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春佳節,李逍心中的盤算,全場最靚的仔!(1 / 2)





:[]

轉眼間,就到了年底,春節到了。

自李逍在北平後,這北平城的春節就格外的熱鬨,現在是永樂七年,永樂五年遷都北平,已經是第二個年頭,而今年,朝廷的官員終於感受到變法的好處了!

明初官員的節假日,一度十分摳門。

洪武在勞模朱元璋的安排下,他自己包括官員們,一年隻有五天假,不過北平的節假日休沐時間早被李逍改了。

臨近年底,李逍提議,春節應該多放假,大家忙碌了一年,這時候該團圓團圓,大家忙活了一年,賺的錢也該花出來了,這時候是促進經濟的好機會。

於是朱棣又大方了一把,增加了十天元宵節假期,從年前的臘月二十四直放到了年後的正月二十,春節聯接上元節,真正的大長假,文武百官再次享受到變法帶來的好處,放假後撒丫子玩。

比如正月初一的北京城隍廟會,那真是人山人海,放眼望去,跟海洋一樣,都是人頭,人擠人,都在購物。

從早晨開市起,各種貨物攤點一氣排開,竟然能把刑部衙門整條街都占了,百姓們在這一天的購物欲望高漲,都會過來買年貨。

吃的玩的,穿衣用度,應有儘有,全國奇珍貨物薈萃,甚至還有歐洲進口來的西洋物件。

城隍廟一攤位難求,都是要上交昂貴的租金,攤位多,競爭大,商家們相互都會讓一些利,就類似未來的雙十一購物節。

不過租金高,賺的也多。

某些賣油鹽醬醋的小販,家資竟然有百萬錢。

永樂七年的春節絕對不一般,為了這次春節展現皇家天威,朱棣差不多花費了幾十萬兩銀子籌備各種宴會及燈會活動,讓全城的百姓感受到在天子腳下的繁華和好處。

民間有民間過春節的方法,皇家又有些不一樣了。

如今李逍的身份,過的不是民間的春節,而是皇家的春節。

是跟著朱元璋、朱棣等人過節,因此他的身份早就去掉了儀賓,同時也不是駙馬,而是一個嶄新的稱謂“金寶”。

儀賓和駙馬在明朝的地位是比較低的,非常之低,乃至於勳貴家族甚至是普通的書香門第世家都不願意跟皇家結親,凡是誰被選中駙馬的人家,就再完了,再也不能入仕當大官。

“駙馬儀賓,不許入仕,其子不許任京秩”,若是被挑中的駙馬的父親,已經在朝廷任職,那麼會立即提升一品,然後馬上退休。

這一規定的出發點是為了防止外戚乾政,因為這條國定,成為駙馬或者儀賓,被很多男子視之為雞肋。

其次,明朝的駙馬很沒有地位,成親之後跟公主還是上下級的關係,行夫妻之事之前,還要先稟報一下,看公主的心情。

成婚的時候兩人在拜完天地後,公主駙馬東西相向坐,公主坐主位,駙馬坐客位,駙馬向公主行四拜禮,公主坐受兩拜。

起身答謝兩拜,禮成之後,駙馬才可以住在公主府,丈夫向妻子行禮,這和傳統的男尊女卑觀念完全相反。

不僅是駙馬沒地位,就連他的父母都沒有地位。

按明朝規定,成婚十日,小兩口須回宮裡回門,回門當天,公主直接進宮去奉先殿,然後拜見父皇和母親,而駙馬則須於前一天到鴻臚寺報名,第二天到午門外謝恩,再入宮行禮,皇帝賜宴,宴必回家。

雖然地位低,但明朝的駙馬或者儀賓的門檻也降低了,不少公主、郡主嫁的都是平頭老百姓,這在以往的朝代是看不到的。

李逍也就是在明朝能娶上郡主,若是其他朝代,怕是哪裡好玩去哪裡玩去了。

不過李逍拚本事吃軟啊呸,軟飯硬吃,跟其他儀賓、駙馬不一樣,地位越混越高,跟朱元璋稱兄道弟的,更是在宮外有自己的府邸,這儀賓和駙馬的名頭很顯然就不適合他了。

在朱棣的旨意下,特事特辦,禮部等官員商議了一周,給國師李逍出了‘金寶’的稱號,普天之下獨此一人。

金冊金寶裡的金寶,指的就是傳國國璽,為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

也就是說,李逍的身份已經跟傳國玉璽等同了,加上永樂公,永樂二字的封號,當真是千古第一人。

而姚廣孝得知李逍的身份被封為‘金寶’後,大聲感歎,“原來算出來的半個皇帝命是這個意思啊李逍成玉璽了,那還真是半個皇帝命!”

被封金寶後,李逍跟朱棣的關係,就真的等同於民間老丈人和老女婿的關係,其實也本就如此,隻不過正式提了一嘴。

不過李逍是個特例,他的身份提升對其他儀賓和駙馬的身份,沒有任何影響,該如何還是如何。

當然了,如果其他駙馬能夠跟李逍一樣,幫助老丈人奪得皇位,屢次挽救老丈人以及丈母娘的性命,給朱元璋續命,變法強國使得國力強盛數十倍,更是能成為儒聖,那一定也能獲得李逍一樣的對待,但顯然,除了李逍,沒人能做得到

