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犬(1 / 2)





清雲從沒有想過像自己這樣一個性子粗糙的人也會有一日為了孩子變得溫柔,隻是看著雀兒小小的臉,她就覺得心中充滿著無限的希望,想要對雀兒更好一些,讓這孩子更幸福的成長,隻是如今她沒有能力,甚至連一個安穩的家都沒有辦法給孩子。

但雀兒確實是個極懂事的孩子,她曾經還有點孩子的稚氣,但如今已經在日複一日的流浪生活裡變成了小大人,她不會再抱怨吃的不好,穿的不暖,也不會再抱怨今日一天走了多少路,又見了多少人的白眼,她已經什麼都不在乎了,就好像當年的清雲一樣已經被生活磨去了力氣,隻剩下了想要活著,或者就連活著都沒有,隻是麻木的向前走的慣性。

隻是雀兒還和以前一樣好學,閒來無事的時候,清雲也會教她應該如何耍槍弄棒。因為走得急,她身上除了一本《她江山》的詩集以外,什麼也沒有帶,這就成了教小雀兒識字的唯一辦法。

有時候傍晚兩個人就會停下來,在一處無人的地方靜悄悄的對著即將要沉下來的夜幕讀讀詩。小雀兒很聰明,遇上背不下來的詩,就會用唱歌的形式讓自己更好的記住。因為讀的書多了,她有的時候也會自己寫一些小小的打油詩,可惜兩個人沒有紙,也沒有辦法把這些新奇有趣的小故事記下來。

或許是因為路上有了個喋喋不休的孩子的陪伴,清雲覺得這原本孤單的一路走下來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隻是兩個人依然漫無目的的向前走。

開始的時候,青雲總是讓雀兒躲在暗處,自己去家裡麵偷盜,但是雀兒見得多了,也就慢慢的學會應該怎麼撬鎖、應該怎麼神不知鬼不覺的偷走主家的東西。她的個子小,沒有辦法敲暈彆人,但她有天然的優勢就是不容易被人注意,所以往往是雀兒先看好這一家人的情況,清雲到了屋子門口,把其中的人打暈,再由小小的雀兒進去偷東西,兩個人配合的天衣無縫。

清雲知道如今的偷竊隻是權宜之計,她不希望孩子一輩子都在這樣陰暗的地方度過,還是希望她有一日能過一種平平常常的生活,不必在四處討生活,她總是告訴雀兒偷竊絕不是一種正確的欣慰,隻是有的時候為了活命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而且兩個人偷也不會偷那種純粹的赤貧之家,隻會偷有一點財力的人,她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但至少可以以此教育孩子,人總是要心向光明的,雖然這句話聽上去如此的卑微而無力,又透著幾分可笑與虛偽。

幸而雀兒是個很懂事的孩子,青雲還沒有好好和她談的時候,她就主動和清雲說自己想成為一個認真的人,而不是成天到晚靠著偷彆人的東西苟且偷安。清雲不由得很欣慰,又拍了拍她的小腦袋。

這孩子因為長期吃不飽、睡不足,頭發顯得有些黃又有些稀疏,一張原本圓鼓鼓的小臉蛋現在也顯得有些乾癟,整個人看著都黑乎乎的,一副受過日曬雨淋的樣子。

有一日兩個人偷竊完終於得到了不少銀兩,便找了個路邊小攤坐著吃麵。因為如今手頭有了些錢,清雲就難得大方的點了一大碗麵,這樣兩個人就夠吃了。平日裡她總是自己隻吃很少的飯,大部分的飯都給雀兒吃,他,她什麼也不說,但雀兒明白她的飯量絕不是這麼小,隻是因為希望能讓自己吃夠。所以雀兒也總是少吃一點,每次都假裝自己吃的很飽。

兩個人就這樣生活著,直到這一回見到了大碗的麵,兩人還依然裝作自己隻吃一點,但是每個人都裝作吃的少,到了最後卻發現一整碗都剩下來,於是兩個人便連湯帶麵的吸,也總算是吃了頓飽飯。

兩個人不知道流浪了多久,又到了新年,自從收養君隨開始,清雲每一年過年的時候都會好好過,不但自己親自去包餃子,還會帶著孩子們一起看燈會,阿北和雀兒第一次看燈會還是沾了她的光。孩子們都對街市上那些可愛的小玩意很感興趣,當時還給每個孩子都買了一個小撥浪鼓,但如今卻不見了,還有那些曾經買過的風車和小麵具也不見了蹤影。

這回的新年自然沒有閒錢可以買小東西,但至少還是可以去燈會上逛一逛。兩個人就這樣在街市中穿梭,有時候也會因為身上穿的衣服過於破舊,整個人顯得過於寒酸而被人踢走,但大部分時候所有人都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沒有人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