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萬曆皇帝的一生(1 / 2)





:[]

雖然朱翊鈞十歲就登基了,但是他頭上還有他的生母李太後在看著。

所以,即便朱翊鈞身為大明的皇帝他也不能夠亂來。

大明朝廷以孝道治天下,所以朱翊鈞對於他的生母還是特彆的敬重的。

李太後的話他也會照辦。

但是身為皇帝,哪有不尋歡作樂的。

而朱翊鈞身邊的太監自然也是為了巴結皇帝,什麼都會做。

也會到處搜羅一些奇淫巧技的東西獻給朱翊鈞,為的就是能夠贏得朱翊鈞的歡心,好讓他們在宮裡更上一層樓。

萬曆帝朱翊鈞身邊的太監孫海就特彆擅長這些門路。

他總會收羅一些小玩意來供朱翊鈞頑耍,討朱翊鈞的歡心。

但是李太後對朱翊鈞的管教向來嚴格,所以他的這些不務正業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翊鈞的玩心也越來越重,也越來越沒有之前那麼勤奮了。

有一次,朱翊鈞醉酒調戲宮女,被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看在眼裡。

先前朱翊鈞在孫海的蠱惑下本就有些頑劣,現在更是調戲宮女。

馮保又是李太後的人,而且他也清楚朱翊鈞身為大明的皇帝是不應該這樣做的。

所以,馮保便將這件事情稟報給了李太後知曉。

李太後知道了這件事情,極為生氣。

沒有想到她悉心教育的朱翊鈞居然會這麼不爭氣,最後還是隻顧著玩了。

為了能夠讓朱翊鈞長記性,李太後便讓朱翊鈞下罪己詔。

朱翊鈞自然是不會自己寫罪己詔的,李太後便命令張居正給朱翊鈞撰寫罪己詔。

張居正也沒有推遲,直接開始給朱翊鈞寫罪己詔。

萬曆皇帝朱翊鈞雖然年紀不大,但是罪己詔代表著什麼他還是很清楚的。

那是要向天下人承認自己錯了,要乞求天下人的原諒。

罪己詔一般都是昏君或者犯下了天大錯誤的皇帝才會寫的。

而他朱翊鈞不過就是貪玩了一點,居然就要下罪己詔。

這讓朱翊鈞不能接受。

本來還以為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會幫著自己在李太後麵前求個情,幫自己說上幾句好話。

可是沒有想到張居正居然沒有任何的求情,二話不說直接開始寫罪己詔。

這下,萬曆皇帝朱翊鈞更加難受了。

沒有想到他的內閣首輔居然不會想著他,居然不會處處替他這個皇帝著想。

對於李太後居然更加言聽計從。

他朱翊鈞乃是大明的皇帝,堂堂九五至尊,從來都沒有受過什麼委屈。

可是這一次,居然因為調戲宮女這麼小的事情就要下罪己詔。

這對朱翊鈞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雖然朱翊鈞心中有一百個不滿意,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照做了。

麵對李太後,朱翊鈞可不敢有違逆的心思生出來。

但是朱翊鈞雖然下了罪己詔,但是心中卻開始對太監馮保和內閣首輔張居正怨恨了起來。

這件事情之後,他身邊的太監孫海也被遣走了。

至此,朱翊鈞便生活在了李太後和張居正的嚴格要求之下。

張居正對於朱翊鈞從來都是嚴格要求,根本就沒有把他當做皇帝來看待。

而是當做了自己的學生來看待。

如果朱翊鈞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張居正絕對會出來指證。

甚至有時候訓斥朱翊鈞,說的很多話也不留情麵。

雖然張居正是為了朱翊鈞好,但是慢慢的在這種嚴格的管教之下,朱翊鈞也有些叛逆了。

他對張居正更加記恨了起來。

後麵李太後將大權歸還給萬曆皇帝之後,朱翊鈞也沒有在第一時間對張居正下手。

因為張居正還是內閣首輔,而且能力強絕,的確是個不得多得的人才。

大明在張居正的管理之下煥然一新、蒸蒸日上。

雖然朱翊鈞對張居正懷恨在心,但是他並不是一個昏君。

他也知道張居正對大明朝廷帶來了什麼。

就這樣,一直到了 1582年張居正病逝。

在張居正去世的第四天,朝堂之上就有言官站出來彈劾張居正。

說張居正貪贓枉法、貪汙舞弊。

這其實也是實。

張居正雖然是大明一朝最厲害、最牛筆、對大明最有幫助的內閣首輔,但是他也確實是跟馮保勾結了的。

而且在他的萬年確實是生活奢靡。

張居正與馮保之間的勾結在大明朝廷內幾乎是人儘皆知,兩人也不怎麼背著人。

所以,在很多人的眼裡,張居正就是因為巴結上了馮保。

有了馮保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扶持,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本就對張居正換恨在心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當即便命人對張居正進行抄家。

也不知道是不是萬曆皇帝安排的人彈劾的張居正。

抄家這個效率屬實也太高了一點。

張居正被抄家之後,他的家人不是被餓死就是被流放。

拯救大明朝廷於危難,一手將萬曆年間打造成大明曆史上最富裕的年代,更是為大明續命了七十年的張居正。

就這樣,在死後遭到了清算。

有人說是因為張居正和馮保勾結,貪贓枉法。

也有人說是因為張居正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在萬曆皇帝朱翊鈞麵前托大。

其實,張居正做的最錯誤的一點就是獨攬朝政大權。

張居正那個時候幾乎已經將萬曆皇帝給架空了。

大明朝廷的軍政大權全部都是他一手包攬。

作為一個皇帝,是不可能容忍自己的臣子這麼強勢的。

萬曆皇帝之所以會在後麵對張居正進行清算,也算是情有可原。

至於張居正那絕對不是想要做一個權傾朝野的權臣。

因為那個時候,他早就是大明朝廷最有權勢的人。

甚至稱為一句二皇帝也毫不過分。

張居正是個有夢想的人,他要做的事情肯定是遭到當時不少人反對的。

為了完成他的夢想,為了完成對大明的改革,張居正是不可能將希望寄托於彆人身上的。

那肯定是要自己獨攬大權,好來完成自己的改革。

隻有手中握著最大的權利,他的改革才會最大化的按照自己想的來完成。

也正是因為張居正的改革,才讓大明出現了萬曆中興的局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