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織造太監,嚴氏溺器和美人盂(1 / 2)





蘇州,不僅富甲天下,是大明經濟之中心,衣飾消費更是引領天下。

萬曆時的理學大家王士性稱:“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

時人將這種潮流,稱為‘蘇樣’‘蘇意’‘蘇式’,也就是蘇州風格。

蘇州流行什麼,天下就流行什麼。

從唱蘇州戲、飾蘇州頭,穿蘇州樣式服裝,用蘇州式樣器物,行為舉止如蘇州人狀,亦步亦趨,惟妙惟肖,儘量體現出蘇州風格。

此時的蘇州,美食佳肴更是獨步海內。

京師的達官貴人舉辦筵席,以請蘇州廚子為榮,其他地方的廚子哪怕是手藝再好,也不過是勉強及格。

蘇州閶門,是商家必爭之地,自然也少不了聞名天下的酒樓飯館。

閶門山塘街,有一座五進的豪華宅院,名為玉涵堂。

此處原本是嘉靖年間的禮部尚書吳一鵬的私宅,此時第一、二進的樓,被改作了酒樓。

能在山塘街這種寸土寸金之地,占據這樣的一座豪宅開辦酒樓,可見其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正月十五。

清晨時分,酒樓前鋪上紅毯,樓內張燈結彩,處處插花掛紅,無處不透著喜慶。

從門口路過的行人,無不紛紛駐足觀望。

看到大門的門柱上的對聯,人們無不瞠目。

‘味壓神州南北地,舌上日月天下先’。

酒樓的牌匾卻是大紅綢遮蓋著,看不出是什麼名字。

行人指著對聯,一陣議論紛紛。

“好狂的對聯!”

“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這酒樓的老板怕是瘋了,敢在蘇州城說這樣的大話?”

……

“味壓神州南北地,舌上日月天下先!”

“大話倒是放出來了,隻可惜開張之日,就會關門大吉!”

人群中一名身披貂皮大氅的胖子,看著對聯一聲冷笑,舉步朝天心橋走去。

此人名為秦東來,正是此時的洞庭商幫會首。

上任洞庭商幫會首席本楨,由於暗中哄抬糧價,被抓了起來,席家被抄家,商幫也因此被罰銀十萬兩。

好在洞庭商幫家大業大,壟斷著江南的米糧、絲綢布匹等販運生意,號稱能‘鑽天入地’,遭此重挫之後,並未傷及元氣

這位新任的秦會首,更是攀上了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短短一兩年的光景,洞庭商幫又恢複了元氣。

秦會首來到天心橋邊上的一座衙署門前。

這座衙署並不怎麼顯然,在蘇州城中卻是赫赫有名,權勢熏天,甚至蓋過了應天巡撫和蘇州知府衙門。

江南三織造之一,蘇州織造局!

朱元璋延續元代,在蘇州設立織造局,由地方官負責催促蘇州工匠給朝廷織造絲綢。

而到了朱棣這裡,這項專供皇宮的事務,就開始由皇帝身邊最親近的太監們負責。

所謂織造局,實質上是皇家的服裝工廠。

皇帝、皇後、妃子以及百官的朝服等,都由織造局製作提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