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跟雲逍子講和?荒謬!(1 / 2)





南京,江東門。

這裡的水路四通八達,是南京商業和交通要地,也是大宗商品貨物的重要集散地。

在江東門外,有一處灘塗,名為白鷺洲。

因為李白的一首《登金陵鳳凰台》,當中有一句‘二水中分白鷺洲’,而名揚天下,成為南京四十八景之一。

不過自從大明立國以來,這裡就成了魏國公私有之地。

也不知道是哪一代魏國公開始,把白鷺洲改建成了倉庫碼頭,商家隻要繳納一筆費用,就可以將貨物在這裡存放、周轉。

由於貨物進城要課稅,城門稅、船料商稅,生絲還要繳納絲稅,商人們為了避稅,紛紛將貨物放到白鷺洲來交易。

這裡是魏國公的地盤,加上商人的貨物沒有進城,官府也無可奈何。

如此一來,商人可以少交稅,魏國公可以白撈一筆,兩全其美。

唯獨就是朝廷,收不到一文錢的賦稅……大明就是這麼窮下來的。

對於大明的權貴、富商而言,這些都是基操,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在白鷺洲臨江的地方有一座望江亭,在亭中能夠把江麵上的景物一覽無遺。

此時,十幾個來自江南乃至東南各地的頭麵士紳、富商,聚在望江亭中議事。

“如今糧價暴漲,民意鼎沸,雲逍子,末日將至矣!”

“官府放糧平抑糧價,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很快就會撐不住了,到時候民亂四起,皇帝除了誅殺雲逍子以謝江南百姓,還能有什麼辦法來平息民憤!”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哪能容一個道士肆意妄為?”

……

士紳、富商們談笑風生,好不快意。

阮大鉞端坐其中,神色淡然,心中卻是得意萬分。

氣運不佳的自己,前半輩子接連押錯了兩次寶,這次總算是押對了。

在自己的運籌帷幄之下,雲逍子此時已經快到了窮途末路。

等江南一亂,大明國本動搖,皇帝即使再怎麼寵信雲逍子,最終也隻能殺之來穩定人心。

東林黨、張溥都奈何不得的雲逍子,如今,卻慘敗在自己的手中。

從此自己必將名揚天下,在江南,一呼百應!

日後在仕途上,還愁不能平步青雲?

一名富商朝一個身穿綢衫的儒雅男子笑道:“席會首,這次洞庭商幫,怕是要賺得缽滿盆盈吧?”

這儒雅男子,正是洞庭商幫的會首席本楨。

洞庭東山席氏,是蘇州著名的世家大族,也是洞庭商幫主力軍。

席氏和翁氏、許氏等東山商人家族聯手,使小小的洞庭商幫,發展到如今,已經能和財力雄厚的徽商並駕齊驅。

民間流傳著“鑽天洞庭遍地徽”的說法。

意思就是洞庭商幫善於削尖腦袋去鑽營,精明能乾,無物不營,無地不去。

這次的糧價暴漲,其實就是由士紳們謀劃,以席氏為首的洞庭商幫具體實施的。

“如果不是為了江南除掉一大害,席某又怎麼會去賺這個昧良心的銀子,讓江南百姓餓肚子?”

席本楨一陣搖頭歎息,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

周圍的士紳、商賈紛紛盛讚,心中卻滿是鄙夷。

有人估算了一下,這場風波下來,洞庭商幫至少要賺三十萬兩銀子。

當了婊子,又想立牌坊,無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