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豪強的訴苦大會(1 / 2)





嘉定,古猗園。

園內,戲鵝池上有一座樓閣。

廳堂中,十幾人正彙聚於此,召開訴苦大會……不,議事。

都不是尋常人物。

要麼來自江南顯赫世家豪族,要麼是東南商界巨擘,無一不是大富大貴。

“雲逍子主政江南,倒行逆施,咱們以後再沒有安生日子了啊!”

一名豪紳以掌拍擊茶幾,憤懣地出聲。

“好日子?”

來自太倉王氏的王時敏冷笑道:“能有條活路就不錯了,還指望有好日子過?”

正月,雲逍在蘇州承天寺召集官員議政,已經定出了今後江南的農、商布局調整方向,消息早就傳遍江南。

再加上攤丁入畝以及其他稅製革新,對於江南的地主、富商相當不友好。

彆的不說,就拿王氏來舉例。

太倉太原王氏,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按照官府的農業產區劃分,太倉屬於棉花區,至少要保證‘棉七稻三’。

不一定非得是種稻,但必須種植小麥等糧食。

這倒不是不能接受,畢竟還是以棉花種植為主,糧食為輔。

要命的是攤丁入畝。

人頭稅、徭役,全都攤到土地中。

田越多,繳納的賦稅自然也就越多。

最為要命還不是這個。

往後的田稅,實行累進稅。

超過官府定的平均基數,田稅逐級疊加。

一戶人家的田產,人均在十畝以下,賦稅定的極低。

這樣的人家,日子不難說是過得很滋潤,至少是衣食無憂。

田產超過萬畝的大地主,可就遭殃了。

光是累進疊加起來的賦稅,一年到頭幾乎是白忙乎。

遇到災荒之年,甚至要虧本。

不繳,或者是跟以前那樣欠著?

那麼恭喜你!

有功名的被奪去功名。

抄家、下獄,一點都不來含糊的。

王時敏發出一聲哀歎:“如今南直、浙江各地,田產超過千畝者,都在大肆拋售,上等水田,一兩銀子一畝地都無人問津

一名豪紳恨聲說道:“雲逍子的政令,苦了咱們這些有田的,卻便宜了那些窮棒子。雲逍子,這是在殺富濟貧啊!”

“你們這些田產多的日子沒法過,咱們這些走海路跑買賣的,難道就有好日子過?”

一名閩商跟著憤懣地出聲。

他所說的海路生意,當然不會是什麼正當買賣,而是走私。

其實這年頭,根本就沒有什麼國家概念,也不存在走私這個說法。

事實上,大明以前的海外貿易,幾乎全都是走私,並且是海盜和海商一體,光明正大的武裝走私。

如今卻不成了。

去年初,何喬遠因病告退,孫傳庭升任海事總督。

這廝手段可不是一般的狠,以雷霆手段整頓東南沿海各處的市舶司,嚴厲打擊走私。

東南沿海地區,哀鴻遍地。

再加上鄭芝龍的水師日益強大,縱橫大海。

走私這條路,已經被斷了。

不說彆的,以前靠海外貿易,一共有十三家士紳豪族、巨富,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