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有說雲神仙是魏忠賢(1 / 2)





顧炎武看了徐孚遠一眼,說道:“士紳、地主豪族,外強中乾,不足為慮

看我是什麼意思……徐孚遠一臉黑線。

陳子龍等人紛紛點頭。

東林黨倒台,江南士紳失去了在朝廷的靠山。

再怎麼有錢,也隻是砧板上的肉,想怎麼宰割就怎麼宰割。

頂多隻是在背地裡搞一些小動作,比如去年的哄抬糧價,又有個鳥的用?

敢跳出來試試!

直接革除了功名,打板子、枷號,徐孚遠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

至於那些大地主,多半是士紳之家,家大業大,根本就沒法跟官府都,一道政令,幾個差役,就能讓你破家。

唯一難以解決的,就是地方上的宗族。

殺不得,打不得,弄不好就會引發民亂。

地方的行政,也離不開宗族。

一旦鄉裡一級的行政體係崩潰,賦稅、徭役就徹底完了。

這是朝廷無法承受的結果,雲逍子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地方宗族,雲真人也早有謀劃!”

顧炎武自信地一笑,徐徐說道:“皇權,下鄉!”

眾人麵麵相覷。

陳子龍問道:“如何個皇權下鄉?”

“雲真人決定,將皇權向下延伸,直至鄉裡,取代地方宗族自治!”

這可是從古至今都不曾有的大變革,顧炎武顯得有些激動。

“萬萬不可!”

“這是要重蹈暴秦覆轍啊!”

眾人紛紛開口。

陳子龍和夏允彝也都是麵露質疑之色。

英明如雲真人,難道也會出這樣的昏招?

皇權不下鄉,不是不想下鄉,而是力竭也。

管理是需要成本,同時也是需要人力和物力的。

皇權“弗遠無屆”。

哪個皇帝不希望自己的命令,能傳達到帝國的最底層,最好能百分百地執行,如臂使指。

但以封建王朝的各種條件,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

秦朝倒是嘗試了一次,結果把橫掃六合的大秦給嘗試沒了。

秦始皇對於縣以下的基層組織,每三十戶設一位裡典、一位伍老,鄉一級設嗇夫、三老、遊檄。

他們代表國家履行治安、征稅、司法等職責,並由縣一級的官員對其進行管理。

看上去,皇帝的意誌可以貫徹到帝國的最底層。

但是,受限於信息的傳遞和審閱都十分耗費人力物力,這種管理模式成本太高了。

然而秦朝又是以法家立國,對於基層的管製可謂空前絕後。

因此秦朝把法律製定得十分細密、嚴苛,希望用嚴刑峻法使百姓畏懼,不生事端,以此減少管理成本。

但實際效果卻恰恰相反。

律法愈嚴,管理起來就愈麻煩,基層就越容易出現問題。

基層問題一多,政府又不得不強化懲戒,反而讓成本更高。

如此一來,也就形成惡性循環,直到整個結構不堪重負。

“天下苦秦久矣”,根源就在這裡。

秦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秦始皇過於執著地想把中央權力深入基層,卻忽視管理成本,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後來的曆朝曆代,正是吸取了秦朝的教訓,才不得不‘皇權不下鄉’。

“你們能想到的,雲真人想不到?”

顧炎武哂然一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