從臘月二十四祭灶開始,皇宮就開始準備過年了。

宮眷、宦官們開始穿葫蘆景補子和蟒衣,大家都準蒸各式各樣精致的點心,存儲豬肉,“將為一二十日之費”。

從這天開始,到正月十七日為止,宮中每天都在乾清宮前燃放花炮,隻有遇到大風天氣,才會停止半天,或者一天。

到了臘月三十日這天,宮中開始更加忙碌起來,“門旁植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室內懸掛福神、鬼判、鐘馗等畫”,“床上懸掛金銀八寶、西番經輪,或編結黃錢如龍”,“簷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名曰歲”。

永樂七年,正月初一,李逍一大早就起了床,帶領全家去了皇宮,跟著老朱家一家人,過著皇家的春節。

天蒙蒙亮的時候,京城的文武百官們就要起床,就要從家裡出發趕往紫禁城,因為一年一度的初一大朝會就要開始了。

一部分為“朝賀儀”,朝賀的對象又有所不同,文武百官與外國使者要向皇帝拜賀新年。

而各家的夫人則要向太皇太後、太後與皇後進行朝賀。

第二部分則是“大宴儀”,首先即皇帝在官員拜賀結束之後在宮中大擺宴席,官員、皇室成員與外國使臣均可參加,其次便是各位夫人要在後宮與太後等人一起吃飯。

整個正旦朝會的規模十分龐大,宴席也多種多樣,分為大宴、中宴或小宴,不同的宴席也對應著不同的菜式。

總之,就是整日的吃喝玩樂,不過李逍不是小角色能安逸的吃飯,不但要接受文武百官的敬酒,還有許多藩屬國的使者的敬酒,要不是身體倍兒棒,怕就早就喝趴下來。

因為假期加長,春節一路玩,持續到了上元節,接著玩鬨。

又是一個上元節猶記當年打開朱凝雲的心扉,就是帶她從府中離開去了上元節,當時李逍還扮豬吃虎,在上元節的猜燈謎活動奪得魁首,獲得美人芳心。

不過時過多年李逍已經歸為國師,大明儒聖大明永樂公,大明醫聖

再去扮豬吃虎,顯然就不合時宜了,而且李逍的儒聖雕塑都立在了文廟,真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不同於上次的上元節,這次是皇家直接出手了。

朱棣下旨,由朝廷出手舉辦的鼇山燈會,更加壯觀非凡,大明皇家在宮城裡搭成的巨型花燈煙火景觀。

鼇山燈會的規模自然空前,花費就有數十萬兩,北平現在的煙花廠非常多,工藝在李逍的推動下也大幅度提升,經濟繁榮。

朝廷從民間購買來的,把各種設計獨特的“奇花”“火炮”層層疊積起來,通常會堆積十三層高數丈,因形象像山,此被稱為“鼇山”。

同時允許臣民進入宮城,臣民赴午門觀鼇山三日,君臣同樂的意義十分重大,堪稱明朝版的“春晚”。

待到元宵節這天,龐大的“鼇山”上各種形狀的彩燈閃爍,絢麗的焰火不停燃放,當真是五光十色,漫天繽紛,規模之大,唯有李逍那天稱為儒聖的天地異象可以匹敵。

這天更有鐘鼓司優美音樂裡,宮娥們翩翩起舞,簡直美妙無比的視聽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聚集在京城的三萬清酸秀才並沒有回家過年,因為培訓的緣故,而是選擇在京城過年,感受京城的春節。

這燈會上,隨處可見的文人墨客,在這裡猜燈謎,作詩作詞博賞銀,不得不說,讀書人還是有些東西的,這燈會上的賞銀都快被他們給薅光了。

“好熱鬨啊。”

李逍跟朱凝雲帶著李無憂也在這燈會隨處晃悠,感受節日的氣氛,這裡還有小攤販在這裡賣吃食。

“羊肉串嘞,新鮮的羊肉串嘞。”

山海關有不少女真人跑過來討生活,他們發現在這裡賣新鮮的烤羊肉串能賺到不少錢財,做的比較多的生意就是賣羊肉串。

“爹爹,爹爹,我想吃羊肉串。”

“好好,那就去看看吧。”

對於這個女兒,李逍是無條件滿足,兒子窮養,女兒富養,李無憂拉著李逍的衣角,朝著烤肉串的攤位走去。

一看是國師來了,百姓或者官員們很自覺的給李逍騰出了一個空位,很是自覺。

那羊肉串的攤主是個中年漢子,穿衣很女真,跟百姓的布衣不同,他身上穿著都是皮草,不過針線和工藝卻又呈現出粗狂。

感覺與周圍格格不入,不過倒是不妨礙他生意好,這身衣服反而讓彆人覺得他這羊肉串新鮮。

“見過國師。”那中年人從周圍的聲音聽出來這是國師,急忙用女真人的方式行禮。

“羊肉串怎麼賣啊?”李逍問道。

“尊敬的國師大人,這都是上好新鮮的牛羊肉,托您的福,是從關外用火車拉過來現宰殺的,絕對新鮮”

那中年漢子羅裡吧嗦的介紹一大堆,生怕國師不光顧他的生意,末了才說出正題:“國師大人,這羊肉串一錢銀子三串。”

李逍看向這羊肉串,倒是不貴,貨真價實,分量也足,那羊肉很大一串,都是大肉粒,在烤爐上滋滋作響,冒著羊肉特有的香氣,帶點清醒的膻氣聞之令人垂涎欲滴。

“來三串吧。”李逍笑著拿出一錢銀子的大明寶鈔,上麵就是自己的畫像。

中年漢子先是推辭,說不用錢,不過李逍說自己不吃百姓的一針一線,他這才雙手接過寶鈔。

這些關外牧民在北平賺寶鈔,等走的時候就會去大明銀行兌換成金銀,因此不抗拒寶鈔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