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雲真人講炮(1 / 2)





黃得功說道:“把管子弄細一點,炮不就變輕了嗎?”

“黃闖子,你豬腦子吧,炮越小,威力就越小。輕巧的火炮,在遼東根本就沒用

何可綱直接否決了黃得功的提議。

明軍此時不是沒有炮車,可都是輕型護盾炮車,而沒有中重型火力。

因此和建奴的曆次戰爭中,都隻能以小炮進行野戰。

大型的大將軍炮或紅夷炮,隻能擺放在城頭上轟擊圍城敵軍。

大明的小炮,根本沒法跟大炮比,這是有戰績為證的。

薩爾滸之戰,明軍車營全軍覆沒。

當時明軍萬人,置大炮一百,小炮一千。

這樣的配備夠強大吧?

可給建奴的殺傷有多大?

僅擊亡建奴後方役兵,二人。

建奴攻打沈陽。

明軍準備了一千輛炮車,每車置滅虜炮兩門或三門。

小炮總數,高達兩三千門之多。

然而在建奴的盾車+步兵衝鋒的戰術下,幾千門炮的炮海,居然連一個時辰都沒撐住,七萬明軍就全軍覆沒了。

可見明軍小炮的威力,根本沒眼看。

雲逍笑了笑。

你這麼說,讓拿破侖的大炮群戰術情以何堪?

何可綱問道:“雲真人,末將說的不對嗎?”

雲逍反問:“薩爾滸之戰、沈陽之戰,小炮之所以無用,是威力不夠。如果讓能夠用於野戰的輕炮,擁有紅夷大炮一半的威力呢?”

何可綱不假思索地說道:“那絕不可能!”

孫元化也下意識地反駁:“彆說是擁有紅夷大炮一半的威力,即使是十分之一,也絕無可能!”

明軍用於野戰的小炮,通常長度三尺,重量一百斤左右。

這種小炮也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噴子,勉強能稱之為炮,威力自然是十分有限。

稍微再造大一點,就會太重,無法隨著騎兵、步兵一起作戰。

這樣的小炮,怎麼都無法跟紅夷大炮相比,十分之一都達不到。

朱成功在一旁用稚嫩的聲音說道:“師父說能,那肯定能!”

眾人全都笑了起來。

乖徒兒,果然有見識……雲逍淡然一笑,豎起三根手指:“能夠快速轉移的炮車,減輕火炮的重量,加大火炮的威力,問題就迎刃而解

“首先來解決炮車的問題!”

雲逍拿起木棍,繼續在地上勾畫起來。

不得不說,此時西方已經廣泛使用炮車用於野戰,在這一方麵要遠勝於大明。

不過西方現在使用的框尾炮車,因體重身長,而不方便火炮的轉向及長途運輸。

直接劃掉!

雲逍拿出的是實心尾撐炮車。

這種炮車體短身輕,平衡能力極為突出,隻需一人之力就可完成火炮的轉向,因而大大提高了野戰炮的機動能力。

實心尾撐炮車後來成為歐洲戰場上,最常見的野戰炮車。

拿破侖時期用的就是這種炮車。

孫元化飛快地用筆將草圖畫出來,然後雲逍又加以指點改進。

當然了,雲逍隻能根據記憶,描繪出一個大概的框架。

具體需要工匠們不斷地摸索。

以大明工匠的智慧,造出這種輕便的炮車,並非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接下來是如何減輕火炮自重的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