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唇槍舌劍,無與爭鋒(1 / 2)





雲逍環視四周,向眾人問道:“你們可知道,自北宋初年到現在,為何沒有了遠邁漢唐的豐功偉績,也沒有了漢唐時期的名臣輩出?”

眾人的好奇心被提了起來。

還真是這麼回事,為什麼?

陳子龍大聲問道:“難道也是因為聖人之學,被割裂的緣故?”

“正是!”

雲逍擊掌而道。

“我剛才說過,聖人的‘內聖外王’,缺一不可

“自漢至北宋之初,儒學占據主導地位的,始終是荀子‘外王’之學

“外王之學,不重修德,推崇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外王之業

“因此漢朝才湧現出了一大批能臣乾吏,甚至是酷吏,而大唐則是出現了行事不擇手段的治國能臣,這才成就了漢唐的鼎盛繁榮,鑄造漢唐雄風!”

“然而也正是由於隻重外王,忽略內聖,導致漢唐時期道德淪喪,才有了臟唐臭漢,最終也因此迅速從巔峰衰落

雲逍侃侃而道,如同站在曆史長河之畔,俯瞰王朝興衰。

眾人都有了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在場的讀書人,多數精通曆史,按照雲逍所說,對照曆史,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是對的。

“然而隨著理學興起,閹割了聖人之學,隻剩下內聖,注重‘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這些內聖之業,全盤舍棄了外王

“結果……嗬嗬!”

雲逍露出嘲弄之色。

“評價士人、官員的標準,變成了道德與操守,而不是功業,滿朝都是滿嘴仁義道德的君子,真正經邦緯國的能臣卻越來越少

“這才有了弱宋!大明如今國事艱難,也正是這個原因!”

眾多文人沉默了下來。

雲逍所說的都是事實,沒法反駁。

再怎麼引經據典,總不繞不過孔聖這座大山。

‘內聖外王’之說,雖然首見於《莊子》,卻是儒家的基本盤,不管是漢儒,還是宋儒、明儒,都繞不過這個模式。

內聖是外王的基礎和前提,而外王是內聖的延伸和必然結果。

片麵地強調其中一個,都會存在致命的缺陷,帶來嚴重的後果。

雲逍所說的曆史,就是再好不過的實證。

王時敏眾人都被雲逍的言論說動,頓時大急。

今天的目標,是要將雲逍子一巴掌拍死,永世不得翻身。

怎麼反倒為他搭台子,抨擊理學、宣揚科學?

王時敏重重地咳嗽了一聲,提醒劉宗周等人。

文震孟會意,指著雲逍厲聲斥責:

“自從南宋以來,程朱理學就是官方顯學,朝廷以理學治天下,科舉取士皆是以朱子文章

“朱子門徒遍及天下,又豈能容你信口雌黃,肆意詆毀?”

辯不過,惱羞成怒了……雲逍不在意地一笑。

從南宋到現在,理學統治了思想領域400多年,就連陽明心學,也是從理學上發展而來的。

大棒子在理學門徒手裡麵,你敢說不行,就一棒子打死你!

文震孟的一番話果然起了作用,讀書人紛紛開口斥責。

如今的讀書人,早就被理學將腦袋洗了又洗,敢否定理學,哪怕你說的再有道理,那也是歪理邪說。

雲逍自若地看著眾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