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章 反抗之始(1 / 2)





清雲原以為青梅會過的很好,畢竟她有丈夫,兩個人彼此相愛,一起在亂世中同行,也並無問題,可惜天不遂人願,縱然有過相愛的心,麵對災禍也不過一彆兩寬,各自無奈。

一次清雲去樂坊和青樓找可救的女孩子時,意外發現一位女子生的有些熟悉,再一問,竟是媚宗人士。當日毒心門破滅,這姑娘好不容易留下一條命,卻又在逃亡的路途中被奸人所誘導,誤入青樓,從此失去自由。

聽姑娘說,當時青梅和那位師兄也逃了出來,開始時二人新婚燕爾,你儂我儂,不久後,青梅竟在路途中有了身孕,幾人找了個地方住下,可早產的胎兒剛一生下就被那男人賣了,換了些錢替青梅養身體。青梅不怒反笑,一心覺得丈夫是為了自己,頗有些幸福美滿之意,可隨著流浪的日子增加幾個人入不敷出,生計難以維持。

男人聽得可以租賃妻子換得生路,便將青梅偷偷租給旁人,可惜人家就不還了,還將青梅賣入樓中。這姑娘為救青梅,也身陷囹圄,開始時青梅還盼著那男人回頭,後來他果然來了,可一見青梅已經接過客,便罵她不守婦德,說她是風塵女子太過肮臟,便與之割袍斷袖,又找了個青樓女子快活,青梅見狀,一切的希望皆破碎,隻餘下無儘哀怨。

她原本就因為長期的流浪生涯落下頑疾,如今事發心灰意冷,病是一日勝似一日,最終就這樣去了。姑娘說直到她離世前一直念著那負心漢,還自問般的說:“他嫌我臟,又為何去找彆的青樓女子?明明是他賣了我,又為何罵我水性楊花?我本可以自在瀟灑學習武藝大展宏圖,卻為了他自斷羽翼困於牢籠,還真是可笑。說罷,她便離了人世,再無呼吸。說到青梅,姑娘淚如雨下,她不恨青梅誤了自己,隻恨那男子薄情寡義,隻恨這天下對女子的輕賤。

清雲將她接回宅院,又帶走其他想離開的姑娘一起回了家,到了駐地,她在城外找了處墳地,置了一塊小小的木牌算作青梅的墓碑,也算送走了又一位故人。她差人去找青梅的孩子,但找了很久卻一無所獲,這件事就如此了結,仿佛青梅從未出現在世上,有時阿芝還會為青梅感到惋惜,但清雲隻是長歎一聲:“這是她的選擇,或許也曾滿足她的願望。”

隻可惜這世道太殘酷了,甚至滿足不了一個女子哪怕為奴的微小心願,人本不是奴隸,但若連奴隸都做不了,恐怕也該明白反抗的道理,隻是任由自己走到這一步,也就算是悔之晚矣。

一切又翻了篇,故人西辭,終是沒留下隻言片語。清雲的生活照舊,還是在酒樓做打手,但就在不久之後,她聽到兩個大漢的閒聊,由此產生了從軍的念頭,大漢說如今天下形勢風起雲湧,大變革迫在眉睫。不少從軍的農民恨透了大楚的壓迫,醞釀著起義的風潮。

清雲聽說過曆史上農民起義的傳統,意圖借民間宗教扛起反抗大旗,她也準備站在曆史的風口做一回扛起大旗的人,隻是想從軍需要拿到令牌,這就需要用些手段。她將目標放於樓中徘徊的混子身上,如今大肆征兵青年男子,幾乎無人可免,但那些市井混混貪生怕死又做儘壞事,自是不願為國捐軀。

她和最親近的人說明想法,之前救出的姑娘月汐和悄吟答應照顧好一院子女人,順便將其移出這座小城,向北方遷移。而阿瀟、阿芝和兩位武藝高強的姑娘暮雨和萱萱願意跟隨清雲尋一個生機。

清雲與大家闡明厲害,便和阿瀟一起在酒樓趁夜黑風高殺了幾個醉漢,搶了令牌,帶上另外三個姑娘參軍去。

束好胸,塗黑臉,剃光頭,穿上破衣爛衫,因著這五個漢子是慣常吃喝嫖賭的假僧人,五人便偷下他們的僧袍套在身上,手提大砍刀和破雕弓,走上了去往軍營的路。

離開前,清雲和其他夥伴一同商議接下來的計劃,最終準備將姑娘們遷至都城向北的蒼山,此處地形崎嶇複雜,東臨都城,北臨各北方民族,西臨嘉城關,南臨遇龍河,占儘地利優勢,是各國三不管之地,且在傳說中為鳳凰東出之處,到時候以傳說之名引眾人來此。便是一處好地方。而蒼山起義的依托教義就為改良版的聖教,即強調人皆可為聖,聖教巫師群體為聖女,教內聖物為聖女圖,就以嵇乘雲的發明為依托,與其他政權對立,這一教義主要強調去等次區隔,建立從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為己任,反對天下共主,強調人為自主與皇權相對立,具有顛覆性。

月汐等人已聯係上了小姐及蒼涯舊部,於民間繼續收留無家可歸的女子,建立女子武林門派,靠新桃源之說吸引眾人歸附。商議完畢,清雲等人便來到揚城大營起義,繼續創造百姓基礎,順便找到士兵共謀,畢竟起義最重要的還是民心與武力,沒有人力則失去一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