暢一些。

朱棣瞪了朱高煦一眼:“李逍雖然是你姐夫,但你也是藩王,你就讓他胡來?”

朱高煦道:“老爺子啊,你就聽李逍解釋吧。”

說著,朱高煦給李逍使了使顏色,“姐夫,說說你的循環論吧,就是吃屎的那個”

“吃屎?”

朱棣眉頭一皺,不知道為何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不是什麼吃屎……嶽父大人,小婿就給你解釋解釋。”

李逍笑著道:“嶽父您看哈,我們平時吃的五穀雜糧,最後如何啦?”

朱棣撇了撇嘴:“自然是成了汙穢之物,排了出去。”

李逍又道:“這汙穢之物,是不是成為肥料,又滋養了五穀雜糧,使其生長?”

朱棣點點頭道:“的確如此。”

李逍接著道:“這糞肥滋養了五穀雜糧,是不是又回到餐桌上,再次吃到肚子裡,又成了五穀雜糧,生生息息,不斷循環?”

說到這,大家都有種惡心想吐的感覺

不過話糟理不糟,朱棣隱隱察覺到什麼,但卻又有些不太明白,問道:“這根取消勞役有何乾係?”

“有乾係的。”

李逍用手比劃,解釋道,“嶽父您看,小婿雖然取消了勞役,花了更多的銀子招呼民工修路,但這民工賺了銀兩,自然是要去花掉,這錢啊,不就被商人賺了麼?小婿再從商人那裡收取商稅,這不又有了錢,咱拿這錢拿去繼續修路。”

李逍一拍手,道:“您看看,這不等於沒花銀子嗎?”

簡單的說了個經濟循環的理論,雖然有些簡陋,但朱棣應該能聽明白.

朱棣微微皺眉:“你是說,這錢財就如同糞肥一樣,在不停地循環?”

“對啊。”

李逍點頭道:“這錢財如同糞肥,在滋養朝廷的同時,又滋養了百姓,何樂而不為?看似小婿取消了勞役,卻是讓這個循環動了起來,大家便越來越有錢,衙門收的稅收也就越來越多,能辦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百姓們都有賺錢的活計乾了,就能賺取更多的錢,改善生活,而商人也就變著法子賺百姓的錢,各種行當便能百花齊放,商人賺得多,咱就可以收取更多的稅收”

“咦”朱棣醒悟:“好像是這個道理啊。”

而一旁的朱凝雲鄙夷道:“逍郎,下次能彆用糞肥打比方麼,聽了有點惡心.”

李逍嘿嘿一笑,小聲道:“咱現在不是已經不用糞肥了麼”朱凝雲撇了他一眼,就你聰明。

回到了馬車,朱棣還在回想剛才那件事情。

越想覺得越對。

是啊,如果李逍這樣大規模的修路,豈不是和當年的隋煬帝修大運河一樣,引得百姓怨聲載道。

這樣給錢,讓百姓去乾活,百姓自然不會有怨言啊!

難怪李逍能在短短五年辦成這件事情。

接著,朱棣又在想著糞肥的事情。

倒是有些道理啊.

這金錢就像糞肥一樣循環.滋養一切.

“等等!”

朱棣突然覺得不對,一拍大腿道:“還是有問題,商稅三十稅一,大頭都給商人賺取去了,不是肥了商人了麼?”

想到這,朱棣正要找李逍理論,可突如其來的一道聲音傳來,打斷了他的思路。

嗚嗚嗚——

一聲聲汽笛聲響起,是火車到站了。

朱棣等人此刻剛好到了火車站。

“什麼聲音??”

朱棣彈出腦袋四處觀望,隨後看到一間大屋子,上麵寫著火車站-固安站。

朱高煦笑著招手道:“老爺子,下馬車吧,馬車太慢了,讓你見識見識蒸汽火車。”

“蒸汽火車?”

朱棣下了馬車,問道:“何為蒸汽火車?”

“哎,去了您就知道了。”

朱高煦懶得解釋,拉著朱棣往火車站走,其他幾人跟在身後。

等幾人走到火車站門口,百姓們看到李逍都沸騰了。

“是李青天大人!”

剛走過來,就有不少百姓看到李逍,紛紛激動的喊著,隨後一同躬身道:“見過李青天。”

李逍笑著擺擺手到招呼:“百姓們好。”

所有百姓拱手:“李青天大人辛苦了。”

李逍擺擺手:“不辛苦。”

百姓們紛紛自覺的讓出一條道路,讓李逍等人暢通無阻的走進去。

“看不出,你在當地威望還挺高啊。”朱棣笑道。

“小威望,小威望而已。也就是為民做主罷了。”李逍嘿嘿笑著。

李逍親臨,那些火車站的人都是畢恭畢敬的,直接走的貴賓通道,提前進入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鐵軌附近,大鐵疙瘩出現在朱棣的麵前。

朱棣看到火車後,麻了!

徹底麻了!

如果是那艘大船他還能夠理解,這火車他根本無法理解。

已經超出了認知範圍之外了。

“此乃火車???”

朱棣大驚道:“這麼大的鐵疙瘩,怎麼動起來的?”

朱棣和朱高燧就跟劉姥姥進大莊園一樣,不停走動,盯著這火車左右觀看,不停地咂舌。

不等李逍開口,朱高煦就解釋道:“老爺子,您這就孤陋寡聞了吧,孩兒給你解釋解釋,燒水的時候,水蒸氣會將蓋子給推開,這就是蒸汽火車能動起來的原理。”

其實朱高煦自己也不懂,是李逍說的,他隻不過是轉述一遍。

“原來如此.”

朱棣也沒聽太懂,不過還是不懂裝懂了一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