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海市蜃樓(1 / 2)





隻是一想到農民起義,她就想起了那些普通士兵的臉,在真正的來到軍營之前,她覺得這裡都是些惡人,這或許是因為小時候鄭家三位姐姐的經曆給她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她覺得他們都是打著戰爭的旗號去傷害平民女子,但是如今一看,其實他們自己原本就是平民,而且這些人也不是儘數都壞或者生來就是壞的,他們隻是在這樣錯誤的教誨以及現實所處的環境之下變成了如今麵目全非的樣子。

可惜要是想匡正社會秩序,回歸正常狀態,就免不了需要有人犧牲和流血,雖然這樣的情況是誰都不願意出現的,隻是有時候所謂的匡扶正道,結果卻是帶來了新的戰爭與紛擾,真正的光明與未來很多時候是看不到的,但是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又有什麼辦法?

隻是想到這裡,她又不免想起了阿瀟的過往。阿瀟說,她曾經是於宋國的公主,這個國家清雲之前沒有過耳聞,但是也知道虞宋是楚國的封國。隻是,儘管如今虞宋已經成為封國,但其中的大部分人還是在原處,可為什麼阿瀟會流浪至此呢?

若是過去,她大概不會發問,但是經曆了這些事情,又見了那麼多的人,她知道如今的相逢隻是短暫的,也許有一日兩個人就會分道揚鑣,與其在最後徒留遺憾,還不如在開始時力所能及的為她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就像師姐若是可以早一些明白師姐心中的願望,可以不去做那些有害於她的事,或許最終的結局也會發生改變,至少她可以於尚在人間的時候常常露出笑容,而不是那般感傷,以至於最後選擇了自己並不想選擇的道路。

隻是他不太懂得應該怎麼說這些女兒家之間的話,思考了很久,最終吞吞吐吐的問道你和那個七王爺。你們倆是怎麼回事?我我怎麼總覺得你偷偷看她。我也沒有什麼旁的意思,我就是覺得我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或者你有沒有什麼想要對他說的?如今我們都是朝不保夕的狀態,要是你想說什麼就早些說吧,也不用在意那些有的沒的,畢竟人生也就短短百年,況且,在如今激烈的戰況之下,也不會持續那麼長的時間。

阿瀟並沒有生氣,隻是輕輕的笑了笑:“沒關係的,這些不過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和他沒什麼關係,我不可能再和他相認,也不會發生什麼事情,不過你說的故事肯定是有的,但如今我並不是很想講…抱歉。”

清雲不知道她為什麼會選擇沉默,也不知道為什麼她不願意把自己塵封在心裡的往事和自己講述,但這是她的選擇,清雲也並不便多做過問。她隻是微微歎了口氣:“好,無論你怎麼選擇,我覺得總是好的。”

阿瀟轉過頭對她笑了笑,這笑容中有一絲說不出的苦澀,她動了動嘴唇,仿佛想要說出什麼,但最終隻是抬眼望向遠方連綿的山脈,過了良久,她忽然開口道:“這世上有很多人是不值得原諒的,對嗎?”

清雲點了點頭:“對呀,有的人做的事情完完全全是禽獸所為,對於這樣的人又何談理解與包容呢?”阿瀟原本想要勾起嘴角笑笑,但最終兩行清淚順著臉頰淌下:“有些事明明知道是不可能,明明知道是悲劇,但在開始時總是會心懷期望,可惜最終卻隻不過是夢幻泡影。這世上的很多事情大概都是如此吧,明明那麼努力的想要抓住,但最終卻依然無從得到。你們中原信的是經學,但我們那裡在意的卻是佛法,有人說西北人才信佛法,卻不知像我們這樣的東南邊郵小國也同樣信奉這樣的理論。畢竟當年法師東渡的時候就先路過我們這裡,他們是從海上來的,帶著他們的學說,那種聽上去支離破碎的學說。”

佛法…一聽到這兩個字,清雲又想起了洛淮,也不知先生如今過得怎樣,隻是他所說的那短短二十個字卻始終在她的夢境中出現,她總是覺得這句話中反映的想法和自己一般聽到的很不一樣。在心裡反複念叨著這幾個字,她不由得脫口而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事觀。我還是很喜歡佛法的,隻可惜沒有機會好好去學了。”

阿瀟拍了拍她的肩膀,對她笑了笑:“是啊,隻是如今我還常常想起父親在堂中誦經的樣子,他對我說,這世上的事情紛繁複雜,人心很難清淨,但終究會被擾動的不是外界,而是自己的本心,隻要心不動,無論在何時,都是一片淨土,隻是他想要尋找的淨土,恐怕再也沒有了。他們總是去西域取經,但若是有機會,我想要一個人穿過這長長的河流,去大海,去一直向東邊走,走到天涯海角,看看到底有沒有父親口中的那一片淨土。雖然父親說淨土在心裡,但我總是希望這世上確實有這樣沒有紛亂的地方,若是有一日你也閒下來,願不願意和我一起去尋找呢?”

清雲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的問題,隻是訥訥的說:“我有個朋友是我的師姐,她覺得這世間太過紛擾,想要尋一處清淨的地方,聽她說有一處全是女子的寺廟,在那裡佛可以回答世人一個問題。得到了問題的答案,便可以自渡或者渡人。她已經出發了,可我還是不知道尋找真相到底應該向哪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